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03,(8):31-31
(一)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税法所指亏损的概念,不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亏损额,而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经税务机关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数额。  相似文献   

2.
企业税前补亏和税后补亏的税收操作与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建功 《上海会计》2000,(11):26-27
一、税前补亏与税后补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 ,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 ;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 ,可以逐年延续弥补 ,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审核管理办法》规定 ,纳税人可以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 ,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数额。据此 ,纳税人以利润弥补亏损 ,可以分为两类 :(1)税前利润补亏 ,简称税前补亏 ,指以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简称税前利润) ,…  相似文献   

3.
纪文 《税收征纳》2009,(6):40-41
一般来说,企业账面所反映的亏损是企业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经营结果小于零的经营亏损数额。为了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企业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税法所称允许弥补的亏损额.并非是企业账面所反映的亏损额.而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亏损弥补时,应注意以下九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首先要按照税法的规定核实调整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亏损额,核实调整后如发生纳税亏损,应根据税法的规定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否则,则要根据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进行所得税处理。下面举例说明企业经营亏损情况下(非纳税亏损)的所得税处...  相似文献   

5.
亏损弥补政策,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中的一项重要优惠措施。亏损,即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为负数,反映在会计科目上是“本年利润”的借方余额数。而税法则有自己的定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用计算公式表示:税法确认的亏损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但对企业以下七种情况的亏损不得弥补。  相似文献   

6.
所谓纳税亏损,是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某一会计期间的亏损,不是企业损益表上列示的亏损。国际上,企业某一年度发生纳税亏损,既可以抵前 (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缴纳的所得税 ),也可以转后 (转抵以后年度所得税 )。当然,无论是抵前还是转后,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的纳税亏损可以用今后五年之内的税前利润弥补。也就是纳税亏损转后产生了未来可抵减的时间性差额。对这项时间性差额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发生亏损的当年确认一项所得税利益,同时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二种方法是在发生亏损的当年不确认…  相似文献   

7.
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计算公式为:亏损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企业经营亏损弥补,是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指在会计处理上,如果以前各年的利润总和为负,本年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亏损弥补期限税法规定与财会制度规定是一致的。为了保证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延续弥补数字的准确,建议企业建立弥补亏损台帐。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企业弥补亏损台帐登记台帐说明:1-纳税人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会计报表和《企业税前弥补亏损申报表》报送当地税务机关,同时按申报数登记台帐,亏损用负号表示。2-税…  相似文献   

9.
刘三昌 《上海会计》1998,(9):35-35,52
一、纳税亏损会计处理的方法纳税亏损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一个会计期间的亏损额。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的规定,纳税亏损可以前溯后转,也可以放弃前溯,直接后转。纳税亏损前溯,是指企业发生纳税亏损时,可以抵销以前年度的应税收益,从税法...  相似文献   

10.
会计与税务各自遵循不同的法规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导致企业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出现差异。如果该年度企业盈利,这种差异按税法规定调整后,不会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与所得税的缴纳;如果该年度企业亏损,企业通常是不会进行纳税调整核算的,这种差异(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列支的费用等)也包含在亏损总额中。《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由于某些…  相似文献   

11.
方波 《财政监督》2011,(1):65-66
在不同的税务重组条件下,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时所得税亏损弥补政策不同。在具体实践中,重组企业选择适当的重组方式,做到既准确计算弥补亏损额保障重组业务顺利实施,又不损害国家利益,往往难以把握。本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相关文件,对企业合并分立情形下弥补亏损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理财》1995,(12)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办法豫国税发[1995]210号为加强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一、亏损弥补范围凡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发生的年度亏损均可按税法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各地的反映和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计算企业可结转弥补的亏损,经研究,现对企业免税所得用于弥补亏损问题明确如下: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企业的某些项目免征所得税。如果一个企业既有应税项目,又有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损时,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应该是冲抵免税项目所得后的余额。此外,虽然应税项目有所得,但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免税项目的所得也应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规定从1998年度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1999年3月5日印发)国…  相似文献   

14.
问题之一: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的基数是什么?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法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2.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3.提取法定公积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显然,税后利润分配的第2项内容──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指的是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抵补亏损期限,仍未补足的亏损。如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是,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信用卡》2008,(22):77-77
据花旗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今年第三季度花旗集团亏损28亿美元,这是其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亏损。在过去的一年里,花旗集团累计亏损额202亿美元。在按总资产计算的美国银行排行榜上,花旗集团的榜首位置目前已被摩根大通取代。目前,摩根大通的总资产为2.25万亿美元,高于花旗集团的2.0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新申报表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新申报表对企业所得税部分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重新进行了调整,有的是计算基数的调整,有的是扣除标准的调整,有的是计算方法的调整。此外,财政部、  相似文献   

17.
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简便方法吉林省扶余粮食局沈鸿淳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除按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以外,另有一简捷方法可以借鉴。新制度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用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事先按确定的递减折旧率计算折...  相似文献   

18.
节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据税法中固有的优惠政策,采用合法手段,最大限度享受优惠条款,达到减少税负的合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11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因此,损弥补政策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中一项重要的优惠政策。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发挥其节税效果,笔者作为财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深有体会,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确确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是正确计算应纳所得税的前提和基础。现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具体项目较多,有的项目可以扣除,有的项目不得扣除,有的扣除项目有限定的条件,有的扣除项目有限定的标准。在众多的扣除项目中,有些扣除项目名称很相似,会计处理规定也相同,但税前扣除的具体规定却不相同。为了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笔现就所得税前扣除项目中容易混淆的几组支出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徐双泉 《税收征纳》2005,(12):38-39
租赁业务是现行营业税中的一个重要应税业务,但并非所有的租赁业务均按“服务业”计征营业税。有的租赁业务按“交通运输业”税目计征营业税,有的租赁业务按“金融保险业”税目计征营业税,有的租赁业务按“服务业”税目计征营业税。为了正确计算租赁业务的营业税,笔者现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