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文通过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一阶锡尔系数(Theil熵)分解、崔一王指数等方法,对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以及差距的地区分布和收敛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自《全国海洋经济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距持续缩小,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间的区域差距有所增大,可见,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对缩小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促进效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湖北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沿海省市差距拉大的同时,区内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利用计量统计分析和GIS手段探讨了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和空间格局,提出了调控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区域间差距形成的原因和农业落后造成的影响的深析,唤醒人们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扎扎实实的从农业基础业抓起。并提出了振兴中西部农业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在国家投资重大项目的带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这些项目的主要受益区域是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城乡经济居民经济的差距仍然在扩大。通过本课题组在青海省半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对青海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1992—2005年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状况及其收敛模式。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基本上呈现扩大的趋势。同时新古典经济学的收敛理论表明我国农村省际之间经济差距并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6.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保证。文章采用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科技力量和人口素质等指标,从不同侧面来衡量江苏省三大区域发展差距,并从资源禀赋、资金投入、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作原因分析,提出了发挥地区特色、整合地区发展要素、促进产业转移、加快建立都市圈等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本文利用2000年到200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体系,分别按照三大经济地带和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对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且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贡献率要大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中区域之间的贡献率。区域内部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是发达的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法)和北部沿海地区(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0-2013年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县域数据,利用益贫式增长曲线、基尼系数和FGT贫困指数,分别对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区域差距和地区贫困状况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中后期,陕甘宁老区经济增长基本符合贫困增长曲线益贫式的定义,中前期则呈现涓滴式增长;整个区域基尼系数变化较大,区域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而后逐渐缩小态势;贫困状况先恶化后缓解,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也逐步减缓;经济增长、区域差距和贫困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两条基本路径影响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峰 《农村经济》2007,(12):45-47
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2.
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其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中,其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逐渐显现出来,区域差距过分悬殊将会阻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限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分析河南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然后找出产生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经济上划分,中国大体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大多处于沿海区域,经济较发达;西部地区处于少数民族集居区域,经济欠发达,鲜明的对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部地区很少有人过分关注,而中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交替形成了较大的地区发展差距,尤其是三农问题在中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交织在一起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资本作为一种流动最频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河南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研究站在资本流动的角度,对近几年河南四大经济区域和资本流动现状进行研究,就河南省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增长缓慢,三大经济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也在发生变化,成为影响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通过对不同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动情况的分析,探索了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原因,并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控制农民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沿海省市海洋GDP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998~2008年间沿海各区域海洋经济技术效率都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区域间技术效率差异与区域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一致;上海、广东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在地区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技术效率水平的差距成为导致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建议各地区加大海洋科研投入,提高海洋经济技术效率并充分发挥核心区域的技术辐射效应。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对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质量提升和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农业经济》2008,(6):32-3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僻,距中心城市较远,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运转呈现边缘化倾向。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之间明显存在正相关,贫困的大面积存在及其消极影响是贫困地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陕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研究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地区(辽吉黑经济区),现阶段已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但由于历史原因,在其区域经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尚有一定差距。本文在分析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论证了我国90年代经济空间格局上的东、西部差距开始缩小,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及长江流域经济开始回升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逐步凸显,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迅猛,苏中、苏北却相对滞后,区域农民收入的差距也引起了社会关注。文章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苏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近年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全省农民收入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远大于区域内部;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倾斜公共投资等政策建议,以期缩小江苏区域农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