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鉴于目前政府严格限制信贷额度和房贷首付,以此控制房价,加之市场供大于求,从总体上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达地区的房价总体将呈下降趋势。与美国房地产市场相比,无论是房地产贷款总额还是购房者偿债能力,即便中国发生房地产危机,其对经济的影响也不会太大。首先,中国购房者首次购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大大高于美国,二次购房的首付比例更高,且这一比例自2005年起就不停上调。这大幅提高了投机的成本,降低了泡沫的成分。加之中国的高储蓄率,即使房价下跌,对于银行信贷系统  相似文献   

2.
周志立 《理财》2022,(4):26-27
进入2022年,楼市频吹暖风,从首付比例到银行利率,相关政策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引进人才发放购房补贴到生三胎奖励政策,都为购房带来诸多福利. 特别是近期超10个城市下调首付比例,同时多地下调房贷利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贷款政策放松能够缓解购房压力,但市场回暖程度还需看整体政策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4.
信息播报     
《时代金融》2012,(7):12-14
<正>央行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中国央行于2012年2月7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央行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这是央行继住建部之后再次释放满足首套房贷需求的信号,此举使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在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房地产业经历了5年的快速增长,居民住宅逐步实现了商品化,进入了流通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宅自有率和个人购房率均超过了93%,房地产三级市场初步具备了快速成长的市场环境.鉴此,有必要对房地产三级市场进行及时分析,提出有力举措,拓展优质信贷市场,确保工商银行在住房按揭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6.
《理财》2008,(12)
11月27日。是房贷新政实施首日。但多家银行却按兵不动,相关细则丝毫没有出台的迹象。就在第二天。农行一度在其总行网站上抛出了房贷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实施细则: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购买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20%,贷款最低执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0.7倍;购买非普通住房的,即使是首次购房,首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5%,利率原则上不下浮;  相似文献   

7.
二手房交易中个税按差额的20%征收,部分城市上调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3月1日公布的“国五条”细则“重拳”出击。 调控“杀手锏”对楼市影响几何?市场分析者观点各异。但有一种理性的声音需要引起重视:由于购房需求是多样化的,“一刀切”的政策难免伤及无辜.  相似文献   

8.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2011年12月23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说:“2012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继续落实地方政府对房价调控的责任。将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  相似文献   

9.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购房人首付资金不足时,地产中介或金融机构能够为其提供补助资金,用于购房人放大购房杠杆.在一些房价上涨较快的地区,首付贷的存在让部分购房者的实际首付已降至10%,这相当于10倍杠杆,杠杆比例远高于2015年股市巅峰时期的“场外配资”.“上海链家事件”以后,首付贷处于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0.
央行本次房贷新政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通过提高利率,增加购房成本来抑制需求,达到供求平衡,从而让高昂的房价回落。但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结构性失衡:普通住房不够和高档住宅充裕的矛盾交织,工薪族购房居住和炒房族购房获利的矛盾并存,给解决这一问题增添了复杂性。面对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成为热门话题.虽然首付调降至20%、二套房的契税优惠等去库存措施并不适用于限购的一线城市,但2015年5次降低利率,减轻房贷负担,房产中介与P2P网贷平台提供的首付贷降低购房门槛并引发投资客入场,股市不振使得闲置资金回流楼市,开发商、中介与媒体的造势诱发恐慌性入市等,都是引发一线城市房价短期暴涨的原因.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不大等不利于房价上涨的大环境中,一线城市大增的成交量是否已经提前透支需求?这一波房价涨幅将持续多久?以下几个因素将影响房产市场的中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3年2月20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称为"国五条"),会议不仅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本为拟就开征房产税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投资北京》2010,(4):8-8
北京市住建委等11个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北京市将清理规范2008年底以来制定的各项购房优惠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从2010年1月1日起,对已经过期的购房优惠政策一律停止执行。对二套住房贷款严格执行不低于40%的首付比例;个人销售普通住房营业税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未满5年的普通住房和已满5年的非普通住房买卖时,  相似文献   

14.
事件·资讯     
《理财》2015,(5)
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下调
  继3月27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优化今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3月30日央行联合住建部、银监会发文下调二套房个贷首付比例。同日财政部也联合国税总局发文放宽转卖二套房营业税免征期限。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目前的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专家指出,多个宏观调控部门在几天内密集发文出台楼市新政策,释放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5.
解决房地产过度信贷和房价泡沫,出路在于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配置,平衡银行和借款人的风险收益。本文从最优合约的风险转移理论和Allen-Gale资产价格模型出发,结合我国不同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和房价收入比等数据,分析首付比例对不同城市或区域的房价上涨的影响状况。在此基础上,借鉴央行已有差别化调控的操作实践,建议央行在不同城市或区域实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首付比例约束,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并降低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曾被解读为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化创新标志的首付贷,由"上海链家事件"引发的风波尚未平息,又因监管层的发声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3月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态说.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办的金融业务或者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所提供的首付贷产品加大了居民购房的杠杆,增加了金融风险,同时也增加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房地产打响2016年去库存重任的"第一枪"。2月2日,央行、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最低可降至20%;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二套房商贷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通知》称,央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强化对房地产贷款质量、区域集中度、机构  相似文献   

18.
某社会观察家认为,未来10年,中国白领将面临大范围破产.此观点一经抛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愈发庞大的80后白领群体反响尤为强烈.为何说本已处于高压状态的80后白领群体还将面临大范围破产?究其根本,最大原因恐怕就是购房了,很多人埋怨买房难,即使勉强凑够首付也会因房贷使得每月收入所剩无几,经济状况难免捉襟见肘,甚至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19.
读者感言     
编辑部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今年26岁,还没有成家,月收入1万元.工作3年多了,因为收入基本能满足日常支出,我一直对自己的财务没有规划.但是我发现,和我同时参加工作的很多同学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车,有些甚至已经开始筹划购房的首付,而他们的收入有的还不如我.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博览》2011,(12):49-51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后,此轮房地产调控进入实质阶段,频频出台的调控政策终令异常坚挺的房地产市场有所回头。2011年9月,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全国房价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微幅下跌。而11月1日公布的10月份百城房价指数数据则显示,10月份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住宅均价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