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萍 《发展》2009,(7):133-134
法学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在整个教育制度体系中定位模糊,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间形成了严重冲突,影响到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在理清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前提下,现实分析法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困境,并理性地将其改革的思路定位于职业化、市场化与特色化,是对我国高等成人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贺尊  肖强 《湖北经济管理》2011,(21):106-107
学术创业活动的盛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建设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对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传统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而非替代,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与时俱进、顺应变化而呈现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实际性的跨越,仅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6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必须解决的困难,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及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巨大困难。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个困难谈些看法。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制约发展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所高等院校的运转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1,(7):148-149
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教育公平作出了积极贡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独立学院322所之多,在我省登记注册的有5所。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很多独立学院在办学起步阶段也曾经历了诸多难题,有自身管理经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加速发展、积极发展、大力发展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跃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的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其发展可以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成就给予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海榕  康立贞 《魅力中国》2009,(15):142-142
美国私立高校的成功之道在于合理的市场定位。私立研究型大学拥有很高的声望,并面向全国招生,它们是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的代表。私立文理学院大多数有悠久的历史,主要面向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招生,它们是提供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的代表。私立城市大学名望较低,主要面向地方招生,它们是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代表。本文从美国私立高校的定位中得到启示,重新审视我国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潜能,促进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及终身教育体系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体系之一,如何发展和定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燕 《魅力中国》2010,(13):61-61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对高等教育制约与促进的动态过程。高等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努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树立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实现高等学校校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演进:194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历史变迁为脉络,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60年间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艰难探索、高教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的启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与深化。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每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折射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法人单位数达到5099个,就业人数达到164.61万人;产业活动单位6253个,就业人数160.27万人。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高等教育收费水平超过城乡居民承受能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偏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
《港口经济》2001,(3):1-1
这一期,我们开辟了“创新论坛’专栏,为大家提供一个切磋认识、升华理论、交流经验的阵地。 江泽民同志十分强调创新。他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五”计划纲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置于发展动力的位置上,可见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动力。而改革要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科教要走出殿堂与经济紧密结合,所有这些没有创新,自我束缚于成规和本本,也便失去了动力,不可能办到。纵观历史,横看现实,大凡发展无不源于创新。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describes new approaches to the prediction of integration processes in the post-Soviet space and to the macro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effect with the use of a cross-country model of structural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3.
P. Stek 《De Economist》1974,122(5):427-439
Summary The principal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link with regard to its effects on the adjustment process are evaluated. While the direct enhancement of demand inflation is sometimes exaggerated, the greater uncertainty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of long-run adequacy of reserve growth under a link would aggravate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current account aims and thereby lead to increased exchange rate competition and restrictions and/or diminished aid. These effects might be mitigated somewhat by higher SDR creation, but then chiefly more inflation and greater external imbalance would ensu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ink would impair the environment for adjustment.The opinions advanced in this article should be attributed solely to the writer and not to the institution where he is employed. Gratitude is due to Prof. Dr. P. Hennipman, Prof. Dr. G. A. Kessler and Prof. Dr. P. B. Kreukniet for helpful comments which have led to improvements and clarifications for which, of course, the author assumes full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4.
虽然同属于“东亚模式”,但日本和台湾在信息化赶超过程中却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模式,并导致了二者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赶超的失败和成功对比;以日本和“四小龙”为借鉴,东亚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才能成功实现经济赶超;为了实现东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塑“东亚模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香港企业家姚祖辉既是家族企业、香港上市公司中工业板块的著名企业集团一万顺昌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港区代表,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上海名誉会长,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沪港青年交流促进会荣誉会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这一连串身份造就他成为沪港两地的牵线人,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促进两地交流与发展,发挥桥梁和催化作用. 随着国家的"十二五"战略发展的部署以及"CEPA"的细则落实,大陆与香港两地之间的经贸合作,人才交流日益活跃.而上海市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随着产业的结构升级,大量的企业面临着经营和转型的机遇,同时也深深吸引众多港企的投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