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山东省工商局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面建立“经济户口”,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从2002年开始,省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经济户口”管理网络的形成,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打造了良好的监管和服务平台。在  相似文献   

2.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局按照《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经过6个月的努力,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下,以工商企业数据库为主干搭起信息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天津市企业信用信息网,为全面实现对全市企业的信用监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提升经济户口数字化水平,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为推进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工作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相关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以企业经济户口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们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着力于市场监管模式、方法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市场主体“经济户口”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实行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效能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一、理清思路,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一)制定分类监管办法,完善网上“经济户口”。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办法》。根据企业登记、年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谁登记、谁录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首先由旗县区工商局(分局)、工商所…  相似文献   

4.
一、以经济户口为依托,实施食品销售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联网应用的指标项目和《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这六个“统一”的原则,加强经济户口建设,全面完成了全市工商系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录入建库工作,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一年来,我局举全局之力、聚全局之智,组织全系统44个区县局和400多个工商所近4000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全面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的清理和录入建库工作,对全市工商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总局和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我局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企业诚信守法为核心,建立了“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同时,积极运用信用机制,探索企业监管方式改革,先后实施了企业分类分级监管、辖区网格化管理、网上年检以及企业、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信息公示和“市场禁入”、“信用修复”等改革措施,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体系。一、夯实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基础(一)完善经济户口管理。登记注册部门生成的企业身份信息即静态信用信息与监督管理部门形成的监管信息即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将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与企业属地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以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全过程、动态监管为核心,沟通上下,联动左右的企业监管新体制,提高了执法效能。目前,全省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县级工商局有161个,占县级工商局总数的95.3%;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工商所有1775个,占工商所总数的90.4%;实行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的各类市场主体达223.3万户。一、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夯实信用监管基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必须以经济户口的全面实施为基础。我省从2002年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经济户口管理制…  相似文献   

7.
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局在泉州市工商局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服从”、“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即登记机关服从经济户口、经济户口服从片区巡查、片区巡查服从执法办案、执法办案服从长效监管、长效监管服从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济户口综合监管、基层工商所巡查监管、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管理和12315信息化建设“五位一体”,积极探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新举措,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落实辖区责任制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以…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北京市工商局初步建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12315投诉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经营者的诚信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监督管理者的责任机制(经济户口分类分级、“网格”化责任),搭建了对企业实施信用监管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企业信用为目标,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切入点,以“动静结合、内外联动”为工作原则,以“网格化”辖区责任制为根本保障,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企业信息资源,采用信用记录、公示、限制和修复等手段对企业进入市场直至退出…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难点之一。为确保动态监管信息的准确性,我们崇文分局开发了红盾巡查宝典。红盾巡查宝典共包含五大模块:户口管理、巡查管理、行为管理、法规法律、公告浏览。户口管理模块可显示、查询企业、个体、市场的主要登记事项、商标注册情况、广告登记内容、合同调解、抵押情况、消费者投诉情况及各种综合管理台账。通过户口管理模块,巡查人员在日常检查时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辖区内企业、个体及市场的各种综合信息。改变了过去登记与监管相脱节的情况,将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的静…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6日,浙江省工商局在我们永康召开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现场会,随后省局又将永康的做法向国家工商总局作了专题汇报,并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企业信用监管新闻发布会。我局建立的“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各类市场主体监管信息为组成,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信用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工商局在全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行了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通过推行信息化、标准化、企业信用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初步实现了监管制度的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经济户口管理的内涵经济户口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82年8月23日,五届五次全国人大批准国家工商局主要任务和职责时,在文件的第二条中规定:“组织办理工商企业登记,中外合资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发放营业执照,建立经济户口,通过登记实行监督管理”。我们今天讲的经济户口,是指工商机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省工商部门立足职能,积极探索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信用评价为杠杆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努力实现工商监管制度创新,更好地完成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任。按照稳步实施、逐步推开的要求,争取在三年之内对全省各类企业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和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我省企业信用建设的简要回顾我省企业信用建设工作,起步比较早。2000至2001年间,为解决合同当事人之间互不信任以及合同履约率较低,合同欺诈比较普遍的问题,我省工商部门普遍开展了以合同公示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合同信用工程。其中…  相似文献   

13.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大主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为加大信用监管力度,我们北京市工商局平谷分局自2003年开始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不断加大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力度,拓展企业信用信息的应用途径,在行政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2003年6月,通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应当做到诚实信用。为使诚实守信原则得到普遍遵循,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建立预警机制防范、惩戒失信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我省工商机关在完善“经济户口”管理、大力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和延伸“经济户口”、企业信用在强化市场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实施了企业预警管理制度。一、大力加强“经济户口”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建立和实施企业预警管理机制奠定基础企业预警管理机制,是在“经济…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我们分局积极探索和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以经济户口管理为核心的全方位、综合性、动态化日常监管新机制,有力地强化了监管执法职能,开创了工商工作的新局面。一、基本做法(一)开展市场主体普查,现场采集经济户口信息经济户口必须全面、准确反映市场主体从注册到注销的全过程,包括登记注册、接受监管和日常经营等各方面的信息。为确保经济户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开展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三项普查。普查按街道门牌号码顺序逐家逐户进行,要求对每一个市场主体做到五“到”。一要走到,必须实地、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工商局提出的“登记部门与工商所上下联动”经济户口监管模式,建立高效、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信息,北京市工商局决定对全市经济户口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将经济户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普查时间从3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普查范围为2001年3月31日前在国家局、市局及各分局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普查内容及标准分别是:核实各类市场主体,完善登记档案,清除数据库中的虚数和死数。在全市建立以“金网”为主,各工商所户口管理程序为辅的经济户口管理…  相似文献   

17.
“经济户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经济户口”管理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基础工作的推进。一是加快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计算机网络建设是“经济户口”管理的基础,也是提高我们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2000年以来,经过两年努力,先后投入近两亿元,江苏省工商局在全省工商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网络。江苏工商信息系统在建设实践中注重与经济户口管理相结合。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充分实现对经济户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使经济主体始终处于工商部门的有效监控之中。新的计算机网络综合的“经济户口”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两年来,湖北省鄂州市工商局实施登记管理、年度检验、案件查处、日常监管等四个方面的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实行市局、分局、基层工商所三级上下联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严格勘察,完善经济户口,实行登记管理联动。实现受理审查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直接勘察与委托勘察相结合,直接登记与分级登记相结合,建立登记档案与建立经济户口相结合,定期检查与自查相结合、严格登记制度与加强责任追究相结合。一是完善了市局、分局、所的注册(办事)大厅。二是全面建立基层经济户口,并将登记注册事项、企业年检情况、前置条件依据、生产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和社会工程,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法律的途径,也包括行政的途径、经济的途径,还包括行业社团的途径、社会公共舆论监督的途径等。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以改革工商所监管模式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工商所的监督管理档案,切实管好经济户口,为信用管理夯实基础。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工商部门最密切或最迫切需做到的就是要以综合监管为契机(或称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工商所的监督管理档案,切实管好辖区内的经济户口。要将辖区内各…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行“分组划块、综合监管、责任到人、长效管理”的监管模式三年多来,我们上海市工商局嘉定分局安亭工商所深入开展对监管组的各项建设,抓住综合监管职能到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达到了长效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显示出新监管模式在加强工商所建设中的优越性。一、开展对监管组业务建设,从监管组中培养出一批基层工商所的业务骨干1.建立“经济户口”,全面推行“一户一卡一档”的管理制度。各监管组通过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起本组地段内所有各类性质经营主体的监管档案作为经济户口,户籍卡(台账)按门牌号顺序进行排列,同时把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