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当前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分类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分类积极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垃圾分类由多元化转向一体化的时代已然来临。基于对江苏3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以及上海试点的实地调研与比照分析,总结出多元化产生的原因,诸如“锦标赛”式的政策解读与扩散,“知行不一”的现象产生与演变,“二元化”的城乡建设与发展,“差异化”的分类机制构建与落实。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垃圾分类一体化的构成条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力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从多元化到一体化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2.
任静 《大陆桥视野》2016,(8):315-316
文章基于高校情况在校内实践以分类模式为基础的高校垃圾分类回收项目,通过对高校垃圾分类现状和高校学生环境意识行为的分析,针对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出可行性的分类模式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垃圾分类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些企业将互联网技术与垃圾分类回收相结合,提出了“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的新模式,但目前该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论文基于演化博弈论理论,构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博弈三方行为决策进行分析以及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提供给垃圾分类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补贴、政府对垃圾分类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以及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直接收益等因素是制约三方演化博弈能否达到理想均衡状态的关键,进一步分析模型成因,并针对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途径.很多城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垃圾分类模式.其中,上海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行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尤其是以“绿色账户”为主要内容的“上海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经验表明,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建构视角难以提升垃圾分类政策成效。为此,可以尝试从融合了“自上而下”视角的政策感知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改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1 102份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数据,首先采用最小二乘和有序Probit模型检验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策感知的作用机制,之后运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测度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形成的解释贡献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政策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重新检验,发现主要结论具有稳健性。最后,研究给出了提升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垃圾分类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二次分拣阶段。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对部分居民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问卷调查,重点调查关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自身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做法以及垃圾分类工作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居民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导刊》2013,(5):62-66
要进行“城市矿山”资源回收利用.一条垃圾分类的完整产业链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以来,垃圾分类工作在我国各地逐步推进。部分高校的相关工作效果不如预期,原因之一在于其仅注重宣传培训、指导监管,而未将垃圾分类和高校德育紧密结合。当前,高校应结合实际深入剖析垃圾分类工作的德育价值,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新时代劳动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知识普及与日常实践、机制建立与责任落实、社会发展与青年智慧、海外经验与本土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有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本文基于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不同居民的人口基本特征、垃圾分类认知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主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居民对环境的认知态度、政策及法规、激励机制等因素对其分类行为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下沙高教园区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下沙高教园区内垃圾分类现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考察的结果,了解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落实程度,并且通过一系列宣传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活动,提高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以及落实垃圾分类的意识,实现垃圾分类切实化、推广化,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姜妮 《环境经济》2011,(12):73-F0003
2011年12月2日,以“共环保·感非凡”为主题的201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在北京举办颁奖典礼,30个优秀民间环保组织与个人荣获了自然环境保护一先锋奖、自然环境保护一传播奖。其中,西藏的“潘得巴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和北京的“垃圾围城”项目分别获得了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国内第一座引进相关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建设和营运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其成功经验为国内同行提供了借鉴。在未来的10~15年内,广州市将建成“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继续保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准管理。  相似文献   

13.
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与美丽中国建设。近20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和实践探索,但管理成效仍不理想,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仍较低,垃圾减量化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以厦门市为例,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典型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垃圾分类顶层设计,推行因地制宜的分类模式;建立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协调管理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化居民、企业等相关主体责任;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从制度化向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等,以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14.
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分类回收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三种方式中属于再使用和再循环的范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以及最终又能在分类后回收到多少垃圾?前者是垃圾分类回收政策效应的微观反映;后者则是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规划的数据基础,决定该体系各环节所需设施设备的规模、数量,并影响城市空间布局,这些都属于居民回收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故而,研究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是解决我国当前严峻垃圾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对垃圾分类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中,垃圾分类方法的合理确定;社会心理学、博弈论、统计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综合运用策略研究;从社区与非社区两个方面对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与内在关系进行辨析;居住场所、工作场所、休闲场所之间垃圾分类回收的关联行为研究;场所尺度的空间行为差异、城市尺度的行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产生机理与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条件价值评估的垃圾分类回收参与时间及费用承受能力研究等,及今后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8月6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篇署名文章使得政府原本还处于“保密”状态的一项税收新举措被公之于众。文章透露,英国环境大臣玛格丽特·贝克特最近表示,为了遏制近年来生活垃圾数量猛增的势头,并改变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低的现状,英国政府将从明年起改变原有定额征收“垃  相似文献   

16.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随着全国46个城市强制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这句话成为新的流行语。那么,垃圾分类落实情况如何?怎样让垃圾分类更加简单高效?民众如何真正参与进来?目前,各地区各领域多措并举,把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阶段,为进一步探究该阶段下居民垃圾分类现状、行为规律及制约因素,对上海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实证调查,并使用帕累托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投放时间不合理,执法力度、处罚力度不够是制约居民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群体相比,学生群体的垃圾分类准确率最低。因此,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对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讨论,如提升认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关键,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主体作用,可以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陕西省863名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从村庄制度视角出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研究框架,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庄制度对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和治理态度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进一步显著提升其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意愿及行为;主观规范、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分类意愿显著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另外,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受到村庄制度与亲戚朋友等周围人行为的影响,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村庄制度越完善,周围人参与分类的积极性越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四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选取上海市垃圾分类典型案例——徐汇区梅陇三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实地走访,从政策执行角度对该地区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现状、成效、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根本举措为垃圾分类有效执行提供保障,明确政策执行总目标以推动垃圾分类长效治理,完善政策执行配套设施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课题研究,围绕如何在校园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探讨校园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及提出校园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