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9月25日,沪港经济杂志社在上海新天地亚力山大会馆,举办了一场"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讨会"。40位上海房地产界精英聚集一堂,共商房产发展大计,他们中既有上海房地产管理部门的领导,也有资深的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沪港两地房产巨子,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会长庞元也出席了会议。会上,各路"神仙"就宏观调控以及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畅所欲言。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摘录刊出,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
《沪港经济》2007,(9):4-5
万雯娟上海爱建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分公司总经理邓日上海上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满华大中里物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忠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立培仲盛集团董事长边华才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朱咏敏盛基集团副总裁许荣茂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池颖苏州工业园区海宜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青上海恒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立奇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沈慧琴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芬上海中建房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晓东上海新锦发房地产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刘先生是上海一家律所的资深房地产律师,最近一个朋友找他帮忙疏通关系,目的是为了能购买普陀区苏州河畔的一套新房.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1,000多万元,不找关系还不能买到理想的楼层和户型,上海房地产如此火爆,有点出乎他意料.这跟3月出台的楼市新政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房价的多年膨胀,相当部分的房地产商品已偏离其固有的原始价值成为了大基数、高价位、大幅度上涨的"膨胀房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实施以后."双轨制"下房地产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膨胀房产"风险.  相似文献   

5.
2016年以来,以南京、合肥、厦门苏州"四小龙"为首的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火爆。为遏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南京、苏州等城市相继升级房产调控政策。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居民对此次南京房产调控新政的看法,并尝试提出对南京及其他二线城市房产市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昆山莘闵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上海莘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控股与二自然人投资的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上海莘闵公司创建于1992年,经过9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上海房产界乃至国家建设系统内知名企业,被喻为“上海房地产界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上海莘闵公司在现任董事长、总经理王荣弟先生的带领下,以强烈的开拓创新、塑造品牌及市场竞争意识,一年一个样,年年上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界风云变幻,成就英雄无数.上海房地产界,有许多出色的企业,上海平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杨浦区五角场商业区矗立的平盛大厦正是他们的精品杰作,为此,笔者慕名拜访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刘钻平.  相似文献   

8.
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005年的上海房地产拍卖市场正是这句话的极佳写照。随着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慢慢显现出来,以房地产拍卖作为一个重要支柱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1月23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今年第一场房地产集中拍卖会就以"冷场"告终。最终参与拍卖的16个房产标的只成交了  相似文献   

9.
正7月13日,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天津生态城投资公司")与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预计总投资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下称"天津生态城")内建设40万平方米综合性河滨生态社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宏观调控在政策取向上已无多大悬念,发展商们深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挺过"冬天",必定迎来"春天".大家心中也似乎有一种默契:咬住价格不放松.特别是近期,深圳等城市房产价格反弹,成交活跃,这无疑给冬天里的发展商送来"一把火",使之精神一振.  相似文献   

11.
由《沪港经济》杂志社、盈石集团、戴德梁行联合举办的“2015年沪港房地产论坛”4月16日在上海湾璟会举行.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巡视员庞元,盈石中国商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司徒文聪、戴德梁行亚太区董事局主席、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张国正,上海市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江锡洲,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上海分行行长叶世荣,互利网金融总裁袁建春,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荷生,常州世贸中心总裁胡昌宁,上海汇展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庆元,上海现代城市购物花园(MCG)创始人丁志强,上海万林林盛集团公司董事长谢爱芳,上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耀民等50余人.  相似文献   

12.
"无地置业"让你怦然心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土地严控、地块稀缺,再来谈房地产开发,难免令人感到不适时宜。那么,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切入,索性从“无”开始,导入一个轻松话题——“无地房产置业开发”?这不是“戏话”,而是一个很实在的话题,且是一个大有文章可做的课题,特别是对东部沿海城市来说。假如有一天(应该是不会太久后的一天),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等城市真的拿不出土地了,那么这些城市还会有房地产开发吗?笔者经过半年多潜心调研和探究,发现“无地置业房产开发”之策,窃以为,它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前景喜人。这里谨向读者诸君提供以下5个层面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开发商,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开发的"豪都国际花园"、"豪都国际新城"早已在沪上家喻户晓。进入商界以来,靠着自己的悟性和勤奋,屠海鸣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赢得了财富的青睐。功成名就并没有使他高枕无忧,身兼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国际商会副会长等二三十个社会职务后,他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以天下为己任,因奉献而满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企业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一块位于上海核心商务区的综合地块将要重新人市拍卖的消息引起业界关注。2005年初,刚刚接手这一项目的开发商“巧遇”宏观调控,资金供给无望,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忍痛割爱。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日见成效,一些开发商和购房者,陆续出现资金链断裂坏账现象,房产典当也随之应运而生。近期,上海房地产典当数量增加30%以上。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从坏账到典当需要一段时间,目前出现的大量新增房产典当项目主要是受去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国六条”出台以来的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可能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强力体现。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是不是“太热”了?房产的需求量会上升吗?请听上海房地产“最高长官”的权威回答。  相似文献   

16.
一天 《上海经济》2002,(6):56-57
在每年1500万M~2住宅面积竣工、全市4000多家大小房产企业角逐竞争、沪上房屋楼盘净销率以两位数增速递升、整个房地产业强势进入申城六大支柱产业的上海房地产业宏大发展的背景态势下,一个全新的现代房产业新业态正在悄然崛起,它就是房地产“创意工业”。 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具生命力的新兴行业,也是现代都市经济的一个全新行业。而房产“创意工业”是通过对房产(楼盘)开发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界风云变幻,成就英雄无数.房地产开发商以大气魄、大手笔举亿万资金打造广厦千万间,确实需要非同寻常的胆略与智慧.在上海房地产界,有很多出色的企业,上海名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卢湾瑞金南路、瞿溪路口将要矗立的"名盛苑"正是他们精品杰作,为此,我们慕名拜访了该公司,在"名盛苑"实景模型台旁,公司负责人向笔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把笔者带进了一个江南神韵与现代风华融会贯通的生活天地.  相似文献   

18.
从金融监管当局两份报告说起 最近,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两次提醒,上海房产市场有隐忧.2月12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005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称,上海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商品房成交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伊始,由中国最大的房产上市企业之一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谈及的“部分地区楼市将出现拐点”引发,全国房地产专家、业界人士纷纷参加了“拐点论”的讨论。而上海楼市在经历了去年连续数月的快速上涨后,到年底也冲高回落。那么,2008年的申城楼市会不会出现拐点呢?  相似文献   

20.
陈俊  张程 《沪港经济》2006,(2):45-46
20个"精装修"楼盘逆势上涨 笔者日前全面取样上海在售37个"精装修"楼盘,其中20个楼盘在这个冬季不跌反涨,占到所有"精装成品房"的54%;剩余17个楼盘均不同程度出现了下跌,占到总数的46%.按区域分析,徐汇、黄浦、杨浦、嘉定的"精装成品房"全面飘红,闵行、虹口、卢湾均价下跌.在房地产市场跌声一片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细分市场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当然,如果扣除从毛坯改成"精装成品房"的成本,其价格上涨的市场表现,还是有一点水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