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随着高技术的崛起和发展,高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高技术开发的投融资谈几点意见。(一)我国的高技术开发在50~60年代基本上围绕国防建设展开,70年代全球性技术革命浪潮推动我国的高技术开发与研究,到90年代,我国在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能源、新型材料、航天、国防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部分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SO年代的十年中,上海取得二万多项重大科技…  相似文献   

2.
村集体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者经营获得的发包收入,通常称之为承包金。它是村集体主要的可分配收入,也是村集体重要的资产,为防止流失,应当及时入账核算。在承包合同生效伊始就要做好村集体承包金(即发包收入)的账务处理。因为,承包金是承包合同约定的一项权利义务,承包合同一经签订生效,它就成为发包方的债权和承包方的债务。所以,当村集体与承包方签订的承包合同生效时,就有必要也应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承包金收入的情况。村集体核算承包金应当做到及时入账、准确反映,同时要根据承包合同对承包金缴交方式不同的约定,采取…  相似文献   

3.
思维方式、体制模式和领导方式改革通论孟令伟世纪之交的农村改革和世纪之交的中国改革一样,许多方面不但需要联系起来看,而且需要用深层次的眼光看,不但需要用渐近平稳的眼光看,而且需要用深入突破的眼光看,不但需要见识和智慧,而且需要勇气和魄力。自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4.
孔祥增 《绿色财会》2009,(10):29-30
企业重组财务支付方式的选择对企业重组很关键,影响着重组能否实现。就企业重组财务支付方式进行了对比,并根据企业重组目的不同,对宜选择的支付方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保管国家储备粮油,其粮食进出、保管等方面都有别于一般粮食收储企业。因此保管粮食升损的情况也有它的特殊性,笔者根据近年来对一些储备库的调查和本单位的实际,现就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升损的情况作一些探讨。一、影响粮食损耗的因素(一)入库计量方式储备库入库的粮食主要是从一些基层粮食收储企业批量购进,直接从农民手中零散收购的数量相当少。批量购进的粮食在计量方式上无外乎有两种情况:1.电子计量衡整车计量。这种计量方式如果仪器调试精确,操作人员业务较熟,责任心强,计量结果比较准确,对调出、调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典型问卷调查和分析,展示了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农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特点。得出了该地区人口还是较多的集中于农业生产,物质生活消费支出比例高,精神消费支出比例相对较低,同时经济结构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公共资金和先进技术的缺乏以及其他一些限制约束,使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转向了向私营组织寻求开发基础设施的资金,BOT方式就是一种不需财政拨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融资方式。BOT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无疑为我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它能够有效解决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难题,加快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埃及古老的金字塔,有着喻示世间百态的神奇作用,许多事物都有着金字塔一样的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在那高高塔尖的,是一种被许多人向往,却还没有真正走进的优质生活方式——“有机生活”。她会永远停留在那神秘的尖端?还是已经向我们走来?“有机生活”,你离我们有多元?有机食品,你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及当前改革的重点。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努力开创粮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粮办工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黄生容近几年来,四川省粮办工业亏损逐年增加,造成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看,有政策影响,企业资金紧缺,包袱沉重等客观因素;从企业自身看,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机制不活,改革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是个农业大省,但从农村经济总量的增长和效益上看,还不是强省。和辽宁省相比,辽宁省农村耕地面积比黑龙江少一半以上,1996年农业产值却与我省持平,原因就在人家的农经济价值高,加工比重大。而我们差就差在农产品转化增值的能力、产加 销配套的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农产品量的增长,因而也就制约了农业效益的相应增长。在建设农业强省的工作中,我们有些地方抓粮食增产力度很大,抓粮食加工转化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不少地方和农户尽管丰产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此外,我们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遇大灾,农业生产就被动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些都表明,我们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差距还相当大。因此,建设农业强省,就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抓住机遇,在制约农业强省建设的关键问题上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抓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活法     
生命有无数种形式,活法不止一种。别人看着自然,自己活得别扭是一种;自己活的自然,别人看着别扭又是一种。在这个世界上,过自己喜欢过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活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相似文献   

13.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思考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笔谈屈开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政策由遏制消费改为富民政策,打破铁饭碗,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同时应当看到,在...  相似文献   

14.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转变经营增长方式也就是转变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方式亦即资源配置方式。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出现了两个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瓿:一个是经济运行机制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讲生产关系的改革问题;另一个是生产要素组合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讲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经济体制的转机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局长思路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改革也难以推进,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排除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早稻三种育秧方式栽培的调查汪剑鸣,杨爱卿,谢莹月近年来早稻生产推广的旱床育秧和软盘抛秧栽培技术,增产增效作用显著。在今年早稻生长期间,我们对全区10县市进行了调查,现综述如下:一、产量分析比较。全区早稻栽插312.0万亩,其中早杂205.03亩,...  相似文献   

16.
采购商品时,无论采取何种结算方式,税收筹划的核心是延期付款;当销售货物时,结算方式的不同,决定了销售收入实现时间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不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早晚又为利用税收屏蔽、减轻税负提供了筹划机会。实际上,采购与销售不同结算方式下纳税筹划遵循的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真正把握好这些原则,才能节约税收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李丽清  秦英 《农家之友》2009,(16):31-31,40
2008年早稻,在临桂县的临桂镇花埋村委陆家村进行了水稻秸杆不同还田方式比较效果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处理对加快稻草的腐熟分解作用最好,它可以快速地将稻草腐熟分解,释放养分,疏松土壤,使禾苗及时吸收利用土壤中的养分,禾苗生长健壮、分蘖量多、易形成有效穗、幼穗分化及抽穗提前,亩产量显著提高,处理1和处理2的平均亩产量分别为446公斤、428公斤,比对照亩增产6.1%以上。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处理1(全量还田且翻压)比处理2(全量还田免耕)亩增产4.2%.经分差分析也达极显著水平。总的来说稻草还田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不同还田方式增产效果不一样,能够加速稻草分解的方式对水稻产量增加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下GDP年平均增长9.4%,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六的奇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但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提出了十几年,却踯躅不前:产业结构层次低,盲目攀比、重复建设不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的只是高产值低利润;几近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等。  相似文献   

19.
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思路周礼一、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和特点畜牧业增长方式即指畜牧业产出增长的方式。从产出而论,既包括产品的增长,又包括效益的提高;从增长方式而论,既包括资源配置的方式,又包括推动畜牧业实现增长的模式。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就是要寻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郭显光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生产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提高现有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