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农业会计》2008,(5):46-47
这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先知先觉的人;一种是后知后觉的人;一种是不知不觉的人。不知不觉的人工作很辛苦,不知为何工作,他们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后知后觉的人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他们落入工作的痛苦里面,每天蝇营狗苟,奔波忙碌。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     
《农村工作通讯》2009,(4):44-44
顾名思义,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相似文献   

3.
双港乡采取三个一刹住了吃喝风孙茂元一、一人安排。以前,无论上下来人,还是村与村之间的来往.大小干部嘴一噘,人人都能安排招待.有的村有时客来多了,一顿午饭最多安排三个伙食点.每个伙食点客人2~3人,陪客人少在2人.多时超过客人,现在规定由村支书1人陪。...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经贸委通报,今年截至7月9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特大事故65起,死亡1318人。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9起,死亡524人,同比上升33.67%。  相似文献   

5.
网络人探     
历史上关于人的诠释种种。在古希腊神话中就已开始了对人的认识与探索,但当时认为人只是处于一种陪衬的地位,神决定人的一切。自然哲学派所理解的人主要是物质的人,此阶段对人的认识是模糊的,认为人与其他事物没有本质区别。智学派主要从化的角度来理解人,从人的精神产物角度把人看作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一种存在。此阶段主要把人看作一种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是对人认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自然哲学阶段自然的人与伦理的人混沌一体的状态,开始了对人自身的观念产物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冯骥才老先生有一篇题目叫《认牙》的文章,说一位牙医,有两件让人费解的事,一是医术高明得让人费解,一是记性差得让人费解。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破解了这两个“费解”。  相似文献   

7.
一只鸟或一个人的一夜云南非非这是一个青年诗人所写过的一首诗,内涵和意境都非常美。在那年,他单身一人,看起来有些颓废。第一次见面,他就和我们谈起死亡,样子很虔诚。虽然我初次与他见面,但他很友善,他叫我们小老弟。在这个城市里,写诗的人很多,谈诗的人也很多...  相似文献   

8.
在炎热干旱的非洲大陆,有一种人吃的蚂蚁,还有一种吃人的蚂蚁。人吃的蚂蚁是一种会飞的蚂蚁。这种蚂蚁有半寸长,棕色,体内含油量较多,含蛋白质丰富,其钙、磷、铁含量比一般动物高1倍多,以油爆炒食用。当地人捕蚂蚁,白天用纱布袋捉,夜间则在一盆水旁放一只煤油灯,诱其投入水中。在非洲原始森林中,有一种吃人的蚂蚁。它约2厘米长,红颜色,当地人称它为“吸血鬼”。特别是在夜间,行路人一旦踩上巨大的蚂蚁窝,蚂蚁就会群起而攻之,将人咬得满身起疙瘩,不一会儿变成蚕豆大小的痕,火辣辣地疼痛;继而人失去知觉,用不了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朱山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切缅怀一位基层林业工作者平凡而又壮丽的一生,真切感受一次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深刻教育。此时此刻,我们不禁想起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一段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朱山明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国有独资公司属于一人公司的范畴,但是目前我国只有对国有独资公司有关于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定,而对自然人和法人投资设立的一人公司却无法律加以规范,这种状况很不适应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失去了公平性。我国现阶段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和承认一人公司、尤其是自然人和法人投资设立的一人公司地位。  相似文献   

11.
去年初。某村发生一起可悲事件:一未成年人人室盗窃本村一户人家的760元现金,因系惯犯,众怒难平,遂被失主和村民乱棍打死。此后,一负有重大责任者深知罪责难逃而服毒自杀,三人被抓在审、一人外逃。因数百元钱导致两人丧命多人“犯事”,被告还被判赔偿被打死者家属损失费近7万元,代价可谓高昂!这仅仅是发生在农村的许多类似事件之一,但足以引起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三户一人”(系指农转非户、外迁户、死亡绝户、农转非人)承包的土地,在不少地方仍没有解决处理好,这对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分不利。关于“三户一人”承包土地的处理,虽然国家有明确规定。但由于一些干部、群众认识不清,对“三户一人”的承包上地是收归集体还是不收存在争论,就是该收的也因怕矛盾激化而未收。加之各地对“三户一人”承包土地的处理办法不一,形式多样,有的根本未收,有的已收回重新发包,有的适当收取承包费,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对“三户一人”承包土地的处理。笔者认为,要依据现行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活动中,人少不了做事,事少不了人做,于是就构成了“人事”这个常用词。一个人也许能做很多事,一件事也许很多人都能做,但在一定的时空里,一个人最适合做的事可能就一两件,一件事最适合做的人可能就一两人。人和事之间,虽不具有惟一性,但也不具有随意性。犷牛梨田,骏马代步,各取所长,自然能取得最佳效果。试想牛作马用,马当牛使,或者勉强取而代之,那理想与现实一定相去甚远,劳而微功、无功甚至有过,因为以牛代步,有可能误时辰,以马代耕,就可能误一季。人与事之间的排列与“牛耕马步”之理应是相通的,人的愿望总是…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辖18个行政村,1.47万户,6.3万人。近些年来,该镇针对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积极围绕“出国劳务”做文章,走出一条“出国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庭;出国一批人,启动一方经济”的成功之路。据统计,全镇拥有出国劳务护照8972本,有4000多人正在全世界近20多个国家从事建筑、缝纫、电子、捕捞、养殖等国际劳务,  相似文献   

15.
李艳  王海 《致富之友》2005,(2):21-21
现在的老百姓谋生:10个人中,3个人要去搞餐饮,2个人要去开美容店、休闲屋,另外两个要去开小杂货铺、小超市,还有1个要去开的士,最后两个人,一个人天天想着借钱开网吧,还有一个人每天吃咸菜,买两元钱彩票 指望一朝中了500万,让幸福淹死他!尽管这些行当已经挤得人堆人丁,可每天还是有许多人头破血流地往里挤,结果绝大多数人满怀希望而来,伤心破产而归。难道大家就想不出一条改变命运的新路吗?  相似文献   

16.
别没病找病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怕得病。可工作中却有这么一种人,本来没病,非要说自己有病,借以推托重任,图个轻闲,这种人早已有之,名曰:泡病号。泡来泡去时间一长,往往真是百病缠身———这是计划经济大锅饭的产物。如今又出现了另一种没病装病的人,这类人大多是有些小权力的领导者,这种人装病的目的与过去截然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同样是引病上身。春节过后,笔者在朋友家闲谈时,就听说了一件没病找病的怪事。某单位有一领导干部,得道之后,总想找个机会让别人给他送点礼,思来想去,得一妙计,通过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17.
采取四条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彭正杭王加军江苏省建湖县草堰口镇共有农经干部115人,其中经管站12人,审计室3人,村组会计100人。近年来,该镇把建设一支品德优良、业务过硬、作风踏实的农经队伍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农经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效果。一、...  相似文献   

18.
现金支票和印鉴不能全由出纳员保管裴柏平目前,在一些行政村,现金支票和印鉴都是由出纳员一人管理,显然,这不符合财务管理的规定。现金支票和印鉴由出纳员一人管理,存在着以下三点弊端:一是为出纳员公款私存开了绿灯。由于现金支票和印鉴都掌握在出纳员一人手里,他...  相似文献   

19.
热腔冷调     
琢磨人的人□孟祥林金兆友生活中就是有这么一种“不琢磨事,专琢磨人”的人。这种人别看他们自己不琢磨事,却专门琢磨“琢磨事的人”。专门琢磨人的人,不只琢磨整人,还琢磨用人。有琢磨整人的,就有挨琢磨的。琢磨人的人,大抵心术不正,别看他们自己不干事,却专门琢...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没有人比中国人更关心吃了。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不仅能让人填饱肚子,给人带来愉悦感,而且成为一门艺术。西方熟人见面的问候语是“你好”,而在中国,人们都问“吃了吗”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食品被污染不仅仅是一场卫生灾难,更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亵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