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是指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即从过去的股东或所有者的一元主体,逐渐扩展到包括经营者、员工和公司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债务融资作为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其特殊的治理功能.本文围绕债务融资的激励功能、监督约束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权和监督权相制衡为主的各种权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讲,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组连接并规范企业股东、董事会、经理以及企业职工相互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进而解决公司内部权利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脸分配等问题。为了保证出资人利益和公司的有序运转,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  相似文献   

3.
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是指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即从过去的股东或所有者的一元主体,逐渐扩展到包括经营者、员工和公司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多元主体治理模式。债务融资作为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其特殊的治理功能。本文围绕债务融资的激励功能、监督约束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4.
外部利益相关主体与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及债权人这三大外部利益相关主体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而从外部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利益相关理论角度看,公司的治理可简单地分为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公司的内部治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的内部治理,即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治理.实现共同治理的办法就是建立并完善多"极"化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人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其独特性,与传统的公司法理论和法律制度想去甚远,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面对的风险的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应成为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思想与评价依据.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银行效率与稳健运营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理论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都兴 《金融论坛》2001,6(4):16-20
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工商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激励董事会和经理实现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的目标,也同时提供有效的监督,激励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为什么商业银行比一般公司更需要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然后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善治理结构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作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从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根本改革,把股份制改革作为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部分,而不仅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途径.这样,才能保护存款人利益,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在公司治理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一般公司治理的区别,并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几条重要思路.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明确的责权划分、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加强信息披露以提高透明度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核心;第二,银行产权改革并非是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必然前提,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第三,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应该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四,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创新的关键在于破除"官本位"思想,推行以专业技术资格为定位标准的行员等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