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甘肃省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要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法制保障具有稳定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优势,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公众参与和规范企业行为等途径来加强法制保障,为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本文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和甘肃省资源现状进行阐述,明确了甘肃省建立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甘肃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缺陷,探讨了如何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而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也是目前国家所倡导的“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物流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开展以"武汉城市圈"等地区为试点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站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进循环经济条件下绿色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拉开经济利益与自然、资源、生态相和谐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述航 《消费导刊》2009,(17):103-104
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重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间出现的资源、环境等问题,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尤其是财税政策,以此来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本文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8.
宋莉 《现代商业》2007,(26):18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资源瓶颈愈益明显.建设节约型城市不仅是缓解我国城市资源供给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和剖析现行城市建设现状,提出城市建设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宋莉 《现代商业》2007,(20):183-183,18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资源瓶颈愈益明显。建设节约型城市不仅是缓解我国城市资源供给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和剖析现行城市建设现状,提出城市建设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常亚杰 《中国市场》2010,(27):11-12
国家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企业在资源节约方面的努力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企业在设计、生产及回收三个阶段中可以做到的资源节约工作的分析,认为企业能够在很大幅度上节约资源,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促进民主化水平的提高。首先,经济发展带来了人口流动,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迁,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促使了教育水平的提升,在社会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是民主发育的前提;其次,经济发展使人们交往范围扩大,并产生了新的社会规范,这构成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社会规范基础;再次,经济的发展更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发育,而公民社会是民主成熟和巩固的必要基础。中国的民主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2.
赵保安 《中国市场》2009,(19):67-69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生态系统子系统的人类社会,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基础上,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作为人类活动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需要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型的物质代谢模式,而不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代谢模式。这就是循环经济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黑龙江省能源资源能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转型、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通过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健全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制度环境,提高能效技术、节能技术,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政策措施,来保证黑龙江省能源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中国当前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中国经济和社会在发展的潮流中,也面临着许多成长中的烦恼,如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能否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推进现代化建设,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提出两大战略思想: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标志着政策调整的方向。文章指出,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政策导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既是发展理念和政策目标,也是不断实践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将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金融的社会性及其伦理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和公众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的社会属性日益明显。金融既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公共资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金融对发展权利、社会稳定、代际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经济的金融化凸现了金融在社会和谐中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出人才、出经验。如果企业能够给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就能走向全世界;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就能吸引各国的客户到这里来;能够出人才,我们的企业管理人才就将通过自己的企业培养出来;能够出经验,我们这个经验就能够为其他企业所用。第二,企业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至少把自己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了,减少企业所在地区的污染,改善环境。第三,企业要为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不但要关心自己企业的职工,还要关心所在的社区。互助、互爱、互信,社会才能取得和谐。  相似文献   

17.
张晓军 《中国市场》2009,(49):78-79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加强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应建立合理的定价管理机制,采用市场调节为主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以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地球科学研究视域、学科任务、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等正酝酿着新的变革。面对经济社会大转型和新时期地球科学的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地学创新人才是地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课题。创新人才有类别和层次之分,可以区分为学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应遵循"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通专结合、以专为重"的方针进行培养。最后给出了一个成都理工大学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晓霞 《商业研究》2005,(12):49-5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生产为前提,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在探求可持续发展途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净化物流环境,以充分利用物流资源。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内在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个层面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尚不到位,各级政府对绿色物流的政策扶持和引导缺乏力度,发展绿色物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因此,为推动绿色物流的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倡导绿色理念,创造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社会环境;强化宏观导向,构建促进绿色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行业引导,形成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行业环境;推动企业转型,构建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