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混合熏蒸过程中,二氧化碳提高了磷化氢进入虫体量,作为载体有助磷化氢在粮堆内均匀分布和保持时间,从而提高了熏蒸效果。因此,混合熏蒸是用好磷化铝途经之一。本文介绍了混合熏蒸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由于熏蒸药剂是以气体状态进行杀虫,渗透性较强,能有效地杀死粮堆深部害虫,杀死触杀剂和胃毒剂不能杀死的隐蔽性害虫,具有歼灭性作用,且毒气散失快、残留程度小,故建国以来一直被粮食部门大量应用,特别是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以来,每年利用这种方法,使大批生虫的粮食油料免遭虫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粮食部门目前广泛使用的熏蒸剂是磷化氢和敌敌畏,而产生磷化氢的药剂主要是磷化铝。由于长年单一的使用磷化氢熏蒸剂,储粮害虫对药剂的抗性增强,表现为虫种增加、密度增大,危害严重,致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杀灭麦蛾的方法,减少粮仓内因麦蛾暴发引起的磷化氢熏蒸次数,试验探索了氯氰菊酯烟剂熏蒸和敌敌畏熏蒸杀灭麦蛾的方法。通过对比氯氰菊酯烟剂和敌敌畏对麦蛾的防治效果,发现二者虽然都可以有效杀灭麦蛾实现减少磷化氢熏蒸次数的目的,但氯氰菊酯烟熏法操作更加简便、杀虫效果好且保护期更长,而且其熏蒸杀虫成本较磷化氢熏蒸大幅降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麦蛾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直观监测磷化氢熏蒸杀虫效果,探究熏蒸过程中储粮环境因子变化,本文在磷化氢熏蒸试验期间,对试虫死亡情况、磷化氢气体、CO2气体和仓温仓湿等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磷化铝片剂剂量3.6 g·m-3,粮面施药、常规熏蒸条件下,熏蒸第2 d时,仓房空间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熏蒸第4 d,粮堆表层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随后磷化氢浓...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有常规法熏蒸杀虫,磷化氢很难均匀地渗入到粮堆的各个部位,造成杀虫效率低,特别是高大平房仓粮层深更加不易熏蒸。环流熏蒸这一新的仓储技术,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我国现有的仓储条件下,很难全部配齐设备。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改变环流熏蒸投药方法,不用磷化氢仓外气体发生器及不加二氧化碳气体,  相似文献   

6.
常规熏蒸与间歇投药熏蒸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熏蒸磷化氢浓度上升迅速,同时下降的速度也很快,保持熏蒸杀虫的有效浓度时间不长。如果粮堆薄膜的气密性不好,就会使熏蒸杀虫效果大打折扣。尝试使用间歇投药的方法来延长粮堆内磷化氢的有效杀虫浓度时间,达到了熏蒸的目的,收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环流熏蒸工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储粮害虫治理技术,其中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出风口方向连接风道口是普遍采用的环流熏蒸工艺。本文结合超高大平房仓(堆粮高度8m)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采用磷化铝片剂表面施药法,将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风道口连接、出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并分析粮仓空间、粮堆表层和粮堆底层磷化氢浓度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施药方法进行环流熏蒸时,环流风机进出风口方向调整后,更有利于保证杀虫效果和熏蒸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运用磷化氢使谷蠹、长角谷盗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密闭时间致死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磷化氢浓度在250ppm,密闭时间在21天以上,能杀灭上述两种的全部害虫。在同种情况下,谷蠹较长角谷盗耐受力差。  相似文献   

9.
信斌  世增  政善  刘阳  洪礼  玲云 《齐鲁粮食》2003,(1):57-59
近几年来,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在中央投资新建的高大粮仓中不断得到应用。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解决了常规施用时磷化铝分解后气体在高大仓库分散慢、均匀性差、杀虫效果不理想、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但也存在着对仓房密闭性要求高、熏蒸空间无效施药量大、磷化氢气体损失多、熏蒸后易感染等问题。同时,与传统的三低、双低储粮技术应用也有一定矛盾,易形成“揭膜一全仓熏蒸一密闭”循环,重复劳动多、密闭时间短、低温低氧效果不明显。对此,我们在2000年进行全仓环流熏蒸试验的基础上,又按照《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中“操作过程安全规范,开支成本最低,有效杀灭储粮害虫,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原则,在威海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也已在农村与日俱增,农民朋友用沼气做饭照明的越来越多,但有些农民还不知道沼气可用来储藏粮食,达到灭虫的目的。沼气储粮是利用沼气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高,基本不含氧的特性,将沼气输入粮仓,置换出其中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经济》2012,(1):10-10
从重庆市商业委员会获悉,重庆将在市内粮食主产区县推广科学储粮仓,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科学储粮仓数量将达到50多万套,使近10%的农户能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耗。  相似文献   

12.
磷化氢减量增效熏蒸是减缓磷化氢抗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延缓磷化氢因高毒和杀虫效果不理想而遭淘汰命运的重要举措。在广东地区高大平房仓内,采用机械通风、小型谷物冷却机冷却、空调控温等控温技术以及粮堆表面施用惰性粉、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等害虫防治技术,开展磷化氢减量增效熏蒸防治试验。试验期间,试验仓和对照仓熏蒸次数分别为2、3次,熏蒸药剂总量分别为80、180 kg。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不论在熏蒸次数还是在药剂使用总量方面,均少于对照仓房,实现了试验“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混合环流熏蒸是使用两种以上熏蒸剂进行的熏蒸,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不同熏蒸剂的杀虫特点,或弥补其中一种药剂在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降低易燃物质潜在的燃爆危险.增加毒气穿透性.提高药剂在粮堆内的分布均匀性和延长滞留时间,提高杀虫效果并降低残留量。磷化氢和二氧化碳混合环流熏蒸具有上述特点,因而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30(4):51-51
中国正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修建“生态粮仓”.这种具有拦沙,淤地、造田、蓄水功能的“生态粮仓”,将使黄土高原地区近7000万农民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连祥  汉双  春雨  春保 《齐鲁粮食》2008,(4):44-46
实践证明,仓房保持磷化氢大于100ppm的有效浓度21天以上,才能一次性彻底杀死储粮中各种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储粮害虫。在实际熏蒸工作中,由于有些老式房式基建仓房气密性差,使用常规的磷化氢发生器一次投药很难保持仓内磷化氢有效浓度达21天以上,一般只能杀死幼虫、成虫等敏感虫态,而很难杀死卵、蛹,不能取得良好的熏蒸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6.
磷化铝作为储粮害虫化学防治首选熏蒸剂,在我国近50年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施药方法,尤其是磷化氢与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在高大平房仓储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磷化铝粮面药盘施药环流熏蒸,相对成本低、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7.
现在粮食企业的粮食都是根据不同形态的粮仓和粮种以体积来计量的。每次盘查粮食库存,都要测量一番。既费时费力,难度也大。笔者以为,粮仓刻度计量是盘查粮食库存最为简易的方法,建议推行。一、粮仓刻度计量概念粮仓刻度计量就是将长方形、圆柱形等不同形态的粮仓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国家粮食储备局决定在《“四无粮仓”和“四无油罐”评定办法》中增加“帐实相符”的内容,即开展“一符四无”粮仓检查评比活动。“一符”指国有粮油仓库储存的粮油要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即保管帐、统计帐、会计帐与实物数量相符)。“一符四无”粮仓检查评比活动的开展,对于严肃库存纪律,堵塞各种漏洞,确保储粮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一符”的检查鉴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笔者曾多次参加“一符四无”粮仓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完全达到要求的单位并不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有6种情况:1.三种报表(…  相似文献   

19.
粮食总产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有着“中国粮仓”之誉的河南,2008年小麦总产达到305亿公斤,再一次吸引了国人的热切目光。  相似文献   

20.
利用节能灯诱杀锈赤扁谷盗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锈赤扁谷盗是一种对磷化氢有较强抗性的储粮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该虫,可达到防治效果好、费用低、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