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盐城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从农村人口基数看,全市农村人口近600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5%以上,农业总产值占到1/5。从土地资源看,盐城土地面积、滩涂面积均为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总量在苏北领先,但与全省和苏中、苏南地区相比,仍有较  相似文献   

2.
一、盐城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情况(一)盐城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盐城农村人口560万,占全市人口的70%,是江苏农村人口比例和总数最高的地级市(江苏省农村人口60岁以上人口571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7.4%)。截至2005年底,全市参保人数114.34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3.01万人,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战略任务。江苏现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发挥村级组织职能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实施乡  相似文献   

4.
<正>盐城是江苏省最大的农业市,也是江苏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全国产粮十强市。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137.3亿斤,占全省的20.06%、全国的1.14%,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992.2亿元、48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44元,实现了粮食总产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农业经济总量全国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百亿斤产粮大市中名列第一。盐城,属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区,是南方粳稻规模化种植的最佳生态区。目前盐城水稻(粳稻)总产已达70亿斤,但是还拥有  相似文献   

5.
我们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4%,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80%,农村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省的小康。一、小康村的基本内涵要弄清小康村,必先弄清小康的由来。小康和大同最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描述的两种社会形态。小康是天下为家,靠礼议关系维持的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把薄有资财,可以安然渡日,低于"大同"高于"温饱"、生活比较殷实的生活称为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并为我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社会"来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盐城市委、市政府按照"接轨上海、融人长三角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动员和发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盐城农业融入上海对接行动。 6月24日前后,盐城市和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在上海相继举行了沪盐农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对达成的各类农业合作协议进行了集中签约。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签约仪式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农委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盐城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大力支持沪盐农业合作,促进南北对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负责同志说:"盐城加入长三角,很大的优势就是农业,盐城农业完全可以参与长三角经济区的分工与协作"。上海市农委负责同志说:"盐城和上海在农业方面合作的天地非常广阔,盐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经济》2007,(6):27-28
四大目标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生产面积占全市农业生产总面积的60%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比重占总产值的30%以上,农业总收入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加大"三资"农业开发,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实际利用"三资"分别增长10%;深入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100%的村实现村级收入50万元以上,50%的村实现村级收入100万元以上;加强农村环境建设,"三改"、"三清"、"三绿"有效推进,违章搭建现象得到遏制,农村整体环境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盐城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64%,生产出了占全国1.2%的粮食,是江苏全省唯一产粮超百亿斤、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00万亩左右,年粮食产量140亿斤左右,稳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盐城市以农业大市的责任担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保粮食能源安全"等"六保"要求,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次全市基层社工作会议,是在"八五"刚刚结束、"九五"开始起步的时候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开好这次会议,市供销社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企尚同志对今年基层社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开得很好。下面我主要就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讲以下三个问题。一、进一步明确认识供销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繁荣农村经济,是供销合作社的宗旨和责任,也是供销合作社当前改革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并将加强供销社的改革与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工作中注重和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以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到2004年6月,(苏州市共有66个镇,1498个行政村),拥有耕地面积281.09千公顷,总人口590.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89万人。农村劳动力209.42万人,其中:一产53.49万人占25.5%;二产109.01万人,占52.1%;三产和其他46.92万人,占22.4%。全市外来人员115万人。2003年,全市农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九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以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把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正>盐城市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思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致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着力把盐城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  相似文献   

12.
<正>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围绕盐城市"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发展目标和"开发沿海、对接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发展新路径,积极探索助力扶贫攻坚的切入点,把培育培训农业农村人才作为助力扶贫攻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投资,坚持财政支农、金融助农、保险护农和资本强农,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高质量促进农业农村发展,高水平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投资1093.5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3.36%。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服产值2253亿元、增长1.6%,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5元,增长5.8%。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人。当前农业和农村人才短缺已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以广西为例,贫困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在册的农村人才达不到农业人口的1%,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45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以上。如何激活农村劳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能动性,是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及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把富民作为强烈的发展导向,富民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今后五年江苏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三农"工作的发展导向、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深入贯彻党代会精神,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切实把"创新""富民"基因深深植入"三农"工作,加大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力度,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农贸     
畜产品、加工食品在韩国成为食品消费主流20世纪70到90年代,以贸易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将韩国从一个经济贫困国转变为世界第12大经济强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了。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60年的40%降至2000年的4%;农业劳动力比例低,1970-2000年间,韩国的总人口增长了1500万,但农村人口却下降了1000万,农业就业人口从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降至8.5%;2000年农业经济增长率仅1.1%,与8.8%的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极不协调。韩国的农场规模较小,平均为1.4公顷。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生产,2000年农产品收入占农民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机制,使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获得长足进展.该省亩收入2000元和3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和12%;1999年农业创汇2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3.3%;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比"八五"末增加835元,2000年虽遇严重干旱,但农民收入仍增长5%左右.综观山东省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践,四大经营模式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宿迁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较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于提升农业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 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地位      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无论是从农业进入新阶段的特点看,还是从完成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看,农业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科教兴农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实施 "科教兴农 "中,农业技术推广是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来自于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之道。就阜宁县而言,"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大县"等牌子意味着我们对全国的粮食生产保粮稳价肩负着重要责任;苏北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农业人口占百万人口的70%左右,警示着我们在推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繁荣、实现更高水平小康,有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而高效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