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主要来源地,双边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分析日本、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对我国贸易和我国对日、韩两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效应,能够更好地指导中日、中韩经济合作实践,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对华产业转移与我国贸易之间为互补关系,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和我国贸易之间则为替代关系.日、韩两国通过产业转移对华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出口贸易的增长,其中中韩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必须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我国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特征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采取对策,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一些出口优势产业,例如纺织业、钢铁业、非金属矿产制品业、有色金属业、化工业等都面临着相当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这些行业的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越来越凸现.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4.
《改革与战略》2005,(2):31-33
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对我国实施了以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补贴和保障措施为主要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只有针对性采取对策,才能保证我国出口贸易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研究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我国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本文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地区差异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征,对我国进一步开展出口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带来了更多技术外溢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1998-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部门外溢模型来考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技术外溢效应,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内部门、其他出口部门的外溢效果.实证发现,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部门拥有相对较高的要素生产率,然而这一优势并未有效地转化为对国内部门与其他出口部门的外溢作用.研究还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主要集中在非高新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同时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出口贸易的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张李明 《北方经济》2010,(12):87-89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特剐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伴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投诉也不断增加,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中的重要制约因素.研究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敏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39-42
绿色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绿色壁垒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可量化的11个变量作为警兆指标,来构建我国出口贸易预警指标体系。同时利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来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某月的出口同比主要决定于前两个月的出口贸易预警指数和出口同比,得出我国出口贸易预警指数对外贸出口增长具有良好的预测预警作用。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贸易联系持续期引入至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中,并基于3种生存模型即Cox比例风险模型、Exponential模型和Weibull模型,利用我国1995~2007年HS-6位数编码出口贸易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结论为:样本期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联系持续期普遍偏短,其存活均值只有2.23年,5年存活率约为1/4,10年存活率也只有约1/5;同时对基于5个方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本国总出口额、进口国消费能力及其地理区位、农产品初始贸易额和单位价值产品及其可替代性、贸易双方的前期贸易联系和所达成的双边贸易额、汇率变化及国际规则约束等,均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发展及延长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FDI)逐年递增,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外贸出口额与利用外资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都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和近年来的最新统计数据为依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其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出口企业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力量,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中小出口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2006年我国成为钢铁产品世界第一出口国以来,钢铁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钢材全年出口9378万吨,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钢铁出口发展态势,促进钢铁企业发展就成为了出口贸易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当今钢铁出口贸易现状、主要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齐宣 《中国经贸》2012,(15):62-62
7月13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对外发布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指数,即"ERI指数". 2012年二季度,世界经济仍在艰难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在经过一季度的低迷之后出现企稳迹象,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改善、部分行业需求量有所恢复,新兴市场平稳增长.2012年二季度ERI综合指数呈小幅反弹趋势,由一季度的102.29回升至103.22点,表明中国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风险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从贸易方式和出口企业经济类型两个角度,分析广东出口贸易变动趋势及增速变化过程,认为目前广东出口贸易仍存在加工贸易占主要部分、外资企业出口比例过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政府应该采取加大对内资出口贸易企业扶持力度、优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加快广东东西部及北部发展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君 《北方经济》2006,(1):37-3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并且还将有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大大弱化,比较隐蔽的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各国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近几年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分析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特别是2001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在对外贸易关系中,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出口贸易的影响.文章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线性回归分析法,运用Eviews软件,结合1990-2006年的数据,重点分析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短期影响,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利用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对我国经济长期和短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