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宋丁 《特区经济》2007,224(9):19-21
深圳与里约热内卢作为中国和巴西各自的重要旅游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存在许多共同点,然而,由于两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不同,在旅游城市的建设方面又存在不少差异。里约热内卢作为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其发展和建设的经验对深圳以及中国其他旅游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承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风格奇特,这里拥有不计其数的奇观异景。承德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决定了承德的发展一刻也不能停滞。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着旅游业务和信息技术必然结合,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科技信息化时代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我们承德创建国际旅游城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盛颐 《特区经济》2011,(9):156-157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城市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旅游在旅游业中地位提升。本文以三亚为着眼点,通过城市旅游的开发对三亚发展的影响阐述,分析了三亚在发展城市旅游中存在问题,提出三亚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快速迈进.入境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很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旅游新形象,尤其是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使中国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浪潮。从国际旅游营销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主要传播了中国的国家旅游新形象。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即绝大多数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知之甚少,我们必须努力提升他们对中国旅游城市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使外国游客产生来中国旅游的强烈感情和积极意愿。  相似文献   

5.
旅游城市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近20年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相比,杭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参照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基本要求,提出杭州市建设国际风旅游城市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战略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稳步提升,但与其直辖市的地位相比,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总体发展比较滞后。为了进一步加快天津旅游业的发展,天津市在《2009年天津市旅游工作总体思路》中,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本文首先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对比分析天津与国内部分发达旅游城市的发展条件及现状,指出了天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及不足,提出了天津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战略及路经。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以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街区和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成为重点建设项目。然而,目前从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视角下,关于我国城市间以及我国与国际样本城市的横向比较研究较为匮乏,未能呈现出我国城市在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中存在的差距。基于此,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在横向对比超一线城市与热点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对标国外典型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我国建设世界级旅游休闲城市发展路径。分析发现,在国内城市间横向对比中,我国超一线城市与热点旅游城市在生态宜居方面表现相当,而超一线城市的便利设施与旅游吸引基础比热点旅游城市更具优势;在国际比较中,我国一线城市和热点旅游城市在入境旅游接待规模上与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城市差距明显,国际著名旅游休闲城市的共性在于鲜明的人文或地域特色、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完善的国际化旅游公共服务和国际化的旅游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8.
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8月18~20日在桂林考察调研时对桂林城市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扩大城市规模,切实把桂林做大做强。总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应该是:建设新区、疏解老城,组团发展、重点向西,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为产业发展拓宽空间,给经济发展提供依托,建设现代化的山水宜居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刘奇葆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极富战略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桂林城市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桂林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又堂 《特区经济》2009,(5):207-209
桂林旅游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客源市场已经日趋饱和。为了寻找旅游发展空间的新突破,就必须开拓海外客源市场。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宏伟战略目标。作者对桂林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背景条件、特殊内涵以及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分析,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万军 《中国经贸》2008,(17):52-53
中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快速迈进,入境旅游逐渐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很好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旅游新形象,尤其是传播中国的文化.这将使中国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浪潮。从国际旅游营销的角度看.北京奥运会主要传播了中国的国家旅游新形象。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即绝大多数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知之甚少.我们必须努力提升他们对中国旅游城市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使外国游客产生来中国旅游的强烈感情和积极意愿。  相似文献   

1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台阶,也是博鳌旅游开发的重要契机。充分借鉴国际知名定点专题论坛与国际旅游岛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博鳌旅游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模式,深入研究博鳌旅游业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现况,客观分析博鳌旅游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地位,对实现博鳌旅游品牌化与海南旅游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斅源  陈剑峰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18-121
湖州中心城市是浙江南太湖区域的核心区块。由于湖州中心城市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在环太湖地区及长三角区域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湖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等背景条件,指出了完善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优化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并分别提出了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西南近郊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具体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综合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支撑。通过对旅游中心城市研究进展的综述以及区域旅游中心城市概念的界定,以合肥市为例对合肥市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建立五大中心和实施五大战略的合肥市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对策,为合肥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旅游市场迎来了以"文化追寻"为目的的旅游者,毫无疑问,城市文化建设成了现代旅游城市的当务之急.现代旅游城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属性植根于城市文化土壤之中,城市文化培养了服务人群, 孕育了旅游资源,塑造了旅游形象,现代旅游城市的未来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立足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城市文化生态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咸宁城市旅游品牌的现状,提出旅游资源开发、政策规划引导、旅游设施与交通建设、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等是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了各动力要素的运行关系,提出了强化"香城泉都"形象建设、加强旅游品牌整合和系统建设、树立"顾客满意"理念,提升旅游品牌忠诚度等优化措施。以期根据咸宁城市旅游品牌发展的特殊性,开发具有特色的咸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刘恩峰 《特区经济》2010,(9):148-149
秦皇岛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对秦皇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为早日实现"旅游立市"的发展目标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旅游业也踏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对旅游经济的研究正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以贵阳市及周边城市旅游信息化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四个城市旅游产业信息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选择四个城市在这方面的对比,了解贵阳市在旅游信息竞争力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上为贵阳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基础数据分析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山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旅游城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和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相比,黄山市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并不相称。本文分析了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