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江工商》2010,(2):34-35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有效应对危机,摆脱发展困境,恢复生产,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力推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全省民营企业负重前行,没有放弃,从险象环生、忍辱偷生、绝处逢生、死里逃生,到浴火重生,最终实现转型再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到来时,其粗放型经营和要素型扩张的道路走到尽头,民营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也释放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在浙江占有半壁以上江山的民营经济,如何走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踏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既是民营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粗浅分析,为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了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发酵的后危机时代,泉州民营企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泉州经济运行情况;其次,分析了泉州市民营企业在后危机时代进行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后危机时代泉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转型升级战略决策的重要政策情境,学界广泛关注其出口贸易效应和对外投资效应,但多为宏观中观层面研究,缺乏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路径及后果的知识。案例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推力和拉力效应,"推力"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推力、舆论推力与利益相关者推力;而"拉力"则主要表现为新的市场机会、出口固定成本降低、出口边际成本降低、投资壁垒减少和融资成本的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推力和拉力效应凸显,企业"主动"或"被动"重新识别地域性机会、产业机会或全球价值链重构机会而实施转型升级,形成三条具有代表性的路径为:依托管理变革能力在省内、国内和国际等层面实施空间转移战略,利用公司创业能力择机实施跨业转型,基于突出的创新和市场能力着力打造自主价值链的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地,不同企业(如国有和民营)推力和拉力效应的内涵存在差异,能力基础存在差异,而机会窗口是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资源和能力共同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们可能识别和开发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地,"一带一路"倡议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决策的影响较弱;同时,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中没有识别出跨业转型。该研究夯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效应的微观基础,阐明了其影响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机制,为企业在新时代结合实际选择转型升级路径、切实有效地推进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翔  陈耸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60-162
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是浙江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遭遇困境,企业转型升级的呼声日益高涨。首先,文章从价值链的视角阐述浙江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的困境;其次,分析这些企业身陷困境的原因所在;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锦其 《浙江经济》2009,(12):28-29
如何缓和此次金融危机对浙江企业的影响关系到当前浙江经济基本面能甭维系;而如何使中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则关系到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0,(11):29-30
宁波的民营企业历来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的投资意愿也是最强的,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通过引导民营企业拓展投资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成为市政府“29条”中着重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11,27(4):157-159,171
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发展缓慢困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国经济。文章从贸易需求和产品结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对江苏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配套产业、扶持民营企业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产业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6个城市数据,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异质性差异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分区域的结果来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东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不明显。文章进一步从资源配置和制度供给两个维度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部调节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调节了资本要素的作用路径,增强了资本要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实现对劳动力要素的有效正向调节。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要通过制度供给效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东部地区制度供给效应显著高于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浙江工商》2009,(9):32-33
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在日前举行的“全省民营企业典型促转型报告会”上,最能代表浙江化转型升级典范的60位杰出代表首次集体亮相接受表彰。浙江省工商局和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也将从今天起以他们为样本在全省开展民营企业“典型带转型、服务促升级”活动。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外向型为导向的浙江省制造型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浙江省推出“5111工程”,从“修炼内功”开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文章结合笔者近年来参与的精细化管理评审工作,运用“5M1E”分析工具,构建了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并选取10家代表性制造企业就管理推进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10家企业中精细化管理示范型企业2家,达标型企业4家,建设型企业4家。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浙江企业的显著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中小企业产业群及其面临的融资问题分析,结合区域金融发展对集群升级的作用,探讨适合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升级的区域金融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3.
满海雁  杜萍 《特区经济》2011,(5):153-154
多年处于资金困境中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外,从自身内部找原因,进行自我革新,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有效控制资金需求和增加资金来源,尽快走出资金困境。  相似文献   

14.
高建侠 《特区经济》2009,(6):121-122
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各地都在调整经济、金融等相关政策积极救市。当前,陕西省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诸如"融资难"、"环境差"、"创新不够"、"风险大"等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纷至沓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危机中求得生存,本文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朱春兰 《改革与战略》2014,(11):130-132
文章在对200家浙江民营科技企业的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发现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企业、企业家三大方面,对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企业家影响最大,其次为企业,最后为环境。环境、企业、企业家内部各因素对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应优化国际化经营的环境,培养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 ,民营科技企业在浙江省已取得长足的发展 ,但阻碍其民营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许多问题却依然存在 ,亟待解决。其中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 ,尤其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的障碍问题就是比较典型的。其中有需求方因素 (企业自身原因 也有来自供给方的因素 (银行的  相似文献   

17.
虞华君  杨晨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6):16-18
浙江民营企业的数量及规模在全国都处于前列,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中形成了自己的形象特色,但在这些民营企业家形象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文章从分析浙江民营企业家形象的形成机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提出了如何提升改善浙江民营企业家形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柯劲恒 《特区经济》2010,(9):260-261
在金融危机下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领域,对于保护中小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由于中小型企业自有资金较为薄弱,在金融危机下更是抓襟见肘。中小型企业需要在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进行维权,但考虑到诉讼成本之高,最终所获得的赔偿又往往很低。如此一来,在资金短缺的金融危机下,中小型企业要做出知识产权维权诉讼的抉择,必将十分困难。这时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凭借其威慑与惩罚两大功能,从而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发挥对侵权人的遏制、对被侵权人进行"相对充分"的赔偿以及鼓励被侵权人积极参与维权诉讼的三大作用。至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我们可以将惩罚性赔偿金分为三个部分,即被告的所得以及基于其可谴责性而给予的惩罚、对原告适度并且固定的奖励金已经原告的律师费用。  相似文献   

19.
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家族所有制为基本产权特征的浙江民营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企业的双重挑战.文章拟从路径依赖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浙江民营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浙江民营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