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城市战略发展与管理、赛事管理、惠民政策、交通管理以及志愿者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不足的方面和深刻的教训。本文基于亚运会期间对亚运会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广州亚运会的经验与教训,为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的顺利举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球财经》2010,(11):44-44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将于中国广州隆重举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将设42个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相似文献   

3.
浅议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房地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铭德  霍瑞瑶 《特区经济》2006,211(8):66-67
国内关于大型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之研究尚少。本文结合广州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分析亚运会对广州住宅市场、写字楼市场、零售商业物业市场等所带来的机遇及所产生的问题,进而预测了亚运会对广州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智标 《特区经济》2011,(9):276-278
广州亚运会后,广州休闲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明显。广州亚运会在城市定位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整体应急系统建设等方面,给广州休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广州休闲经济在商业零售、文化产业、旅游业以及绿道休闲经济等方面获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陈尚君 《中国经贸》2009,(4):110-112
本文通过回收广州城市形象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2010年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对广州市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与城市形象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广州将迎来迈向国际化,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与知名度,提高广州的城市竞争力的空前机遇,城市形象和地位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借力现代服务业,广州国际化迎来又一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楚 《珠江经济》2006,(10):56-65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广州将建设成为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广州将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通过未来五年的努力,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都要上一个新水平;广州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有一个新的进步。到2010年,广州人均GDP要达到一万美金,同时城市的环境将实现一个大改变。到2010年,广州将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来迎接第16届亚运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广州:亚运城市营销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城市营销的概念,并以伯明翰市为例,阐述成功的城市营销战略给城市品牌提升带来的重大意义。广州将于2010年举办第16届亚运会,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广州市制定新的城市营销战略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广州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城市营销战略实施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州主办亚运会这一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亚运会启动了广州新城的建设,但亚运城的长期发展取决于广州新城的发展定位。广州新城应结合亚运城的综合体育设施和亚运带给广州的巨大影响,发挥广州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形成健康产业集群,带动广州产业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9.
马风华 《特区经济》2013,(2):200-203
本文以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为例,分析机场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白云机场和宝安机场货运量的增加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前者能带动广州三次产业的发展,后者能带动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城市经济发展不能带动机场货运量的增加。机场客运量增长对广州第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而对深圳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可以预见,随着机场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广州和深圳的临空经济发展政策也应从着力扩大机场业务调整为扩大机场业务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并重。  相似文献   

10.
洛汀汀 《东北之窗》2008,(16):18-19
如今是个竞争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只能自欺欺人,一座城市想要提高影响力,吸引商机,加快发展,必须要营销。有专家称,2007年-2012年是中国城市品牌营销的竞争时代,理由是,在这营销年中,因为有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等契机,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城市将展开更深层次的城市营销。  相似文献   

11.
欧江波 《珠江经济》2004,(10):42-46
2004年7月1日,广州成功获得2010年亚运会主办权。举办亚运会将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强大推动力,是广州2200多年城建史上的一座新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20年后,亚运会重回中国。这一次的主角,是广州。 11月12日,一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的亚运开幕式在珠江的海心沙广场如约而至。于璀璨的珠江夜景之下,这场无可复制的开幕盛典将广州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广州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在无对手的情况下申办成功,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随着走向2008年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亚运会在广州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申办的过程中,其他竞争对手都不战而退。本来是申办热门城市的马来西亚到最后也单方面退出,他们的官方解释是:“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费用太昂贵,不宜主办。”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亚运会对于承办的城市来说是“烫手的芋头”吗?  相似文献   

14.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低碳、绿色、环保,已融入到亚运会筹备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本文从亚运城、火炬、市区建设、交通以及市民低碳意识等五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广州绿色亚运中所体现的"低碳""环保"理念,旨在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广州亚运会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繁荣旅游市场,提升广州旅游商品的营销,以此为契机,文章对广州旅游商品开发的必要性、原则、内容和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在赛会前夕和举办期间,均通过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其经验做法对南京正在开展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南京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环境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流 《中国报道》2010,(11):32-33
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成员报名参加本届亚运会,代表团总人数为14358人,其中,运动员10156人,随队官员4202人,规模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届亚运会之最。2010年,广州亚运会还将迎来阿富汗代表团,这意味着广州亚运会将实现亚奥理事会45个会员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广州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在无对手的情况下申办成功,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随着走向2008年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亚运会在广州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申办的过程中,其他竞争对手都不战而退.本来是申办热门城市的马来西亚到最后也单方面退出,他们的官方解释是:“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费用太昂贵,不宜主办.“这不禁令人产生疑问,亚运会对于承办的城市来说是“烫手的芋头“吗?……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中心城市给周边地区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日益显现,国内部分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学者在2004年提出了"总部经济"一词,使其成为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新兴名词"。本文将"总部经济"和"广州亚运"这两个热点相结合,剖析亚运会对广州发展总部经济所带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广州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在无对手的情况下申办成功,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随着走向2008年奥运的步伐越来越近,亚运会在广州也成了热门话题。在申办的过程中,其他竞争对手都不战而退。本来是申办热门城市的马来西亚到最后也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