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发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建立和完善农业保护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农业风险的加剧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盼望农业保险这个“保护伞”能为其生产生活带来保障。但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6亿元,仅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0.5%。我国自1982年开办农业保险以来,一直只有人保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和广大农民的需求。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  相似文献   

2.
促进我国相互制农业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相互制保险的原则和宗旨是"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其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法人组织,是国际上比较成熟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保险组织形式。其保费收入大约已占全球保险市场份额的2/5。与公司制保险公司相比,相互制保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6,(183):3-17
政府财政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保障。斜对我国现实:1.宜采取四类途径;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管理费补贴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2.农业保险的保障金额应以立足维持农民基本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保险金额以直接物化成本依据,保赞费率的确定以平均损失率为基础;3.根据我国农业风险数据和财力现实测算.我国落实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条件已经成熟,能力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4.
我国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扩大农业保险市场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农民的生活,但仍存在一些缺陷。财政补贴只有保费补贴,却没有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仅限于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巨灾风险基金规模小;财政在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中缺失。因此只有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保障生产和稳定农民生活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诗源  刘尚荣 《改革与战略》2011,27(8):93-95,111
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防范农业风险和保证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政策工具,受到各界的重视。但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一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却陷入了“供给有限、需求不足”的尴尬境地。文章以欠发达地区之一的青海省为例,回顾了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认为应继续推行有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模式;建立多层次、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为管理农业风险提供新工具、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4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方向,即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保费,以此来激励我国农业保险加快发展。目前,比较成功的有四种模式,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些农业保险模式,以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而国外已普遍实行政府参与或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五笔型,中国目前尚属空缺,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因此,调整目前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汴  汤剑锋 《特区经济》2007,219(4):39-41
广东的农业生产面临较高的农业风险,要实现广东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做保障。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广东农民的收入增加,广东农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构建广东农业保险体系先要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采用优惠政策来发展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不断创新农业保险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全国平均看,在一个县内即使农民参保率达100%,若粮食作物一年绝收,保险公司将需要以10~15年的保费收入予以赔付。小规模生产可能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会有一定抑制作用。根据国际经验,政府对保险公司行政费用投入越多,农业保险风险会相应降低。此外,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应通过广泛的。试点,以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并逐步从农业保险扩展致农村保险。同时,制定农业保险试点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以统筹协调、管理农业保险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据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董事长梁敏先生介绍:“中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开始恢复,到高峰期的1992年,农业险保费收入达8,2亿元,但赔付率高达116%, 完全是亏本经营。从1996年起,农业保险规模逐年萎缩,2001年农业保险规模跌到20多年来的最低谷,农险保费收入仅3亿元,占保险业总保费的0.14%,农业保险深度仅为0.02%,是近2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2.3亿农户,户均保费不足2元。”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呢?记者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了梁敏先生。充满曲折的中国农业保险“这主要在于中国农业保险存在六大缺失”,梁敏先生这样在电子邮件里答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从其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彬 《乡镇经济》2008,24(1):102-106
农业保险则是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文章论述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晋颖  段铷 《特区经济》2008,(4):181-183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更好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农业保险的构建和完善入手,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农业保险发展中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全方位、新时代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祖荣 《改革》2012,(5):132-137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价格。农业保险的高价格与农户的低收入,使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农业保险的外部经济特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减少了农户投保的激励,进一步削弱农户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凸显政府比农户更需要农业保险。政府应承担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责任,从立法、经济和行政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加乐 《特区经济》2010,(11):228-229
农业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由于农业保险的保费较高与赔付率较高,加之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并存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农业保险的成功经营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以尽快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挥对农业的保障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玲 《特区经济》2009,(9):171-173
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巨灾风险转嫁机制的缺失,农业保险在我国始终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再保险在农业保险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而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再保险的相关因素,提出参照美国农业再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农业再保险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红敏 《乡镇经济》2008,24(6):123-126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安徽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路子,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然而,目前农业保险面临的困扰和问题依然明显。摆脱这些困扰,是促进安徽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制度演进与操作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华 《改革》2012,(3):103-110
美国政府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历经了政府运作到商业运作的模式变革。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契约基础上的监管和授权机制下的竞争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保费补贴降低农场主的逆选择,同时以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共担体系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度盈利性和保险公司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制度优化方向上重点关注政府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及巨灾风险分担职能;着重推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费率厘定技术改进和风险保障程度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回顾我国开办农业保险历程及剖析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八点对策。认为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提高保险补贴率,尽早出台农业保险法。同时,应制订全国性险种条款和厘定费率,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管,并积极筹建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等。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农业保险法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正在转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农业损失占了相当比重。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巩固农村改革成果,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对发展农业保险要求十分迫切。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国外农业保险法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已有的尝试经验与国情,大力加速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