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合并,新生代农民工养老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工伤、失业、职业发展以及合并后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构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多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广覆盖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险、适时对接医疗保险,逐步实施以此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5日<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示着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将由现存的"小碎片"整合为独立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大碎片"的趋势.文章认为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一定程度上以制度形式固化了城乡差异,长远来看阻碍了城乡统筹,唯有建立全民大一统的社会保障模式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就一直难以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着缴费难、转移难、保障难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分类保障,分步推进;多种方式进行补贴,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实行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建立弹性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观念的转变;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等是其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将需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制度安排出台.因此,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消除城乡壁垒、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城乡居民基本保障制度,分阶段、分步骤地构建起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任辉 《山东经济》2009,25(3):44-48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须正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保障农民工的相关利益,这对我国社会的安定、城市化的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务之急,必须积极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应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既要解决眼前的困难,以现代社会保障替代传统土地、保障,又要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完善"少取"的基础上,加大"多予"力度,加快"放活"步伐,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放在以下六方面: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建立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只有理清目前从业农民、城镇居民、农民工及城乡老年居民的养老制度构建,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机遇、现状、目标、步骤及财政支持状况等十个关键问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才能步入正轨,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宏伟目标的提出,河北省政府加快了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针对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全面整合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大力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紧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来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全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发展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多种问题。文章探究城乡社会保障的协调及统筹,旨在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精准扶贫的最有效方式,要实施精准扶贫需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目前,湖南已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保障作用日益加强,但湖南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湖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现代化建筑日益增多,伴随着一栋栋建筑物的崛起,背后挥洒着无数农民工的汗水和青春,但他们的付出远远超出了回报,这种巨大的差距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新时期的农民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让社会保障有针对性的实行,还可以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待遇,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还可以促进保障事业的发展,消除城乡结构的二元化.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集体经济》2008,(21):131-13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产业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产生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农民工"。文章分析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产生的必然性,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虽然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了的相关政策,但目前农民工的参保率和社会保障水平依然较低,现有的保障项目不能满足大部分农民工的需求。政府还应从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统筹层次、制度设计等各个方面来逐步探索、完善现有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现行相当部分的社会保障内容将农村居民排挤在外,即使较发达地区也不例外.统筹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现途径应该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为基点,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像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5月22日下午,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表示,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只有把农民工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之中,才能以其为媒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处。目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害的问题时有发生,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性排斥”普遍存在,有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对农民工管理也仅具有单纯的防范性。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必须调整城市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使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农民工;必须构建开放的社区管理平台,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超  王严根 《乡镇经济》2010,1(2):104-107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在城市中就业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速度。2008年底的大量农民工返乡的现象说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传统农业以外的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不是户籍制度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否健全。因而,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应该秉持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保体系的价值取向,立足现实,逐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为最终统一的社保体系的建制与推行营造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王善于 《发展》2009,(8):127-128
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之间缺乏统筹。本文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和传统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的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奋生  梁舒禹 《特区经济》2007,226(11):146-14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二元性的特征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的影响,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公共服务二元供给体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财政供给制度,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教育二元性,促进教育公平,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明确农民的土地产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捷  朱群丹 《浙江经济》2007,(21):53-54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基础。在城乡广泛建立起统筹发展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举措,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完善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