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所谓巨灾。是指台风、暴雨、洪水、地震和海啸等强大自然灾害,而其造成的损失是当今国际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不速之客。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有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近半数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  相似文献   

2.
《时代金融》2014,(9):14-26
当前,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各级政府财政造成巨大突发压力。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俗称保险“新国十条”)终于出炉。这是继2006年颁布“国十条”之后,国务院再次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全面部署中国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国十条”亮点颇多,而最令人振奋的无疑是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条款。巨灾保险的政策破题对于灾害频发的云南尤显重要,“新国十条”发布的时间点正值鲁甸“8·03”地震发生不久。因此,加快巨灾保险的落地实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建立成熟管用、操作易行的巨灾保险体系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人民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台风损失分布进行拟合,根据我国台风损失数据特征,选择一种能对具有尖峰、厚尾、偏态特征的分布进行较好拟合分布的g-h分布进行分析;在均衡定价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台风巨灾债券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定价分析,将模型应用于三种台风巨灾债券并计算出其利率。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巨灾债券,由于利率均高于同期国债利率,对投资者来说都具有较大吸引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巨灾风险创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张拓 《银行家》2008,(4):124-126
我国巨灾损失严重由来已久巨灾风险主要是指海啸、地震、台风、洪水、雪灾、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巨大风险,恐怖主义、卫星发射失败、核电站事故乃至像2003年的"非典"疫情等也成为巨灾风险的风险源.  相似文献   

5.
巨灾一直是困扰全球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风险,我国幅员辽阔,地震、洪水、台风等巨灾也经常席卷我国的有关地区,给我国人民生命带来了伤害、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通过保险的手段有效转移巨灾风险,以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本文拟在分析巨灾保险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路径。巨灾保险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客观必然性巨灾风险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石兴 《中国保险》2013,(8):50-54
我国四川“4·20芦山大地震”发生后,巨灾保险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世界上巨灾保险法规的诞生一般在一个巨灾事件之后的二至三年。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至今,我国经历了七次巨灾事件,遗憾的是巨灾保险仍然在争鸣呼吁之中,着实令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多起自然灾害事故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保险提供的保障,但事实上,保险参与其中的理赔额却很小,保障的范围相当有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洪水、干旱、台风等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将会对保险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保险业要有效分散自身风险,除了现有的再保险途径外,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不失为可行之策。但是,这个在国外发达国家已发展十余年的分散风险的方法,在我国却迟迟没有推出,发展保险巨灾风险证券化的障碍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众多、造成损失严重。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保障能力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备等深层问题。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巨灾风险证券化构建巨灾防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中国保险》2005,(11):20-21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区,长期以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1998年三江流域特大洪水,共造成财产损失2400多亿元;2004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602.3亿元;据民政部截止今年6月24日统计,我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6省(区)6月中旬以来遭受的严重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133亿元。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日益严重的损失。因此,在我国构建完善的巨灾防御体系势在必行。依据国际经验,选择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构建巨灾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经济损失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据统计,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近十年每年受灾人口超过2亿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汶川“5.12”特大地震更是损失巨大,部分地方数十年奋斗取得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巨灾风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袁野 《中国保险》2009,(4):21-23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水、冰雪、干旱等所引发的巨大财产损失和(或)严重人身伤亡给予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  相似文献   

12.
巨灾风险管理——传统方法与当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巨灾风险概述巨灾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极其特殊的风险。巨灾事件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灾害或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巨灾和大火、爆炸、恐怖事件、环境污染等人为巨灾。美国保险服务局(1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指数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两千五百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in-surance)的研究报告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巨灾事件爆发的频率呈上升趋势,损失程度也显著增加。如1994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损失500亿美…  相似文献   

13.
刘英团 《金融博览》2014,(18):13-13
近期,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考.从实践看,我国政府在已经开展的政策性保险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对一般性的灾害损失,险企可以通过保险和再保险化解,但台风、地震等巨灾损失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属于大数法则的原则,仅靠险企自身的力量和实力也难以承担.  相似文献   

14.
王和  杨牧 《中国金融》2021,(1):54-5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韧性城市”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标志着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我国灾害治理和应急管理的理念日趋完善与成熟。在我国灾害治理理念的发展过程中,一度是以“人定胜天”作为主导思想的,因而更多地强调和突出“抗灾”和“防灾”。  相似文献   

15.
于一多 《上海保险》2011,(12):33-38,46
一、巨灾彩票的可行性分析(一)巨灾彩票的实践基础我国通过博彩业即发行彩票为福利事业、体育事业(包括群众体育事业)筹集了不少发展基金。从1987年到2007年,全国共计发行销售彩票4680亿元,募集彩票公益金1500亿元,对促进我国体育和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同时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俺叫魏淑芬、29岁、至今未婚”这是80年代宋丹丹的著名小品《懒汉成亲》的一句台词,如果你只记得这句乡土气十足的台词而完全不知道小品的名字,你一样可以通过视频搜索网站OpenV找到它。又比如你想回顾一下2006年8月剧烈的台风场面,在OpenV输入“台风登陆我国福建”,你可以不用观看完当日全部30分钟的新闻联播,就能直接找到相关联的那条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海棠花艳丽而脱俗,被称为“花中神仙”。然而让我把海棠与平阳水头支行联系在起的却是2005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台风。2005年7月17日,第五号台风“海棠”在温州苍南马站登陆,适值天文大潮,超强台风夹带着暴雨,平阳水头很快变成了泽国,水头支行楼淹没在洪水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就是从那刻起,  相似文献   

18.
巨灾风险呼唤 巨灾保险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巨灾风险是指海啸、地震、飓风和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巨大风险。2003年全球共发生地震、干旱、风暴、洪水等自然巨灾142起,灾难总损失将近580亿美元。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席卷了东南亚和南亚各国,遇难者总人数将近30万,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沦为灾民,其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该国共有近24万人死亡或失踪。美国历史上共遭受过多次4-5级飓风袭击;2005年8月25日来自加勒比海的“卡特里娜”飓风给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等州造成巨大破坏,整个受灾范围几乎与英国国土面积相…  相似文献   

19.
农业洪涝灾害包括农业遭遇台风、洪水、暴雨等洪涝灾害,对于浙江省来说,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最为广泛也最为严重。大灾过后,主要靠政府财政来进行灾后重建和各种善后事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压力很大,对受灾户的补贴和扶助也并不能到位,显然我国缺少这种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而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浙江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现实也使得巨灾保险这一话题又被推向前台。  相似文献   

20.
《保险研究》2011,(12):J0029-J0029
据日本《读卖新闻》(The Yomiuri Shimbun)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建立涵盖亚太地区的大范围的巨灾保险体系,以覆盖该地区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来自大地震、台风和其他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