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银行业对内开放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有利于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要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就要采取改造和新建并举的发展策略,积极发展一大批中小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2.
外国金融机构入股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我国银行业的入世成本,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有利于银行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形成多元化的局面和职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外资入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战略,加强规范和监督,充分利用五年调整期,加快改革进程,为迎接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以银行业开放为视角,在介绍我国银行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银行业开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银行业开放并没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反而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提出了银行业开放条件下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有利于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外资银行进入的效率变量函数,分析得出:外资银行进入在短期可能使我国银行业效率暂时下降,而在长期能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效率。但应注意的是,我国现存的金融环境有可能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WTO(世贸组织)将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秉着逐步开放、适度保护和稳健拓展的原则来实现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借加入WTO之机,促进我国银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监管体系、业务创新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建立起开放的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对国民待遇问题的重新检视出发,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客观态势,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对内开放的政策建议,并结合台湾地区银行民营化的实践,指出了我国银行业在对内开放中应在市场准入标准、金融监管、银行退出机制设计等方面借鉴有益经验,以促进民营银行稳健成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业在入世后的开放进程中,市场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中资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银行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较低,但是行政性进入壁垒依然较高;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较高集中度的寡头垄断竞争态势,这一竞争格局对未来的银行业发展对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区域银行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所承担的新发展任务。从优势、劣势两方面解剖了目前区域银行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迎接新挑战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营银行的发展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主张民营银行发展的人认为,民营银行具有许多优势:(1)有利于打破当前银行业的垄断市场结构;(2)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治理结构;(3)具有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通过分析这些优势,发现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只能通过存量改革,但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去发展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务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首先介绍WTO关于金融开放的一些规定,进而较全面的论述了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和对国内银行中间业务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