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李红莲 《发展》2009,(11):89-8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但是,审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朗读的指导 语文课教学要注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语文课堂变成有学生朗读的课堂,而不是老师逐句逐段枯燥的讲解、释义。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呢。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听、说、读、写等重要的方面,而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朗读训练有一定的限度,为了最大化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朗读,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在学生的语文早自习上多下功夫。采用多种方法既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又可以有效的进行新课的预习和复习。  相似文献   

3.
周平栋 《老区建设》2010,(12):41-42
老师在课堂上将课文讲深、讲细、讲透,往往忽略了让学生在课堂朗读中切身领悟文章精妙之处。重视语文课堂朗读,品味文章语言关、结构美、意境美,促使学生在课堂朗读中挖掘文章的深刻内函。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应讲究朗读训练的技巧与方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读出文章情感;第二,要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用声音再塑形象;第三.教会学生欣赏读出诗文的节奏美;第四,解放学生的手脚,激发学生朗读时的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笔者根据自己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提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彭敏 《魅力中国》2010,(13):65-6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不少教师忽视“朗读”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要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谢辉 《魅力中国》2013,(11):130-13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朗读能力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提高中职生普通话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应该紧紧围绕测试大纲要求,加强语音训练,注重培养语感,突出朗读表达技巧的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曾小波 《魅力中国》2009,(16):105-105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常使用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朗读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呈现倒退化趋向。近年来,"全民阅读"理念的普及,阅读、朗读类节目的走红,十分有利于朗读氛围的形成,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多角度重抓朗读教学,让学生和老师变身为课堂上的朗读者,也能达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花英 《魅力中国》2011,(21):409-409
寻找一种简单而原生态的方法:“大声地把课文念出来”,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让真正的朗读扎根于课堂,通过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罗来勇 《魅力中国》2014,(2):155-155
在语文的教学中,朗读教学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学生语文成绩的水平,所以本文重点讲一下关于朗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语文课堂俨然已成"哑巴课堂"。至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更是不置可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环节,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写作水平。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抓好朗读教学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范晓静 《发展》2010,(8):138-138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能力,而阅读则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重中之重。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在读中促悟。我一直不能很好的体会这一点,甚至陷入了为读而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冯梅英 《魅力中国》2013,(23):159-159
提高小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的途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需要采1RN-学的策略。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而语丈教学中的德育则是一切学科中德育的基础和主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素质普遍低下的实际情况,应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大德育力度。本文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任立杰 《魅力中国》2013,(20):133-134
摘要:朗读,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因此。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训练。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也继承了朗读这一传统的教育特色。本文主要是针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芳明 《魅力中国》2010,(33):347-347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朗读的基本要求,论述了英语教学中朗读的必要性。这也是对当前英哆教学中轻读重写,轻读重语法分析、重讲解这种情况的一种评判,以期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常玉红 《魅力中国》2014,(3):128-128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方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论述了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加强朗读,提高学生学习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