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篇中国的工人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是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早已有之。但在中共成立以前,工人阶级只是一个自在的阶级,人数较少,思想觉悟、阶级意识、斗争目的和手段等尚处于一种朦胧的自发状态,工人参加的组织多带有旧的行会、帮口和秘密会社的性质,工人运动的历史作用若暗若明,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只起到配角和辅助的作用。中共成立以后,中国的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政党,迅速觉悟和组织起来,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转变。但由于中共一成立就投入到十分复杂的阶级斗争之中,理论准备不足,从事的是前所未有的事业,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尽艰难曲折,中共领导下的工人运动也历尽磨难,几起几伏,终于走向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4月28日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指出了目前我们工会工作的核心,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为企业工会实施民主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论断,即“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精神实质,它直接关系到我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且,最终关系到我党能否持久地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不能不研究工人阶级队伍的先进性。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对工会提出的要求首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是“三个代表”思想所在。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我们党要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发挥工人阶级的积极性。而中国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宪法规定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国家里调查并讨论“血汗工厂”,让人不能不感到有些古怪。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全面地揭示和阐明了工人阶级政党的先 进本质,把决定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历史必然性与能动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 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一、“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共产党先进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突出了共产党先进性与阶级 性的内在统一,涵盖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 性,坚定了人们走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和其先锋队的性质内在地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所 决定。我们知道,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是自己所…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工人运动史》(广东人民出版社)是一部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著作。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伟大的作用。深入研究和正确论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有关学者虽然出版和发表过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但大多限于局部和概述,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本书是迄今为止,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全面论述中国近代工人运动历史的一部规模最大的著作,它的出版,应当受到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9.
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执政的最重要的阶级基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力量,在人数规模、领域分布、经济贡献、政治地位、社会作用等方面都要超出其他类别的社会群体,成为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部分。工人阶级的这一现实地位、决定了它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主体性影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工人阶级的主体参与,离不开工会作用的主体发挥;这是弘扬工人阶级先进性、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必然体现,也是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新阶段工会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不仅承认了"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属性,而且也承认了"农民工"在工人阶级中的重要地位."农民工"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1.
劳动竞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功不可没。 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威力。在劳动竞赛中,工人阶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在竞赛中迅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 从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苏联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算起,距今有了82年的历史。回顾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共产党执政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无可讳言,也给无数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人们留下了难以言喻的遗憾。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既有欣喜,也有哀伤。历史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使这种经验与教训的并存,欣喜与哀伤的交织,成为一个不  相似文献   

13.
回望人类既往,宪政的历史非常短暂;展望人类未来,也不能说宪政就是历史的终结。政治体制与人类主观选择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思维方式。20世纪以来,中国在工业的、商业的文明道路上已经走了很远。这一文明形态造就了一个纳税人阶级,他们需要监督自己的税款征收,也会关心税款的去向,于是有了一个宪政的政治架构。宪政的架构不是一个阶级吃掉另一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到,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各类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可以作为申请入党的对象。由此,很多人怀疑中国共产党还能体现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吗?如何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呢?对此,文章认为要体现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最根本的就是从党的先进性建设入手,只要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就能更好地体现党的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大量出现,约2亿农民工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这些农民工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仍然是处于城市的"边缘群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和条例,在企业中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以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 正如邓小平同志1978年10月在中国工会九大致词中指出的:“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为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总工会  相似文献   

17.
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的领导阶级,它代表了中国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要想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国梦,那么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突出其主力军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三型工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组织作用。本文论述了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以及工会组织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建设"三型工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方 《东方企业文化》2012,(23):115-116
<正>一、永恒的主题——中国共产党90年先进性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先进政党,每当历史的重要转折关头,无不高度重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先进性,深入了解党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一贯性,对于永葆党的青春活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  相似文献   

19.
王金华 《价值工程》2010,29(7):45-45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所以国家必然会采取种种措施和办法来保护工人阶级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合法地位和权益。本文就如何加强工会工作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恢复工作的邓小平,首先着手于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其中,他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认定是知识分子政策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正确判断基础上,重新认识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了知识分子相关政策,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确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