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由于受实际环境的限制,天线阵的布设受到一定的约束,而实际测向环境限制了天线 阵列的阵列结构,阵列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测向的精度。针对特定环境对阵列结构的特 殊要求及二维测向的实际问题,建立了非规则几何结构阵列进行二维测向的数学模型,研究 了基于MUSIC算法的非规则几何结构阵列的二维测向问题,对非规则结构阵列的阵列结构对 测向模糊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矩形平面阵列和任意形平面阵列为例,对两种阵列的测向 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证明,提出的数学模型对非规则结构平面阵列的研究具有有 效性,可广泛应用于任意平面空间的二维测向。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在FPGA中实现全数字锁相环(DPLL)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锁相环模块化设计,通过分析和仿真验证,可以有效的改善锁定时间和抑制相位抖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新的旋转干涉仪测向解模糊算法。首先分析了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的相位差 变化规律,然后针对Ka频段雷达信号在使用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相位差变化大的问题,建立了 进行两次修正的解模糊算法。该方法硬件实现结构简单,易应用于被动导引头中。通过计算 机仿真验证算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8 dB时,解模糊成功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机协同对多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的应用背景,研究了不同侦察平台、不同侦察传感器测向数据的关联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机实时关联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各类传感器的关联特征要素建立双机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关联模型,利用B 型灰色关联度的纯方位关联算法建立同机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关联矩阵,结合目标身份信息进行测向结果关联,对关联上的测向结果进行提纯、滤波和交叉定位,最后得到目标定位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飞机为载体的机载侦察系统在无线电监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针对机载测向系统的特点进行阐述,给出了一种适合机载安装的5阵元对称型测向天线阵以及利用FPGA实现的相关干涉仪体制测向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向系统具有较高的测向精度和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比幅测向精度较低而干涉仪测向相位易模糊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比幅测向的圆阵相关干涉仪解模糊改进算法,实现对小型无人机方位的快速估计。首先,根据目标无人机的图传信号特征值建立离线数据库,利用改进的多波束相关比幅法对无人机来波方向进行粗略测量,通过二次插值法对“栅栏效应”造成的估计偏差进行一定修正;然后,将修正后的角度测量值对干涉仪实测相位差进行解模糊;最后,利用无模糊的相位差通过相关运算实现来波方向的精确估计。该算法将相关运算运用在比幅测向中,有效提高了干涉仪解模糊概率。与传统的比幅测向法和干涉仪测向法相比,该算法只需3组天线就能完成测向功能,其测向精度提高至2°以内,并且该算法对天线一致性要求低,实时性高,可实际应用于圆形阵列测向体制,实现对无人机的快速测向。  相似文献   

7.
正交鉴相技术与单片微机数据处理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颖的相位检测方案。本文重点讨论影响正交鉴相电路鉴相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给出了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两站无源交叉测向平面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向、时差联合定位的模型, 并分析了其定位原理和精度;推导了组网雷达的探测精度表达公式,并比较了单站、两站、 三站雷达定位精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源组网探测的优点和无源侦察只被动接收、 不辐射信号的优点,提出了有源无源一体模式下的目标定位模型及其定位精度分析,并对五 站定位中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有源无源一体模式下的目标定 位方式能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定位并有良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以正交鉴相技术为基础,MCS—51单片微机为核心的相位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高分辨阵列测向系统中,均匀圆阵(UC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阵列结构。利用均匀圆阵的阵列流形的微分几何作为分析工具,对实际中常用的几种均匀圆阵的测向模糊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仿真试验,定量地给出了这些阵列的测向模糊方向和相应的秩,揭示了均匀圆阵的测向模糊性能与其阵元数和孔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结论。这对工程应用时均匀圆阵的选择和构造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可以避免系统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L阵干涉仪和圆阵相关法测向体制误差形成的基础上,基于电磁波传播的多 径效应,建立了地空无线链路四径传输模型,并将单个多径分量用时延相同的多径簇来描述 ,分析了多径分量和多径簇对单个天线接收信号相位和不同天线接收信号互相关系数造成的 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多径条件下接收信号的波形、频谱和相位谱较直射信号都将发生显 著的变化,多径效应对俯仰角造成的测量误差要大于对方位角造成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 ,以实现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提出了概率解模糊模型和基于最大后验概率的快速算法。仿 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解模糊速度快,解模糊能力强,误解模糊概率低,可广泛运用于干涉仪 等需要解相位差模糊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机载单站多目标无源定位是现代电:于侦察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后验概率最大原理的机载单站多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只使用干涉仪给出脉冲序列相位差和载频信息,即可完成对多目标的分选识别和高精度定位,具有定位准确、指示清楚、无需对信号进行预分选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在工程可实现的测向、测频精度和考虑载机位置、姿态误差情况下,对于载机一侧的多目标可能达到的定位精度约为距离的2%,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机栽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同时检测出包括边缘特征和线特征在内的多种图像特征一直是图像特征检测中的难点。在相位一致性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频率的相位一致性检测图像特征的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算法在图像特征的细节保留和定位方面要优于传统的相位一致性算法和Canny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信噪比下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极化合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符号检测技术的极 化合成新方法。通过把解调和极化合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在基带上完成了通常在中频 上实现的极化合成过程,避免了连续相位调制信号在低信噪比下载波相位跟踪困难的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合成效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小于0.3 dB。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测控系统常用的大口径天线多模馈源跟踪系统校相需求,介绍了当前常用的校相方法,针对太阳校相单次校相结果误差大、需取均值使用导致校相周期长等缺点,通过分析多模馈源跟踪系统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波程差的校相参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频点的精确校相值标定跟踪系统和、差通道之间波程差,进而计算出整个频段中各频点校相值。最后结合靶场遥测设备进行计算验证,应用表明该方法计算快捷,计算结果稳定可用,符合实际数据的变化趋势,能够满足各项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奇异值分解是超分辨测向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现有的并行实现方案适用范围窄,运算量大,迭代时间长。为了满足测向接收机系统的高实时性需求,结合双边Jacobi算法的交换策略和单边Jacobi算法的求角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实现方法。该实现方法修正了脉动阵列的收敛性问题,提高了复数矩阵的收敛速度。同时,给出了算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结构。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案耗时在百微秒以内,能够应用于电子侦察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涉仪的测向精度,增强对宽带信号的适应能力和扩展系统的工作频 率范围,论述了在工作频率范围和测向精度约 束下如何设置天线阵列基线的问题,得到了系统测向不模糊的条件和测向角的最优线性无偏 估计(BLUE)解。仿真实例表明,该结论正确,并可以指导数字化宽带测向系统整体设计和 优化。  相似文献   

19.
测试结果表明,同轴谐振腔微波均衡器在随机振动中会引入相位噪声。本文分析了同轴传输线中随机振动引入相位噪声的机理,给出了加固措施和相应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广义空间调制(GSM)系统中信号检测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判决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首先根据一种排序准则对天线组合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序后的天线组合中的符号向量依次通过基于相位判决的迫零(ZF)均衡器进行检测,最终得到星座调制符号和激活天线组合。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可以有效缩小接收端的搜索范围,在提供与最大似然(ML)检测算法相近的误比特率(BER)性能的同时,计算复杂度降低了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