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突出的现实1.分散支付体制使财政资金运行缺乏监督,滋生了腐败行为。由于政府对支出的支付控制仅限于支付责任的实际发生阶段,即仅对拨付凭证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支出部门的拨款申请只要符合预算,审核过关,国库即予拨款,一旦资金拨出,则由支出部门控制,尽管仍是"公款",却不再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性质。因此,单位或个人在这些合法预算的名义下自由地支配、使用预算资金,而这些拨出"国门"的资金缺乏必要的监督,出问题也就在所难免。2.分散支付体制使财政资金运转信息反馈太慢,事前预防弱化,腐败有机可乘。因为财政资金没有存放在统一的国库账  相似文献   

2.
部门预算制度,要求"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要编入部门预算,提交到全国人大审查批准。部门预算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全国人大、审计署依法对部门预算进行监督,财政部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到2010年,170多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全部编制了部门预算,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05,(6):56-57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中央本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以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以下简称部门结余资金),是指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年度内,按照财政部批复的本部门预算,当年尚未支用的财政拨款资金。第三条部门结余资金按支出性质划分为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中央部门应当对部门结余资金中的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分别进行统计、核算,并与单位…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收入挂往来。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收入,截留预算内外资金,坐收坐支、乱支乱用,致使部分财政性资金在预算体系外循环。第二,支出挂往来。一是寅吃卯粮。超出预算支出指标,把实际已经发生的支出挂在往来上,待来年转为支出;二是一些单位在接近年底时部门预算支出总盘尚有结余的情况下,在关账前虚列支出,以防出现过大结余而来年扣减部门预算。  相似文献   

5.
《财政监督》2011,(13):16
一、完善联审机制,强化源头监督实施监督与预算、国库等业务部门联动评审,从源头上严把资金支出关口。一是严把预算编审关。监督部门与预算编审中心联审部门预算,加强预算编报指导,不符合财政法规、有违规记录、使用效果不佳的资金坚决不批。二是严把追加预算关。对未纳入预算又急需支出的追加项目资金,由监督部门牵头审核,做到审定数额最小、支出需求最急、利用效率最高、拨付速度最快。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财政部门努力完善监管机制,细化管理办法,较好地堵住了资金使用漏洞,防范了国债投资风险,使国债资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一是实行国债资金专户制度。为保证资金不拖不截不被挪用,他们通过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措施,实施了转贷资金统一由财政国库部门拨付,但拨款期限不得超过5天的规定;在银行开设了"国债资金拨付专款"专户,实行建设资金专户管理、集中支付,将建设资金拨付一步到位;对基本建设资金中凡用于设备采购的资金,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重要的财政预算资金单位,一直存在着支出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效率低下、缺乏绩效评价等问题,通过对高等学校支出预算财务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以部门预算、校内零基预算、预算公开等作为基础,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科学选取相关指标,以期构建完善的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从而在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8.
专员办职能设置,要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着力解决中央财政在管理和监督上鞭长莫及的问题,起到财政部"手、眼、耳"的功能。在具体的职能设置上,除了原来职能的逐步调整外,可以抓住以下五条主线。一、抓住国库集中支付的主线,建立中央财政支出监管机制参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全面履行对中央财政支出的管理。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支出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重点是参与中央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审。1.参与中央部门在地方二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审核。财政部对各部门预算审核时,属于二级单位及以下的部门预算以专员办审核上报为准,其调整预算也按此办理。目前,财政部对部门预算审核只能按部门控制数下达,而对面广、级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财政局多措并举,切实加强预算资金动态管理,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具体做法包括: 部门预算进行全程控制.规定部门预算编制必须符合规定的程序、标准、方法和要求.批准的部门预算下达后,各预算单位编制年度用款计划,各业务科室对人员经费和正常公用经费按计划、按序时进度拨付.  相似文献   

10.
《理财》1998,(11)
经对某市1997年度科技三项费用预算执行、管理、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存在下列问题:一、经费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资金不能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或滞留在财政部门,或滞留在科技管理部门,甚至有些当年列入财政预算支出的...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实行集中核算后,有的单位认为各项收支已由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把关,大可不必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由于对单位资金支出疏于管理,导致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具体表现为:一是部门预算不规范。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对项目支出缺少科学论证.使资金和项目的实际支出内容脱节。  相似文献   

12.
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堵塞漏洞,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搞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审计,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搞好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应注意几个方面:一、注重对预算执行部门账户的审计国库集中支付的重点就在于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改革支出拨付程序等,所以搞好预算执行部门账户的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1.检查预算执行部门是否按规定只在一家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是否在其他银行还开有账户(对开设的…  相似文献   

13.
一、财政资金调动能力增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拨付程序由层层拨付变为实际需要时一次拨付,减少流经环节。也就是将以往的现金流变为指标流,使未支出的大量财政资金不再沉淀在各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而是统一集中在国库或财政专户内,对治理和预防预算单位多头开户、私设账户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谈中央经费限额拨款方式的改革●柳石根据行政事业财务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目前中央级经费限额拨款存在的问题,改革现行的中央预算资金拨付方式,即改经费限额拨款为划拨资金,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中央预算资金拨付方式的基本情况目前的中央预算支出拨款...  相似文献   

15.
欧元效 《广东财政》2001,(12):22-2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均应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性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在我国,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收入方面讲,即意味着所有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财政专户,征收机关、执法部门目前设置的各种收入过渡户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自设的各类预算收入账户将不复存在;从支出方面讲,即意味着取消各支出部门、支出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账户,将这些资金统一集中到各级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或经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中。财政资金在实际使用时,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动提供,不存在非单一账户下出现的多个转账环节,使管理趋向“扁平化”。  相似文献   

16.
吕远霞 《财政监督》2003,(11):24-25
财政如何加强对部门预算的监督,以保证部门预算从编制、执行,直到决算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试图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一、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1.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如:某海关每年分别按行政经费和缉私警察经费上报给中央两套预算,总署也按两个渠道分别下达两套预算,形成了"一个单位,两本预算"。另外,地方财政返还给该海关的缉私罚没收入,未并入"法定账册"大账,而是游离于预算管理外,使部门预算还存在预算内、外"两张皮",没有形成真正的部门综合预算,从而造成财政分配实际上只对预算内资金进行分配,而没有将预算外资金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资金来使用。同时,账户资金收支使用情  相似文献   

17.
要落实好内控工作首先就需要针对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来进行问题剖析,并在问题导向下提升财务内控的绩效.具体而言,需要直面资金预算管理、资产重置、财务审计等三大挑战.在思路引导下对策可围绕着:在单位内部营造制度规制氛围、优化项目资金预算团队的构成、建立多部门联动下的资产监管、实施单位范围的声誉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一、设立国库单一账户,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1.有利于国库存款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问题。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中,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减少了中间环节,使预算资金到位及时,从而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改变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层层下拨,环节多,在途时间长,支付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全面理财意识 各级行要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全面加强人民银行的财务收支预算管理,彻底克服重"管理费支出"轻"业务资金收支"的倾向,坚持从大局出发,根据本位主义和小团体利益思想,凡涉及人民银行的财务收支,必须全额纳入财务大账核算,确保人民银行财务收支真实、完整,杜绝截留预算收入和虚列预算支出,设立账外账和"小金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深化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改革,在十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界限,初步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将预算内外资金均作为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资源,统筹安排部门的支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按统一比例调控后(2006年财政调控比例为12%,2007年提高到20%),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即各单位的支出首先由其调控后的预算外资金安排(扣除与预算外收费相关的成本性、补偿性支出),预算外资金安排不足的,再由预算内资金安排。除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半公益性单位外,其余单位不论性质如何,凡预算外资金和其他事业收入按支出政策能够满足其基本支出、必要的补偿性支出和一般专项支出的,一律取消预算内所有拨款。二、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安排方法,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再以上年预算或支出为基数,不是仅仅修改上年预算或核定新增部分,而是一切从零开始,对预算年度的各项开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