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显著提高,环境资源产权理论运用产权经济学的方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现象,政府通过对环境资源稀缺性进行产权的界定与明晰,将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运用市场的手段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排污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排污权交易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应对排污权交易和环境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盛新鹏 《商业科技》2011,(3):214-216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显著提高,环境资源产权理论运用产权经济学的方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现象,政府通过对环境资源稀缺性进行产权的界定与明晰,将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运用市场的手段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排污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排污权交易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应对排污权交易和环境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产权界定实现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将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关联来改善环境污染,就是利用贸易合作的丰厚利益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的关联中更应立足于贸易合作,并着眼未来,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环境管制标准,推动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显著提高,环境资源产权理论运用产权经济学的方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现象,将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运用市场的手段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通过对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分析,明确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及解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1990年以来,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关系问题就成了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是自由贸易导致了全球环境的不断加剧恶化,应限制自由贸易;而贸易自由主义者坚持只有自由贸易才能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应努力消除一切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化。如何协调好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永辉  胡胜国 《现代商业》2012,(29):276-278
资源环境产权界定是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前提性、基础性制度之一。产权界定不清,存在争议或边界模糊,就会给产权行使和交易带来各种障碍,导致产权交易无法顺利进行、无效率或负效率,给产权保护增加困难,浪费产权保护的行政和司法资源。同时,产权界定本身还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界定带有政策性和竞争性,政策倾向和竞争机制必然引导资源向资源利用效率高的领域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寻租论和公共选择论的原理,对资源环境产权界定模式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为我国资源环境领域的制度建设和实践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环境成本内部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必然要求。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是造成外部性市场失灵的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于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具有可行性,本文对环境内部化进行经济学分析,进而提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对于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及推动本国经济的增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不同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仍占有相当的市场,这对自由贸易的经济氛围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近年来,上海浦东自贸区正在为自由贸易的逐步实现做"趋近式"努力,通过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向着完全的自由贸易园区靠拢,这对于实现中国在边境管理问题上与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以及促进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海浦东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成本内部化效应成本分析证实: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协调之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源是因环境外部性引发市场失灵,价格无法反应环境成本,从而形成价格扭曲。综合产品竞争力、环境成本、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因素。改善产业与产品结构,制定和完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并应用环境税消除环境成本,以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进程,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稀土贸易并未给中国带来足够的贸易利益,中国并没有因为供给的垄断地位获得应有的定价权,相反却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通过核算稀土主要产品出口的全成本和收益,发现出口收益长期以来无法弥补出口全成本,并且中国稀土贸易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为了改变目前的贸易格局,中国应调整稀土战略,通过源头管制实现资源成本内部化,通过配套环境政策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实现贸易利益和成本平衡;通过进出口并重战略避免资源短缺,通过鼓励高附加值稀土产品出口,提高稀土产业的环境贸易条件;通过实施稀土储备战略和加强国际投资合作,促进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商业研究》2008,22(2):198-202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简单的贸易制裁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贸易制裁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的产权缺乏问题。将环境问题与贸易问题关联来改善越境污染的思路就是利用贸易合作的丰厚利益来维系环境合作的脆弱结构。其局限是改变了原有贸易博弈的支付函数,从而影响贸易合作的稳定性。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的关联博弈中更应该立足于眼前利益,立足于贸易合作,并着眼未来,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环境管制标准,推动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又往往和南北问题交织在一起。南北方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视角存在很大差异,如南北方在贸易环境价值观、资源保护与环境剥削、国内外政策协调等方面都有分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贸易与环境问题有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和评述了南北方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中的分歧和主要冲突,深入剖析了产生这些分歧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协调贸易与发展的温尼伯原则促进WTO将环境措施融入了多边贸易体系之中。2001年WTO多哈部长级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就贸易与环境议题进行谈判,力图实现贸易、环境与发展“三赢”的局面。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必须实施贸易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协议,支持环境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倡集约化经营战略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技术型产品,替代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内部化环境成本,促进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发展;实施绿色产品战略,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以实现贸易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传统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应对加入世贸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世界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WTO倡导贸易自由化,提倡绿色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它却被“绿色壁垒”人为扭曲。毫不夸张,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部分。通过对“绿色壁垒”的特点与形式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嘉兴地区外贸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文章利用实证数据分析验证了嘉兴贸易与环境污染物排放之间是否存在KEC曲线,并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等方面来描述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嘉兴主要出口行业的进出口含污量来调查对外贸易对嘉兴环境成本的转移问题;最后提出了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有效推进嘉兴地区外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环境标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寿哲均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97-102
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手段正在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纺织产业是一种污染密集度高的产业,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环境标志制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应用。本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环境标志制度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其环境效果、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可接受性、制度结构协调性逐一进行评价;并对环境标志制度对纺织品贸易的正、负效应用经济学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贸易与环境的相关性,就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并没有取得协调的发展,盲目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带来了环境污染;同时,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对山东省的对外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应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并建立外经贸和环保以及质检部门的协调机制,企业则采取实现绿色管理、组建绿色联盟、绕开绿色壁垒等实现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动态与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京燕 《国际贸易问题》2005,109(10):124-128
环境问题除了构成一国的资源禀赋外,还影响到生产成本、贸易模式、产业区位以及贸易利得。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许多工业化国家相继实施环境规制,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本文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回顾,从而有助于理解贸易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9.
国外有关环境与贸易问题研究的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工业化国家相继实施环境规制,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有关贸易与环境的问题涉及面广而且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对该领域主要研究的回顾,阐明贸易与环境质量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关税的不断减让,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伴随关税的持续降低,其对贸易的促进作用终究有限。后自贸区时代实现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的深度一体化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基于一国制度环境及国家间的制度距离会对贸易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以2002~2009年中国-东盟七国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及双边国家间的制度距离对中国-东盟七国间的贸易的确具有显著影响。当前各国间较大的商务制度环境差异意味着后自贸区时代通过加强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和政策协调,以及自身市场化改革、转型,通过缩小国家间的制度距离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向深度一体化迈进具有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