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2.
何昀 《消费经济》2006,22(3):71-75
提高居民消费质量是人本发展观、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可持续消费原则以及实现消费力和生产力、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客观要求。以湖南为例,顺利实现全面小康消费质量,必须厘清一系列的现实障碍,务实地选择以下途径:统筹城乡、地区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突出服务消费重点,改善服务供给,优化消费结构;严格执法,加强督察,确保消费品质量;改善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美、舒适的高质量消费环境;提高消费主体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扩大内需中激励消费的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去年尽管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努力刺激居民消费,促使经济得以继续增长,但2000年的经济增长是恢复性的增长,经济回升的势头属于初步的,基础并不牢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在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仍然是现阶段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应继续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发展湖南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出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导波 《消费经济》2006,22(4):8-10,15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湖南目前农村这个大市场并未全面启动,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文章从农村商品购买力、社会保障、消费环境、商品供应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湖南农村消费品市场难热的原因,进而提出找准湖南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突破口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新的消费品大量涌现,居民消费需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人民的消费性质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从温饱向小康水平的过渡,农村消费市场基本实现了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步增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结构:由同质性向差异性需求转变 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明显变化的主要趋势是:(1)从偏重数量的消费向量质兼顾、以质为主的消费需求转变,热点消费趋同力明显减弱;(2)消费者的总消  相似文献   

7.
当前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其它类消费亦快速增长但比重仍然较低这几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相似文献   

8.
肖飞 《工商之友》2003,(4):45-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不断升级换代,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体现生活质量阶段的特征,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大提高等。  相似文献   

9.
2006年消费形势分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有序释放、逐波走高,为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夯实了基础。四季度消费需求形势依然乐观。从长期因素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消费品零售额摆脱9—10%的增长区间,保持11—13%的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稳步趋旺已成定局,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1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因而在经济危机席卷我国之时,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扩大国内需求、启动新一轮消费热点,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其次论述了由此催生的代表新一轮消费热点的假日经济,最后对假日营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津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天津城镇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重提高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逐渐迈向高级化,也渐趋合理化,以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享受为标志的主流消费方式正在逐渐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变动、社会保障程度及消费心理作用是影响天津市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未来应进一步实施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基本消费品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消费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等举措,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同时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从而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0年-2011年湖南省的消费品市场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文章在阐述湖南消费品市场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当前湖南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2011年湖南消费走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一定的消费结构又反过来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北京市居民消费结构,要增加居民收入与减小收入差距并重,稳定各消费品的消费价格,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保障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食品安全,积极培育新的主导性消费热点,提倡节能减排的绿色消费模式,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4.
王蕴  刘惯超 《中国物价》2011,(11):11-16
今年以来,消费增速放缓,但总体仍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城乡消费实际增速均下滑,城镇更甚于乡村。住、行等前期消费热点降温。就全年及明年消费走势看,就业和收入平稳增长态势、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等构成消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而世界经济环境恶化风险加大、消费环境亟待完善、大宗消费增速放缓等又可能对未来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综合因素分析和ARMA模型预测,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012年增长16%。应从大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稳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和积极鼓励新型消费形式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目前结构性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由于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悬殊,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聚积,严重影响了我国消费升级和绝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体消费需求的释放。消费热点虽然形成,但整个消费品市场仍然供大于求,一些高端消费品只集中在城镇少数消费群体,住房、汽车等还没有像家用电器那样形成大众化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农民消费需求非常疲弱。  相似文献   

16.
有关部门最近分析,在未来两年中,我国将形成十大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仍会稳步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未来两年中,耐用消费品和照相机、游戏机、油烟机、自行车、电炊具等仍将以高于10%的增长速度发展。大屏幕彩电、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摄像机等物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居民消费将进入多元化和结构完善化阶段。家用轿车势不可挡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的家用轿车市场开始启动。轿车市场的  相似文献   

17.
政策     
《中国市场》2009,(21):8-8
<正>工信部:2009年服装市场需求将持续低迷据《上海证券报》报道,4月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受消费信心不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开局我国服装市场增长趋缓,预计全年需求低迷状况将持续。2009年1—2月,我国服装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4%,较上年同期服装类消费品零售增速明显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而且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运行,1—2月,我国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刘荷 《北方经贸》2024,(3):7-11
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综合福建居民消费总体规模、增速和消费倾向,全省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稳步回升,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模式和业态加速创新。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福建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全省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同时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都有较大提升。但收入不均衡、消费市场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为此,建议加强消费支撑体系,推动消费绿色化、数字化,打造消费新场景、新潮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统筹布局多级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消费需求得不到适度增长,经济就难以回升,刺激消费是促进当前经济回升的重中之重。一、消费热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消费市场相对疲软的背后,实际上正孕育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进入升级换代的剧变期,消费领域正酝酿着新的消费热点。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较低的消费率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以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税收在促进消费增长中的作用,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的调整来增加居民收入和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建议适度降低居民个人的税负,相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调整消费税的税率、税基,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鼓励即期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