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开拓农村市场,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村市场,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对于搞好当前经济结构、改善供求关系、启动国内市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12亿消费人口,75%在农村,9亿农民的消费是一个广阔而有潜力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手中的货币增加,这就带来了农村市场容量的日益扩大。到1997年末,全国农村居民储蓄共9020亿元,预计今后几年每年有可能增长10%左右,加上手持现金约7200亿元,两项合计16220亿元,其…  相似文献   

2.
当前,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已成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制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有一半以上的购买力在农村,因此,农村市场是中国市场的主体,农村市场的发展决定了中国市场的形势。虽然农民自身利益的驱动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导向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农民走向市场,但现实经济生活中,农民走向市场却步履艰难,障碍重重。这种障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辽宁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民的收入的不断增加 ,农民的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农民消费品数量和质量已发生很大变化 ,消费关系日益复杂 ,农民消费已成为一个广阔的领域。一、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1)商品性消费支出增加 ,比重上升。1978年以前 ,辽宁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 ,农民的生活消费基本上是以自给性消费为主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农民现金收入急剧增加 ,购买力迅速提高 ,农民已不再满足于自产自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 ,生活消费转向以商品性消费为主。到1997年 ,农民商…  相似文献   

4.
农民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应的利益。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反映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县与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农民既是生产经营者,也是消费者,这就决定了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的一体性。多年以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在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上,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重积累、轻消费;先生产,后生活的倾向,使消费资料的生产十分落后,部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1978年以来,纠正了这种偏向,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我省85%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共中有一部分农民正向小康生活水平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指导和宣传上的片面性,又出现了片面追求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另一种倾向,消费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生产、收入的增长速度。据四川省农调队5,5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从1980年到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10.3%,而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购买力,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然而近年来周口市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下降,农业贷款在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2002年虽有回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农村资金不足问题仍然是限制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增长低缓,资金供求矛盾表现突出具有1035多万人口的周口市,处中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传统种、养业是占90%以上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地域经济呈现出低附加值、低回报率的特点。1996—2002年…  相似文献   

8.
张力 《农村经济》2003,(1):47-48
一、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因素1 农民增收相对缓慢 ,农村消费低迷。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乡镇企业、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农村经济有了显著增长。但毋庸讳言 ,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 ,总体水平较低 ,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 ,2 0 0 1年度 ,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 0 0 8元 ,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0 5 6元的 39 7%。收入上的差距必然带来消费上的差距 ,据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1年 ,武胜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8%以上 ,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相对较小。2 市场发育不甚健…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登上了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三个台阶,1996年粮食产量达9600亿斤。其它主要农产品也都成倍地增长。农村经济全天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快速崛起。农村社会总产值较之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30倍左右。非农产品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超过70%。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目标迈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很大发展。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18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农民生活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20年,是中山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持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自给、半自给到商品、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民生活已从温饱步入小康。 (一)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8倍(按可比价,下同),年平均增长21.3%。其中,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2倍,年平均递增6%。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16.7%上升到  相似文献   

11.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据全国农村合作经济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村级集体经营总收入达15618亿元,是1991年的5.8倍,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317亿元的ZO.20;村级直接经营净收入村均为4.l万元,是1991年的2.8倍;在农民人均所得收入中,约有5%的收入是来自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但从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集体经营收入比重呈徘徊下降趋势。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1991年为17.6%。1992年为20%、1993年为22…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东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2009年的42.34%,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全面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小城镇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建议当地政府和部门采取调整优化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广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消费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当前农民生活消费现状、特点如何,本文就我区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700户农民的情况作浅层分析。一、当前农民生活消费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增加,农民生活条件不断地在改善,大部分已从过去“愁吃愁穿,消费低标准,生活低要求”的温饱消费水平,渐渐转向“吃喝讲营养,穿着讲款式,住房讲舒适,用品讲高档,精神讲文明”的小康消费水平。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88.5元,比1993年的1229.4元增长86.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1元,比1…  相似文献   

14.
农村消费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消费的总体状况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消费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90年代中期以前,农村消费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 1990年的 48 5%下降到 1995年的 43%;二是 95年以后,其消费额大致在 43%- 44%左右徘徊,近期仍有下降趋势。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角度看, 1990年为 686元, 1995年达到 1578元,面 90年代中期以后,收入增幅逐渐放慢, 1996年为 1926元, 1997年为 2090元,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幅也随之放慢。 1990年 585元, 1995年为 310元, 1996年为 1572元, 1997年为 1617元。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农业机械也走上了农业生产的主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机械为改善现代农村生产条件、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随着农业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农业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严峻,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对于任何家庭都是毁灭性的。从机械安全的角度来观察农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扩大内需,即根据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消费需求,努力开拓国内销售市场。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以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社会化系列服务为己任,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要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提高购买力水平和消费水平。二是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因为开拓农村市场不是将城市积压的库存向农村倾销,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上乘的商品质量、适宜的商品规格和良好的商品性能来吸引农民的消费欲望,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三是商品的价格定位必须适合大多数农村居民现实购买力水平。目前,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消费与积累的较好物质条件 安徽农村1978—1987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增长了2.8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89倍,年平均增长12.5%,九年的发展大大超过了从1954年到1978年的24年期间年平均增长2.7%的速度,超常规增长为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和扩大积累规模提供了可能。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农民家庭,不仅是传统的消费单位,又是合作经济的经营实体和合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农民既是生产经营者,也是消费者,这就决定了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的一体性。多年以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家目前急需扩大内需的条件下,如何拉动十亿农民的大市场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当前农民消费的现状,我们深入农村基层第一线对农民当前消费的现状、消费结构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调研,来探讨农民正确、合理、适度消费的正确途经。  相似文献   

19.
近日,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一“些三无”(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厂名)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到9亿还多。农村是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农民是个庞大的消费人群。近些年来,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逐步富裕,广大农民消费意识日益提高,对拉动农村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却是被管理和监督部门“遗忘的角落”,加上城市打击假冒伪劣活动风起云涌,许多质量不过硬的食品便流向农村市场。一些质量不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上海建成购物中心的设想上海要建设成为购物中心应有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目标。定量指标上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94年770亿元,1995年为970亿元,2000年目标2000亿元从总量上接近香港水平,2010年达5200亿元,人均消费基本达到香港目前水平(人均4万元)。人口占全国1%的上海市,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将从95年5%,上升到2010年7-8%.定性的目标应为“国内购物天堂”。为此要:1.本市、国内、国际消费必须并重。本市人均消费水平,近期提高很快,1995年,比1991年增长一倍多。关键要提高外来购买力。(1)要推出有吸引力的商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