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庆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要通过不断完善软、硬环境,使重庆逐渐转化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既指明了重庆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又指出了实现目标的艰巨性、渐进性。实现对外开放的跨越赶超,是重庆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2.
唐丹丽 《中国西部》2012,(2):142-14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重庆旅游跨入新征程、打造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年.如何才能把旅游业墒育成阚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庆旅游人一直在努力。20I1年12月28日,重庆旅游总部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重庆旅游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他们将把重庆旅游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各省、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都把创建全国战略性产业基地和由国家部委级核准授牌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战略措施,其创新点是,建设跟进世界潮流的服务外包产业和创意产业等新型产业的国家基地。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努力创建关系国防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全国性战略产业基地和由国家部委核准授牌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这是重庆打好直辖牌的基本着力点。在当前,应将创建“中国十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成功。  相似文献   

4.
近期来,国家密集批准多个区域经济规划,提升区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前,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此前,深圳特区扩关申请、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继获批。多个区域政策密集出台,  相似文献   

5.
张慧 《今日重庆》2005,(2):36-45
当直辖重庆以前所未有的张力崛起于中国西部、商业经济空前激活的时候,九龙坡区在转承之间作出了战略抉择——融合着经济智慧和市场远见的以商兴市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城市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随着嘉德、沃尔玛、时代华纳、家乐福等国际商业巨鳄的加盟,以杨家坪商圈为核心的九龙坡区商贸经济演绎了重庆主城西部的商业神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周刊》2006,(5):12-12
中国1月11日公布,2005年其全球贸易顺差番了三番,达到1020亿美元。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2万亿美元的经济额正经历快速增长。这一数据增加了美国、欧洲和日本贸易官员的担忧。事实上,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是有利的,只要分析中国的经济现状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重庆保税港区作为重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相结合,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影响着重庆经济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保税港区的物流建设,外资企业入驻重庆保税港区给重庆经济带来的变化的研究,发现保税港区的对经济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吸引着华尔街的目光,曾经指望美国经济回暖或其他主要经济大国经济增长来拉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经济学家惊奇地发现,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尽管在2003年中国的经济遭遇了SARS的袭击,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9.1%的增长率。中国GDP的增长率在全球是独树一帜的(见图1),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9.
交通是重庆人最兴奋最主要的话题。经过3年的建设,8小时重庆通达工程到2003年底顺利完成,标志着重庆市交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这个喜讯似乎加快了春天的步伐,也加快了重庆经济春天的步伐。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唐伯明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0.
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洁  张天顶 《南方经济》2006,(12):104-110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井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1.
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青 《亚太经济》1999,(1):16-20
纵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以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分析对象的理论非常少。这当然与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程度不高有关。不过从目前亚太地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尤其是从经历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更普遍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时近年底。对2007年宏观经济的判断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目前情况看,对2007年全球及亚洲经济持谨慎看法的人不少。路透社不久前在12个国家向超过100名经济师进行调查,发现普遍预期除了印尼和泰国外,其他亚洲区内经济增长将于2007年放缓。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工业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主要指标均创直辖以来的最好纪录,对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会怎样?经济增长会有哪些新情况出现?梳理2003年的时候,就很有必要把一些悬而未决但又对2004极有影响的因素出来,发现有三个悬念需要人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GDP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重庆连续5年保持15%的经济增速。2011年,重庆GDP突破1万亿元。2009-2012年,在《中国经济周刊》的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中,重庆GDP含金量连续4年位列前十。  相似文献   

17.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在今后15年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贸易环境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将是最大的。报告还发现,尽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会进一步扩大已经十分突出的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城郊经济的发展更为显著,十多年来。重庆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江北区依托城郊优势。优化经济结构,人方位接受城市辐射,发展城郊合作经济、壮大乡镇企业。韧步形成城郊型经济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四川经济增长和周边7省市区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四川的经济增长和重庆有强相关关系.和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和西藏的关系较弱.通过构造邻里绩效指标.研究了四川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重庆、陕西和贵州对四川的溢出效应最大:进一步引入引力模型研究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快速加强.特别是和重庆的联系最强.其次是陕西、青海和云南、贵州。[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崇举  朱莉芬 《珠江经济》2008,203(7):26-32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城市,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在直辖后的10年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新加坡相比,重庆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管理经验方面落后于新加坡。重庆的战略决策和新加坡的产业优势将促进重庆与新加坡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与贸易合作,而且在贸易、港口、服务业与教育方面,两地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