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落实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真实把握高新技术及有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加快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全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坚实基础。2006年9月至11月,我处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和申报过高新技术项目的共368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调研的情况能够反映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现实。现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时对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成就与战略定位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国家级高新区要“成为促进技术进步.自主创新的载体.成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温总理以“车、马炮”的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新区发展,以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为标志,历经近20年历程,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崛起,自主创新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新形势下,高新区要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高新区纲要》)的制定和发布,标志着高新区进入一个目标清晰的、新的、有序发展阶段。“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指导未来”就是《高新区纲要》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已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了世界一流科技园;已从以招商引资、土地出让、“贸工技”为主的外延式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了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内生式发展阶段:已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经过20年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园区要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走向以产业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以国际化为方向的新的发展道路。通过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判断,海淀园管委会认识到:以IPv6为基础核心协议的下一代网络将成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李焱 《首都经济》2014,(1):79-81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祥地,2009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25年的发展,核心区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三河市紧紧围绕“以国家部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企业和园区为载体,以引进、吸纳、嫁接改造为重点,以投入为支撑”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精心谋划,全力推进,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5家,高新技术产品90种,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5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现代农业、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全市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在推进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八个字。  相似文献   

8.
《特区经济》2010,(6):I0008-I0009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双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科技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坚决落买“三保两抓”,全面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紧紧围绕增强上海综合竞争力这个核心,努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的浦东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着重抓好技术创新的主体和载体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浦东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群的自主创新优势和人才优势,基本形成以“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群,把浦东建成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区域技术开发中心,使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新区技术创新园区成为上海乃至中…  相似文献   

10.
李焱 《首都经济》2007,(1):14-16
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诞生地。以高新技术企业聚集著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而今,海淀又为自己的发展定下了更宏伟的目标,那就是要做中国的”金融硅谷”!  相似文献   

11.
《特区经济》2006,(10):I0002-I0003
近年来,龙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精神,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从过去以“三来一补”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经济结构转变,实现从产品订单加工向模仿创新、自主创新转变,实现从资源消耗型、污染型向节约型、环保型转变,以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多年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005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自主创新情况,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工作要求即.努力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国家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3.
河北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1992年4月,同年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工业城市中,唐山高新区正为唐山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建区以来,唐山高新区始终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立区宗旨,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已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对唐山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目前,唐山高新区80%以上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家、软件企业30家,分别占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的30%和90%以上,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积聚效应,成为新唐山建设的科技助推器。[编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于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再度明确了职能定位和工作目标。在新的一年里,火炬中心将继续高举“火炬”旗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营造技术创新环境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通过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推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升级,聚集和激活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推动“火炬”全面走进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 锐意创新努力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面旗帜。在 9月 16日于武汉召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上,北京市市长刘淇就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作了精彩演讲,系统总结了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创新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和有益启示。现将刘淇市长的发言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3.10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道首都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是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所采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的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这个核心,一直把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集中力量,大力推进。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满生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起始标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九五”时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浅析2008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资料,分析了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和国际金融危机带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要求。同年7月,贵阳市委、市政府相续出台了《关于更快更好地推进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将贵阳金阳新区打造成为“贵州浦东”的战略构想,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担着“贵州浦东”产业聚集与经济支撑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深圳市龙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精神,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逐步实现从过去以“三来一补”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经济结构转变,实现从产品订单加工向模仿创新、自主创新转变,实现从资源消耗型、污染型向节约型、环保型转变,以科学技术和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65.85,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第一推动力。2005年达到80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6.3%,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04.2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62.8%。全区的专利申请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2005年申请专利6156项,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29.4%,居全市六区之首。  相似文献   

20.
一、由“引进生产型”向“引进创新型”和“自主创新型”过渡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为了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上海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推行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先行”的发展战略。十年来,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浦东建立了以现代生物医药、电子通信、计算设备、现代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初步形成了以张江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