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刘晓梅 《发展》2011,(12):39-40
中国共产党9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一部敢于正视问题、纠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的历史,也是各民主党派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不断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是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胜利的历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动因。我们纪念五四运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五四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而要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一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民主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教强国之路;四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进步精神,不断地解放思想;五是必须弘扬五四运动的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悟.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身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特点,在探索价值实现路径、分析解决价值实现问题、发挥价值主体和民族文化作用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情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共90个春秋,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人民前进;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只有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够稳定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新广西。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毕生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毛泽东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毛泽东民族精神包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实事求是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坚持自强不息精神,还形成了以人名、地名、重大事件等为载体的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毕生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不断形成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毛泽东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毛泽东民族精神包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实事求是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坚持自强不息精神,还形成了以人名、地名、重大事件等为载体的民族精神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胡振东 《魅力中国》2014,(14):110-110
文物是研究、恢复历史社会面貌的实物史料,对追朔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史以及对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升华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文物的史料价值。更重要还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质,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革命。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精神状态就是形象,党和人民的精神状态就是国家兴旺发达与否的标志。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共产党诞生,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社...  相似文献   

12.
许纪霖 《环球财经》2009,(6):98-101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但它的性质和动机,却不仅仅是限于爱国运动。为此,可以先听听当事人是如何说的: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七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以它那博大精深的内涵,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奋斗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光辉旗帜和不竭的精神力量。中国步入了1989年,受挫的改革步履什艰,民族沉重的反思排浪而来,在此氛围下迎来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更增加了凝重深沉的思辩色彩。  相似文献   

14.
姜朝桂 《魅力中国》2010,(7):110-110
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团结、民族兴旺的号角,是动员和鼓舞人民为祖国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本文着重从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服务,提升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探讨。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作为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感,它在维护民族尊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推动人类历史进程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死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团结几斗前仆后继,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产生的强大凝集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继续发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行祖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为此,党中央一再发出号召,要在全国人民中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着重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内核,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还能正确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特别是“苏东剧变”极大地扭曲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因此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选择和运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国内的事情,也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人民特别是进步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具有重大世界级示范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并辅之以共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中国人的实践需要,也是全人类的迫切要求,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长期的重大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一’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道德;把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中,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决议》还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目标和保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大中…  相似文献   

19.
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在宁波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不断冲击军阀当局和封建势力在思想文化上的封锁。宁波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得到解放,他们在组建新文化团体、思考拯救中国的道路和方法过程中,开始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并逐渐同日益发展的宁波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为中共宁波地方组织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和干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就需要我们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那样: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心,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