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古婷云 《基建优化》2007,28(4):60-61
以深圳市深南路路面修缮及交通改善工程为例,阐述了在保证交通畅顺的前提下,城市主干道改造的交通组织对施工组织的影响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陆剑卿 《价值工程》2021,40(29):98-100
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对城市土地利用、路网交通效率、城市发展格局等有重大影响.依托南昌市桃花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基于土地资源利用、道路功能定位、交通分析的基础上,从项目平面线位敷设、交通组织方案、公交站点布设方案及慢行交通设施布置等多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衔接线网来承担,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城市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甚至综合运输系统组合的结果,实现这种组合的纽带就是衔接线网。高速公路与城市衔接一方面要摆脱对机动车辆的干扰,使道路畅通,另一方面,维持原有街道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因此需重视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若果需要对交通管线结构进行大的调整的话,就要在谋划思路上进行纵横线路的革新,这种革新包将主干道进行拓宽和贯通,做好地理理位置的道路纵贯和衔接,保证至少达到区域主干道全覆盖的效果,本文将借助数学模型对高速公路和城市的衔接位置进行说明,希望对广大道路设计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扰民,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通过对三里屯地区交通噪声所进行的具体考察和测试,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进而深入剖析了城市设计因素对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对交通噪声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庆 《价值工程》2021,40(7):158-159
起重吊装因其作业的频繁性与事故造成伤害的严重性,现如今已是预防施工现场事故伤害的管理重点.本文依托郑州市市政控制性节点(地下交通)工程土建施工11标医学院站7号线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对紧邻城市主干道大吨位吊装作业安全防护,从安全目标、体系完善、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规避紧邻城市主干道大吨位吊装作业风险的管理的意见,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楚雄市城区2016年至2020年期间城市声源构成数据的基础上,对楚雄市城区噪声污染构成现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处于"好"或"很好"的水平,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楚雄市城市声环境最主要的污染源,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工业和施工噪声呈下降趋势.今后楚雄市城区噪声污染防治,应重点从生活源噪声和交通噪声防治监管着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交通干线迅速发展,交通噪声污染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山地城市因独特的地理状况使得噪声问题分析与其他平原城市不同。文章以重庆为研究背景,以主城区内一条长下坡路段为实测对象,通过多轮次的现场连续实测,分析了交通噪声的横向变化规律和在下坡行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2002-2004年道路交通噪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公众反应为尺度,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分类背景,对兰州市交通噪声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评价,进而探究产生噪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之道,为今后环境监测布点设计和城市总体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碳排放加重了雾霾程度,全国各地都在推行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文章介绍了南昌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和南昌市交通低碳建设现状,针对南昌城市道路交通高耗能且拥堵的情况,从路网结构和交通道口红绿灯设置2个方面分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指出南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不合理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南昌市道路交通低碳建设的建议和措施,以供交通管理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城市交通不可持续现状进行系统回顾,提出了与规划过程互动的城市总规环评模式,以对城市总规中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内容进行评价.首先,划定交通设施禁建区,以避免威胁生态安全格局;其次,对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以确定环境效益最优的交通结构;以降低无效交通需求为目标进行用地布局方案分析;进行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considers various policy measures that governments can use to reduce traffic externalities in cities. Unlike much of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that emphasized congestion, we focus on measures that reduce pollution, noise and some accident risk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noise barriers, speed bumps, traffic lights, tolls, emission standards, low emission zones, and bypass capacity to guide traffic around the city center. Using a simple model that distinguishes local and through traffic, we study the optimal use of these instruments by an urban government that cares for the welfare of its residents, and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ose preferred by a federal authority that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welfare of road users from outside the city. Our resul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rst, compared to the federal social optimum, we show that the city government will over-invest in externality-reducing infrastructure whenever this infrastructure increases the generalized cost of through traffic. We can therefore expect an excessive number of speed bumps and traffic lights, but the right investment in noise barriers. Second, when implementing low emission zones, the urban government will set both the fee for non-compliance and the emission standard at a more stringent level tha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oreover, at sufficiently high levels of through traffic the urban government will prefer imposing a toll instead of implementing a low emission zone. Third, whatever the tolling instruments in place, the city will always underinvest in bypass capacity. Finally, if it can toll all roads but is forced to invest all bypass toll revenue in the bypass, it will never invest in bypass capacity. Although the paper focuses on non-congestion externalities, most insights also hold in the presence of congestion.  相似文献   

12.
刘平  肖建威 《企业经济》2012,(7):134-136
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城市逆向物流实施的现状,论述了城市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表明中部地区城市逆向物流处于一种低端水平和粗放的阶段。以南昌市为例,运用博弈论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和市民之间对其逆向物流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南昌市目前存在着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回收意识不强和消费者分类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南昌市发展逆向物流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参考了国内部分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个市-南昌、景德镇、九江为例,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SPSS18.0软件,对三市在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这三个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得出南昌市无论从工业产值,人均专利技术、申请量等方面都有优势,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景德镇和九江先进制造业水平相差不大,低于先进制造业平均发展水平的结论。最后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长东 《价值工程》2011,30(13):303-30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及车辆的急剧增长引发了一序列的"城市病",即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其中城市交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特点与城市交通现状出发,分析了发展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必要性,提出了我国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compares the market city size and the socially optimal city size in a model which allow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It establishes that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perfect competition for commuter train companies, market forces alone will produce optimality in traffic congestion, 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raffic facilities, and in the city size. The notion of optimality in this paper is in the sense of maximizing the welfare of the entire nation, rather than that of the city resident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昌市物流业现状的描述,提出了南昌市物流业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南昌市物流体系布局提出了初步的构想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部分新建住宅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对策,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昌市物流资源分散、信息化程度低、社会化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的物流业发展现状,论文从集成物流资源角度,提出构建南昌市物流信息平台的思想,并重点分析了信息平台信息处理的功能,探讨了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最后对物流信息平台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善与优化老城区的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西安市老城区交通问题,以减少老城区内交通量和优化出行环境目的,提出了改善老城区交通及优化老城区空间环境的几点对策,希望对整合西安市道路资源、缓解和改善老城区交通压力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交通与城镇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分析了城市群地区、轴线地区、大都市区内区域交通与城镇互动的一般规律,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发展走廊沿线,区域交通与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相互促进。在城镇群体空间形成发展初期,区域综合交通组织以完善城镇之间的联系为核心,同时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在城镇群体空间走向成熟过程中,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对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城镇空间紧凑发展、集约利用资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网络化的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