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和改革意见》中提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是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其主要内涵:一是建设模式由任务型转向任务能力结合型,国防科技工业要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核工业矿冶企业的改革调整、关闭破产是国防科技工业扭亏脱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防科技工业调整的重点所在。搞好矿冶企业的稳定工作,对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长城证券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军工资本论坛”上,长城证券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军工资本报告”。  相似文献   

4.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军工企业改革缓慢和滞后,影响和制约了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进展,军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在首都各界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宣布: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决定,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行业精神,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跨世纪改革和发展,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高潮,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事业中,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各项目标的早日实现。刘积斌强调,要完成国防科技工业所肩负的各项重要任务,就必须在全行业认真学习和贯彻“两弹一星”精神,把这种精神凝聚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实践中,贯穿到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才能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要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就一直强调“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是在正式确认市场经济目标之前,这项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很大,一般没有超出“两权分离”、“工效挂钩”、“承包经营”的范围。1992年以后,中国在两个紧密衔接的要害问题上开始“动真的”了,一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于找到了这两个启动点,国有企业改革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明朗化了。特别是进一步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上述两个要害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就看…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中核财务公司参加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组织的“军工上市公司运行质量与相关问题研究”的课题调研,调研了三家军工上市公司,从多视角了解了军工上市企业的运营管理。进而引发了对于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峻 《中国核工业》2004,(4):22-23,2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根据中央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坚持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调整改革。针对集团公司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企业包袱沉重等问题.提出了精干主业.实施结构调整的改革发展方针,提出了以建立一个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精干高效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为目标。通过实行核地质队伍属地化压缩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OEC管理模式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和他的助手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OEC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明天的目标比今天更高”——日清日高的素质观念,“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的市场观念等。这一模式的实施,使海尔从一个1985年亏损147万元、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2001年全球营业额超过600亿的跨国企业,创造了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管理要效益的成功之路,值得正处于改革时期、面临各种复杂问题的农电企业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雅 《冶金财会》2005,(10):46-4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国有、合资、独资等各个不同体制的单位,相继对薪酬制度大胆改革,各显其能,使薪酬制度呈现多样化。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工资制度,好象雾里看花,看不明白。如何从多角度看薪酬,以进一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管理》2007,(7):47-47
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精神,结合国防科工委提出的“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的基础能力战略,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和创新,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的支持下,中国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技术协会于2007年9月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高层论坛,通过高层专家论坛,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致信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 ,代表国务院对国防科技工业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 ,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全面落实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 ,并努力实现军工行业调整和改革脱困目标。吴邦国在信中说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在1999年取得了重大成就。 5个军工总公司改组成 10个企业集团 ,国防科技管理体制实现了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 ;军品科研生产取得可喜成就 ,特别是新型战略导弹和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圆满成功 ,国庆阅兵装备研制和技…  相似文献   

13.
《核经济研究》2008,(2):60-63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自1958年至今的半个世纪里,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孕育了激励几代创业者所特有的军工文化。2007年11月30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独具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保密文化、质量文化和“元件精神”、环境文化顺利通过了现场评估,成为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4.
白雪 《工业技术经济》2000,19(2):57-58,61
传入中国已有十几年的“CI战略”概念,对中国大陆的企业界、设计界人士来说已不陌生。但时至今日,“CI”热仍不过停留在理论界和大学讲坛上,并未在中国企业界形成真正的热点。中国企业完整实施CI战略的并不多。曾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掀起热潮的CI战略,为何在中国大陆没能“热”起来?是中国大陆企业不需要吗?回答是否定的。下面本文将从CI的自身功能、从中国外在经营压力、从中国CI现状三方面来论述中国企业需要CI的必要性。一、从CI战略自身动能看其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CI战略对企业的内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企业并购产生与发展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兼并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性质不同的三个阶段,这就是:第一阶段为80年代前的行政性关停并转;第二阶段为企业改革初期的半企业性、半行政性的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第三阶段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公司形态为特征的企业并购。我国规范的企业兼并与收购,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现出独有的“中国特色”,并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一、从“关停并转”到“企业并购”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行政隶属性决定了不可能有真正的企业并购。如需资产…  相似文献   

16.
陶丽 《轴承工业》2006,(5):27-30
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一匹中国轴承工业近几年崛起的“黑马”脱颖而出。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06年4月23日揭晓,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轴)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树明因其在振兴中国轴承工业中的突出贡献,和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西部地区企业起死回生的卓越才能以及运筹帷幄、驾驭市场的高超领导艺术,被授予“中国工业经济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和“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奖章”,成为继瓦轴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路顺第一届获此殊荣之后中国轴承工业第二位获此殊荣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当然我们石油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后,物资部门的改革成了石油企业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石油企业物资部门的供应模式是“大库存保小生产”;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要求石油企业物资部门就要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迈进,对物资进行优化配置,即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转换企业机制就是调动人的因素、启动人的活力,这是企业长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立足点。建立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命令经济”,对企业实行的“统购统销、统收统支、统分统配”等“父爱主义”和对全体社会成员实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主义等经济政策,培植丁企业生产不顾质量,销售不看市场,经营不讲效益的非企业行为和企盼在国家财政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 WTO和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油、石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换是必然的,而且应当加快转换步伐。 目前,胜利油田部分单位正在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建立与实现试点目标相适应,能加快企业管理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与新体制、新机制相适应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一是要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企业管理应以“投入的最小化、产出的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各个环节的管理。就胜利油田来说,在具体运作上,要由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国有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