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9月2日,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尽管隆重的“中国农机流通体系建设十大功勋和十大杰出人物”的颁奖典礼已经结束了有一段时间,但大厅中的气氛仍然热烈异常和充满激情。最引人注目的是不少企业的老总们争相与李俊合影,其中不乏农机巨头福田重工的舵主王金富、芬兰维美德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燕燕、约翰迪尔亚州部总裁文昊、久保田(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居俊雄等。这毫不奇怪,农垦3500万亩土地对农机的巨大需求,让每一个企业都垂涎三尺,作为农垦总局的农机局长李俊,自然成为众人炙手可热的追逐对象,如此机会,他们也自然不会轻易放掉。李俊,2000年6月任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长至今,在他的直接领导和总局的支持和关怀下,“十五”期间垦区的农机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2005年底,垦区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的指标。目前,垦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农机化率达到92%以上。虽然在国内这个数字已经相当高并且足以让别的地区的主管领导眼红,但李俊的目标是垦区能够在国内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农机市场》2010,(5):63-63
4月27日,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机示范区建设项目在晋中市榆次区正式启动。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机建设项目,是根据山西省农业发展新要求,在粮食主产区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实施,加大农机投入,率先一步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首批示范区在榆次区永康村、大同县落阵营村、定襄县东霍村、孝义市东盘梁村实施,四个示范区将集中示范玉米、马铃薯生产的全过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7.5亿元,用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稳定生产,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州市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21.22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总值高达42.4亿元,同比增长5.6%和3.4%,经工商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68家。据了解,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郑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机装备结构持续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读来读往     
《农机市场》2007,(6):66-72
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表述,再度为这几年持续发展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加温”。由此,让人回忆起了我们曾经的镏金岁月。 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兴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开始,不断探索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央持续关注“三农”的利好政策带动下,我国农机化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更是引起了世界农机界的热切关注。 亿往昔峥嵘岁月,过去的已经过去,但过去的并不曾忘记。《农机市场》杂志“读来读往”栏目特别开辟了“镏金岁月”小版块,目的是通过回顾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推动今天中国农机化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我们也欢迎曾经的参与者用文字把您知道的人物、小故事告诉今天的人们,以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6.
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的发展,农机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科技推广。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是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是农业机械服务"三农"最直接、最具体、最具实效的工作;是实现农机装备水平提升、推进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刘宪 《农机市场》2009,(4):16-18
自2004年中央1号以来,全国农业机械化连续5年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可以说,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农机流通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广大农机流通企业在农机工业与农户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在服务农业生产、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邢玉升 《北方经贸》2013,(11):66-67,69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加快农业机械化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农业的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比,黑龙江省的农机工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农机工业的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开发新型农机技术和产品,以及充分利用工业基地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劳动力资源,以打造农机工业强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1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意见》通过三大方面共十二条的阐述,明确提出了加快农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以达到方便农民购买、维修、使用农机,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激活和细化了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工作在农机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实践工作中,农机推广工作者摸索出自身的推广之路。其基本操作模式为:接受课题审批、引进先进样机、组织中短期培训、召开农机演示现场会、编印  相似文献   

11.
张蕾 《农机市场》2011,(5):26-28
从2004年到2010年七年间,国内农业装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七年间,国内农机总动力年均增幅在7%左右,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连续5年年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2010年已达到52%,从2007年开始,中国进入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深入系统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现状、发展需求与趋势.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强调.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号令指引下,山东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计划",重点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和农机合作社建设推进工程,上半年农机化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我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至今已10个年头了,我国农机工业也走过了"黄金十年"。农机补贴的意义和效果毋庸置疑,对促进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机化水平和农机装备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到2012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34.32%增加到57%,农机化发展进入中级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1、新阶段农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历史规律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带动新的市场消费需求。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一些东南沿海地区、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相继提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且充分重视农机化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农民购买农机、提高农机作业水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调动了各级投资主体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将为农业机械化的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定义,即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开篇语也提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传统的农业机械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农业对生产设施和作业模式的需求,大型高端、先进智能、高效环保的农机产品将成为未来需求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农机市场》2011,(8):62-62
日前,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王炳南在现代农业装备物流园开园现场表示,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农机流通格局,这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2010年,我国农机产品销售收入2838亿元,增长26.4%;出口212亿元,增长23%。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机经销企业8969家,  相似文献   

19.
《农机市场》2003,(4):39-40
河北省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机装备水平。全省完成机耕面积4000万亩,机播3500万亩,机收2800万亩,组织90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4000台(件)大中型农机具参加“三夏”和“三秋”跨区作业,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1500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50万亩。  相似文献   

20.
《农机市场》2007,(11):27-29
制约农机工业发展的问题 一、对农机工业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机工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农村和8亿农民。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化和农业工业快速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