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岩 《理论观察》2010,(4):171-172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整个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处于既增加了难度,又需要强化的境地,这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应引起深思。 笔者认为,当前舆论监督工作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程鑫 《宁波通讯》2006,(6):53-53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鉴于舆论监督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媒体本身的权力制约,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多种原因的景响,新闻舆论监督虎头蛇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来越强,党和国家各级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列为建立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郑重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鉴于舆论监督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媒体本身的权力制约,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多种原因的景响,新闻舆论监督虎头蛇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姜玲玲 《魅力中国》2011,(15):233-233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必须为无产阶级、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巩固和维护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具,新闻工作者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起到党的耳目、喉舌作用,使自己永远植根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之中,密切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做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论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当前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舍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责。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每一个有理想、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基本要求。所以,每一位从事此项工作的人,都应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以便尽快适应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一、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特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城市电视台也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党中央及各级党委都对地方新闻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工作已成为城市电视台应肩负的历史责任.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对此都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自觉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实践告诉我们,发挥好地方新闻单位的喉舌功能,就必须处理好它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做好热点、焦点问题的选择与报道.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面临的课题,也是编采人员时时处处都要遇到并必须解决好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嘉宁 《理论观察》2016,(4):118-11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明显地凸现出来。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丑恶现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时甚至危及到社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国家肌体。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最快捷、影响最大、最淋漓尽致的监督。新闻工作者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笔者认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进行监督时应把握人民性、规律性、前进性、权力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石尧  于恩浩 《理论观察》2006,(4):189-190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点,也是新闻界人士长期关注的热点。几年来,新闻媒介在加强舆论监督力度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成为党领导人民同各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作斗争的一种有力武器,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经济的有力武器。 舆论监督在一定意义上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各级领导的关注。实践证明,新闻工作搞好舆论监督,就会增强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和战斗性,在今天加速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舆论监督便成为时代的一种呼唤。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所承担的一个职责。在新闻实践中,只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对舆论监督作了精辟、全面、科学的论述:“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这一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政权主持下自觉地检查、揭露、批评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不良倾向,是人民促进政府保持廉洁的保证,是党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是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目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和方法。时下,由于社会各种不同利益的整合,各种不同矛盾的磨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求新闻舆论监督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伟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和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是非标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和传播这场伟大变革的媒体的新闻,也只有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但要使新闻工作尽快适应经济变革的需求,不仅要在新闻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而且要在提高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方面下功夫。那么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德道修养呢?  相似文献   

14.
邓萍 《魅力中国》2010,(22):130-130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各部门努力的方向和人们生活重要目标,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从内因看还是从外因看,对新闻舆论实行社会控制都是必要的,同时,新闻舆论导向也是可以控制的。从控制的手段看,应当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透明和导向工作,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和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敏 《魅力中国》2013,(9):16-16
舆论监督是党赋予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当前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只注重如何去吸引受众,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往往出现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结果不但惹出了新闻官司,还使媒体的权威性大打了折扣。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做舆论监督时必须注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于富江 《理论观察》2006,(4):187-18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条件下新闻部门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宣传和新闻实践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新闻工作者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新闻工作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卢家伟 《魅力中国》2013,(19):300-3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复杂。怎样引导新闻工作者正确认识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关系。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现实必要性,阐释了如何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第一起新闻官司发生在1987年,上海某公司业务经理杜某一纸诉状将《民主与法制》杂志两名记者告上法庭,诉由是两位记者采写的通讯《二十年“疯女”之谜》涉嫌诽谤。自此之后,因为对某些新闻报道有异议而追究新闻媒体法律责任的新闻诉讼屡屡发生。确实,在法制日益完善的今天,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纠纷诉诸法律已在所难免。在“新闻官司”频频发生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实现宪法赋予新闻工作者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舆论监督自由,实现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报道权、知晓权,维护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提升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9.
毛闳 《黑河学刊》2008,(6):61-62
进行积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明显标志。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与扶正祛邪作用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营造良好、宽松的舆论监督的外部社会环境,并勇于拿起、正确运用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20.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总书记高屋建瓴,科学地总结我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电视等新闻宣传媒体,如何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其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摆在每位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一)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本质和思想内涵,是提高新闻工作者政治洞察力的理论保证。新闻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新时期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在实施舆论监督的同时,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