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7,(11):39-42
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对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和全市统筹城乡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来抓,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工作,在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市农民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至今对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三农”影响甚大,其危害在牺牲农民利益,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固化和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要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放在战略位置,实行支持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玉溪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镇)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当在扫除思想障碍、优化制度环境、健全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加大小城镇和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等方面,建立起多层次、有重点、立体化的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事关农村稳定,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将对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目前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而统筹城乡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城乡就业统筹。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方针,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城镇就业、农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工作.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引力下,统筹城乡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对统筹城乡就业现状和推进策略的分析.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推进“两个率先”.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第三产业转移的矛盾分析 ,指出 :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 ,实现“三化联动” ,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还可以安排大量城市劳动力在农村小城镇就业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消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传义 《科学决策》2007,(10):14-16
当前,关系城乡发展全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新阶段。沿海劳动力市场出现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部分企业用工短缺,以往被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压低的人力资源地位开始上升;近半数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但农村仍有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已进城就业的1.2亿农民工转移问题并未解决。形势发展为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带来机遇,而就业转移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因应劳动力供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的新问题,推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向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健环节,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1-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县域范围内与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两位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宏观上关系以城带乡、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发展大环境。中西部农村的、问题不是转移造成的,恰恰与就近转移和非农兼业不足、向外转移权益。缺失和转移不畅有关。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改善转移环境,是城乡都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12.
张燕  邓义 《乡镇经济》2009,25(4):90-94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顺畅,制度因素是其主要根源,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下,宏观调控法规制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促进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陈禄青 《特区经济》2011,(1):217-219
适合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模式有农业模式、小城镇模式与劳务输出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是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础条件,建立乡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广西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耿永志 《新疆财经》2007,(1):33-35,71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重视了向大中城市的转移,很少考虑向小城镇转移的问题,更少考虑具体的转移机制问题。因此,应尽快建立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各项机制,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来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工作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来,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着力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  相似文献   

16.
陈闻君 《改革与战略》2009,25(6):100-1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就业机会带来的收入增长,但目前面临的困境制约着转移大军就业机会的获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机会之间的均衡应是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现代化,而不是一味地向城市转移或者表面城镇化。当务之急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含量,增强就业机会的主动创造能力,实现农民从贫困落后向现代生活方式与观念转变的文明转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綦江县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质量,依托资源优势尽最大可能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加强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指导等对策,以有效解决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张玉鹏 《特区经济》2007,226(11):138-140
随着农村大量年青劳动力的转移,懂经营、善管理、具有一定科技头脑的乡土人才大量流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流失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从财政支农的角度来说,依据"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整体水平,是留住农村年青优秀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玉来 《乡镇经济》2006,(10):55-58
本文将中介理论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中,寻找其内在制约因素,理出了三条一级中介和两条二级中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性、农民素质提高和国外经验;培训和教育培训体系.分析了这些中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联系功能和阻隔功能,为整合推动转移的各种力量、勾划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规模“农家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乐”凭借地道的农家饭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及廉价的收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规模“农家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实践表明:在城市周边的农村推广规模农家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