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德华 《商业会计》2013,(11):22-25
本文主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主要国家开征碳税的情况,以及征收碳税实践带来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碳税方案,并对两套碳税的减排效果以及通过征收碳税能够得到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进行估算、比较。本文认为,如果完成减排预期,碳税的税率将非常高。但碳相关税的开征是大势所趋,建议尽快征收,并在征收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好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2.
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之一,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效果已经在开征碳税的OECD国家得到验证。以节能减排为背景,对国内外有关碳税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述国内外学者关于开征碳税对经济影响和构建碳税税制的探索,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7)
在不同的碳税政策下,研究再制造生产中对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的影响,求得并比较两类减排政策下供应链最优决策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碳税政策均能提高批发价和零售价,只对新产品征收碳税的回收率要比对新旧产品均征收碳税的高,但是利润不同。对于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碳税政策以及碳税水平,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活动进而实现碳减排。  相似文献   

4.
征收碳税不仅影响企业碳排放,也影响企业生产行为。文章将能源因素引入到生产函数,比较分析征税与不征税两种情况下企业碳排放量和能源使用量。分析表明:首先,碳税政策可以减排,碳税率越高、能源的边际碳排放越大减排越明显;其次,碳税政策对企业能源使用的影响取决于能源的碳排放情况:当能源的边际碳排放量高于平均碳排放量,此时征收碳税对企业有利;反之,不利于企业发展。文章为碳税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5.
碳关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化石能源出现危机的背景下诞生的。碳关税的提出有其政治和经济双重考量。碳关税征收面临着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争议,征收的技术标准难以确定,其征收时候会实现减排目标尚未可知,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增加了征收的不确定性。但当前不少国家又成功承受碳税的先例,国际社会亦在不断努力推动减排目标的落实,发达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动碳关税的实施,碳关税的开征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低碳经济的盛行,世界各国不断推出碳税、碳汇、碳关税、碳金融、碳交易和CDM项目。中国也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碳交易市场,在各试点城市基础上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碳市场。而作为能源大省的安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企业强制减排,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但是其实现减排过程中没有完善和利用碳交易市场,减排成本较高。所以文章首先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对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碳税在西方国家已实行多年,实践证明碳税是控制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本文以碳税率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灰色GM(1,1)预测模型为基础,结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研究我国因开征碳税而引起的产值及CO2排放量的变化,对石化塑胶行业在不同税率下的碳排放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征碳税可以实现我国的减排目标,且应针对工业企业采取逐步提高的碳税收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忧碳贱缘“衣单”——我国碳交易机制亟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震 《大经贸》2009,(11):92-93
法国政府将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碳税,美国则提出将征收"碳关税",我国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课题报告建议,5年之内开征碳税。可以说全球正在步入不可逆转的低碳经济时代。而实施碳交易和碳税政策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前行。前者将为低碳经济的成本"埋单",后者有望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杠杆。  相似文献   

9.
碳减排政策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地推动减排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目前少有研究分析不同碳排放水平企业在不同碳减排政策下对碳减排工作的实施差异。本研究构建了碳减排补贴政策、强制碳减排政策以及碳税政策三种不同政策下,不同碳排放水平的企业与政府的序贯博弈模型,探究企业与政府的利益抉择和收益变化。结果表明:碳减排政策的强度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会实施减排行为,设置合理的激励,碳减排政策才会有效;过度依赖奖励型政策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损害政府利益;比起单一的碳减排政策,采取组合减排政策,即对高碳企业采取碳税政策,对低碳企业采取强制碳减排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减排工作进行,更大程度地增加环境收益。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规划对零售业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发展低碳零售业势在必行。作为零售业的排碳大户,超市的低碳化发展从长远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意义。本文从当前我国低碳超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低碳超市发展提供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首批试点行业企业,物流企业在实施“营改增”后税收负担及投资活动等的变化,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很关心的问题。选择我国沪深两市物流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国泰安数据库中获得最新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营改增”对上市物流公司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活动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营改增”能显著增加仓储邮政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显著降低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其他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均没有显著性影响。鉴于不同盈利和不同税率情况下的物流细分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的结果差异较大,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简化并降低物流企业税率,完善鼓励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相应行业的企业管理层也应顺应政策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产情况,统筹安排投资时机和力度,将税收节约的资金进行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2009年初实施增值税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税收体制改革以来,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重复征税的问题得到解决,企业在不违反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在纳税人身份、销售方式、固定资产投资、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尽可能的少投入多产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财税体制改革。近两年来随着营改增的推进,我国结构性减税效应明显,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扩大了就业,而且拉动了经济增长,加速了固定资产投资,成效巨大。当前,需要关注并尽快解决的问题是部分企业税负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大、违规行为升温、中央和地方财税分配面临着的新挑战等。有关部门应促进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全覆盖,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强化监管,同时企业应加大业务流程改造力度,从而创造更加公平的税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营改增"试点城市的施行情况看,"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尚存在着税负不减反增、财务管理要求提高、操作流程需重新设计及生存压力大等问题。物流企业应积极从自身情况出发,及时申请过渡性财政扶持;调整经营结构,向供应链服务方向延伸;合理划分业务类型,降低企业纳税风险;进行税务筹划,控制企业税务成本,以减轻物流企业的税务负担,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促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从宏观和微观上影响银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银行税制存在税负偏重、结构简单等突出问题。应降低银行业营业税税率、统一内外资银行税收负担、完善新型金融产品税收制度并增强税收的导向性,以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国家的税收监管力度加大。虽然财务报表是税收风险评估的重要资料,然而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却不能发现隐含的涉税风险,应对涉税风险防控主导的财务报表分析实践加以探索。在分析我国企业主要税种的计税依据的基础上,从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六要素的角度,分析相关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数量特征和指标组合的配比关系,揭示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构建了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涉税风险防控思维和实践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企业涉税风险防控的思路,以期为企业的风控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二氧化碳的减排也随之备受瞩目。碳税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有效的经济手段,在我国也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使用引力模型,利用2000年-2010年我国对9个样本国家的贸易数据,对碳税征收对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税对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其他国家征收碳税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征收碳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现行的社会保险收费改为社会保障税,利用税收手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有助于解决当前双重征收的矛盾,降低征收成本,还可以提高征缴率,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最重要的是,"费改税"将建立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支出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仅更加有利于增强社保资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可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刚 《财经论丛》2016,(12):37-45
本文基于行业异质性和不同企业类型视角,对比分析税收与财政补助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税收和财政补助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促进路径有三条,承租方、供货方和担保机构在其中起到中介效用;税收的作用程度高于财政补助的行业有:电信、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矿业和制造加工;财政补助的作用高于税收的行业有: IT、医疗和印刷;在风险投资融合型和革命型的企业中,税收政策的作用高于财政补助,在冒险型的企业中,财政补助政策的作用程度高于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20.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past crises. Poor investment strategies with respect to risk as well as poor evaluation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urrent crisi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essons to be learned by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Why do crises keep happening? Mismatch of assets—long-term liabilities offset by short-term assets—can be profitable but is risky, and robust strategies must be able to cope with the risk. A number of measures can and should be taken by private financial entities for their own sake as well as that of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With respect to the public sector, one should be wary of expanding the role of regulation. What should be done, however, is to make sure that public policies are pursued through on-budget spending and taxation rather than through off-budget initiatives, such as encouraging government-sponsored enterprises to accumulate subprime debt in order to further public policy objectives. It would also be useful to reduce overall levels of private debt by reducing tax incentives to borr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