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忧患--新一轮中外知识产权纠纷 在中外贸易摩擦中,中外知识产权纠纷再度升级.继国际七大公司坐收我国DVD厂商30亿元专利费的纠纷之后,今年4月,美国公布2005年度"特殊301"报告,再次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这是中国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又一次白热化.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对世界内所采用的经济结构都进行了一些整改工作,国际贸易的数量和金额都处在不断增长的趋势下,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进行国际贸易时,由于各个国家生长的环境,传统文化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进行贸易时很可能由于误解彼此的意思而导致贸易无法顺利地完成。在对贸易进行影响时,文化能够对中外贸易产生极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中外贸易是否成功。本篇文章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究了中外文化差异对中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措施来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3.
1992年前后,中外旅客以携运包裹的形式,将运动服、羽绒服、旅游鞋等商品从中国运往俄罗斯,以翻番的价格出售,从中牟利.由此,名为"倒包"的一种特殊的中俄边民贸易骤然兴起.时至今日,这种贸易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4.
刘力 《财贸经济》2004,(9):41-45
本文探讨的是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问题.中国长期以来所奉行的"出口至上"战略是传统外汇短缺时代的产物,在外汇已经非常充裕的今天已无存在的必要."出口至上"战略加剧中外经济摩擦,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增加财政负担,需要尽快加以摒弃.中国应该重视进口和国内市场的作用,实行出口、进口和内销并重的平衡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5.
刘小萌 《中国海关》2001,(12):58-60
清代,中外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种类和数量相当丰富,出口以丝、茶为大宗,其他如瓷器、白铅、盐铁、糖;进口以米石、棉花、鸦片为大宗,其他如呢绒、药材、香料、胡椒、鼻烟、硝璜、皮货、玻璃器皿、白银.清政府对中外贸易的品种加以严格限制,对违法走私者各按情节轻重治罪.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文化贸易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中国的文化贸易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大力发展。对中关图书版权贸易、电影贸易这两个文化贸易重点领域进行比较,发现中关差别及我国的不足,我国应借鉴美成功经验,制定鼓励和促进文化商品出口的有关政策,生产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大力开展中外企业国际合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会展》2012,(11):25-25
商务部部长 陈德铭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既服务于中国,也服务于世界。我们希望通过京交会这一平台,能够促进中外服务贸易企业加强交流与沟通,拓展新视野,捕捉新机遇,为企业开展全球合作创造条件,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各国经贸联系日趋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到目前为止,中外经贸摩擦主要发生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些都是由于中国主要出口的国际市场过分集中导致的。尽管中外经贸摩擦的主要对象是发达国家,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摩擦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但中国的对外贸易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近年来,中外贸易争端接连不断,本文通过对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谈中外技术标准差异及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作用在多边体制的约束下已逐渐弱化."技术性标准"成为当今标准化时代下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本文在纵观中外技术标准并作差异性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外技术标准差异的生成原因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探讨促进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出口水平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春 《现代商业》2007,(30):246-247
自加入WTO后,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贸易体制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努力探索化解中外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我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1.中国.北京)美国次贷危机引致的全球经济持续大衰退,已经在各国力挽狂澜的经济政策刺激下走出阴霾,向好回升。中国经济率先趋稳,冲出低谷。虽然现实的国际贸易环境依然严峻,中外贸易的不和谐之音时常响起。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及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媛 《江苏商论》2024,(4):54-58
加快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中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梳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贸易强国的研究成果,发现贸易强国的内涵与特征主要基于贸易和国家两个视角展开,目前尚无统一定论。由此形成了贸易、国家、制度三个层面的衡量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学者在总结强国发展经验、对比中外贸易差距、提出贸易强国建设的中国路径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研究。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关于贸易强国建设的学理研究和政策设计还需要不断深入与完善。需要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出发,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中国贸易强国建设的短板,与时俱进地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法国和中国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双方对彼此传统和习惯的了解更为深刻,双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更为密切,法中两国的贸易往来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声誉与日俱增的《国际贸易》杂志使我有机会在此表示,我们法国方面是何等赞尝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为发展中外经济交流所作出的贡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为中国吸收外国投资和发展贸易,沟通中国工业部门和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与国外的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巨大.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各行业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对中国及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来源国。现实中,孔子学院具有增进中外理解信任和提供信息平台的功能,可以促进中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开展;而其对外人才培养的功能,会提升所在国的建设能力,对中外工程承包具有抑制作用。本文以35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方程,实证分析孔子学院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影响。分析表明:孔子学院的建立显著减少了中国对所在国的工程承包金额;所在国的人口数量、政局稳定性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会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产生显著而积极的影响;所在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呈正二次项关系。中国应致力于提升对外工程承包的技术含量,加大融资支持,并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的信息平台功能,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运行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玉华  徐坤 《财贸经济》2003,(11):54-59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加入WTO后,在过渡期内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贸易政策进行一年一审.因此,对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研究引起了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系统论述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程度的成员贸易政策审议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应对贸易政策审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广州中西商业信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是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广州行商与欧美商人的交易,是落后的封建制度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碰撞,是古代的东方商业文化与新兴的西方近代商业文化的交流。广州的中外贸易体现出中国传统贸易与西方近代贸易在货款结算、融通资金、组织方式、信用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高寿华  王孝瑜 《现代商业》2007,(35):237-238
如何从贸易大国成长为贸易强国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成长为贸易强国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了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基础上,从RCA和CA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中外比较分析的方法找出我国服务贸易中的优势行业和潜在优势行业,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