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特点及种类 审计模式指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等的有机组合,它解决了审计应从哪里下手、怎样着手进行审计以及进行审计的时间等问题。审计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审计切入点的不同,审计模式经历了三种类型(账项导向模式、制度导向模式和风险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波  刘丽君 《财会月刊》2011,(27):74-77
在人类保护资源环境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概念——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本文通过对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模式和方法的分析,重点对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所采用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做了深入研究,同时总结云南省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模式和方法的特点与不足,以期推动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审计模式,也称为审计取证模式,是指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人员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从何处着手以及如何着手等问题。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此形成三种审计模式。1、帐项基础审计模式帐项是基础审计模式,是以帐证核对为中心进行的审计。帐项基础审计起源于英国。在20世纪以前,由于股份公司制的兴起,使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为了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看见否履行了职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产生了对公司的帐目进行审计的客观要求,以防止经营…  相似文献   

4.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  审计模式,也称为审计取证模式,是指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人员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从何处着手以及如何着手等问题。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此形成三种审计模式。 1、帐项基础审计模式 帐项基础审计模式,是以帐证核对为中心进行的审计。 帐项基础审计起源于英国。在20世纪以前,由于股份公司制的兴起,使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为了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否履行了职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产生了对公司的帐目进行审计的客观要求,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内部审计模式变迁的过程,并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手段方面分析了传统内部审计模式的不足和新型内部审计模式的优越性,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及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模式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创新,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揭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内部审计模式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关于内部审计治理途径的多边治理模型,修正了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明确了该模式下的审计内容,旨在为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审计环境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当今审计的新趋势。然而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有了新的特征。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导向模式是以电子数据测试为中心的、以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为重点的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与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在导向性、审计对象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2月15日我国发布了48项修订的或新增的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的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而新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何种审计模式基础上的呢?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新建立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改良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之上。审计模式是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它回答了审计应从哪里下手、怎样着手进行审计以及进行审计的时间等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根据审计切入点的不同,审计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帐项导向模式、制度导向模式与风险导向模式。因为帐项导向审计模式及制度导向审…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问题及原因 1.传统审计模式及审计方法,影响审计质量。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大,被审计单位资料多,传统的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审计要求,必须更新审计模式。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就事论事的审计模式,应转变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财务收支审计与重大经营决策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并重的审计模式。另外,审计方法选用是否得当,  相似文献   

10.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由来在讨论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之前,先对三种审计方法分别作一介绍,可以看出,审计方法的发展改进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规模具有密切关系。(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审计模式,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原始会计凭证入手,追查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