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德两国都是机电产品出口大国,机电产品在中德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中占绝大比重,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5年中德两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得出中德机电产品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且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产业内水平指数基本保持较高的值,但根据HS编码分类,七类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却有显著的差异,有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一些却很低,说明我国与德国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本文根据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我国与德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美贸易商品中,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是中美双边贸易的大宗商品之一。因此,对中美动力机械及设备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机电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中美双边贸易发展。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中国动力机械及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由来已久,两国是近邻,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频繁。中国与越南又同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在自贸区建成后,两国之间的往来便更加密切起来。其中,机电产品是较为主要的贸易对象,对于中越机电产品的贸易不容忽视。通过对中越机电产品贸易数据进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中越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园艺产品从1997-2007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园艺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园艺产品11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园艺产品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贸易增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
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泰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发现在1996-2006年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发挥区位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和实施产品差异化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与泰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加两国之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七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长久以来在中加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文章对中加机电产品最近10年的贸易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对中加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测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中加机电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实际利用的FDI、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加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晶 《国际贸易问题》2008,130(1):14-20
本文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24大类,分别计算了每类农产品和总体农产品从1996-2005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农产品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6—2005年我国各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出各类产品每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我国入世前后十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入世后,我国饮料及烟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趋势增强,而其他四类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高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中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贸易实得重新界定外贸竞争力,创建贸易实得指数,并应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实得指数对中美机电产品外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名副其实的机电产品贸易强国,中国只是贸易大国,要跻身贸易强国之列则需要国内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广西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运用2005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了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水平,并从政策层面对广西如何加快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白远 《商业时代》2011,(4):36-37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分析比较,研究这两个组群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与特性。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10位的服务贸易产业内指数的分析,可以得出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总体高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少数高技术和知识含量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具有解释力;区域一体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规模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情况。  相似文献   

13.
通过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1992—2011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并对GL指数与农业总产值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由Granger检验得出结论: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应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对带动两国双边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G-L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 & Mc 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增加量主要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供的,提出应加强农产品间、产业内贸易优势互补,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和演变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利用描述性统计、RSCA指数的类别分析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规模、结构、格局和流向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大多数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现阶段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以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大米的产业内贸易情况为研究对象,结合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利用GL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指数综合分析中国大米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大米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并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得出影响中国大米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需求偏好差异、市场差异、技术差异和国际形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尚处在不发达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不充分、技术含量不高以及经营模式不合理。我国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企业内部管理、金融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措施,全面提高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尚处在不发达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不充分、技术含量不高以及经营模式不合理。我国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企业内部管理、金融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措施,全面提高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