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是当今世界煤炭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煤炭工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当时全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安全状况不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高产高效矿井试验,到1999年我国建成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120处。那么,怎样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更多的安全高效现代化矿  相似文献   

2.
建设“四一型”高产高效矿井的做法潞安矿务局漳村煤矿陈双民潞安矿务局漳村矿是煤炭部确定的建设高产高效矿井试点单位。纵观其发展历程,一个大跃进年代土法上马的小煤窑发展为煤炭工业的第一个“四一型”高产高效矿井,漳村矿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煤炭工业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作面的高产高效则是矿井高产高效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建设高产高效丁作面进行一些探讨。1.合理设计、优化巷道布置合理设计是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前提,而采区巷道布置优化是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是要为综采工作面创造快速连续开采的条件,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减少搬家次数,并满足快速搬迁的需要。二是对辅助运输系统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坚持把塑造一流企业形象摆到与特级“双高”矿井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把握形象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勤俭创业精神和员工文明行为养成的结合点 ,探索出了一条在市场经济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新路子。一、注入战略管理理念 ,使形象建设纳入了企业长远发展规划首先 ,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 ,搞好形象建设的战略定位。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是开滦“双高”矿井建设起步比较早的单位 ,自 1998年开始进入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行列 ,2 0 0 0年建成了行业特级“双高”矿井。但地面形象建设却…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高产高效”在过去一直是我国建立现代化矿井的目标,也是煤炭工业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向集约型经营为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随着煤炭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思维下的,脱离市场的“高产高效”使煤炭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在煤炭工业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提出了新的“精产精销”的战略思想。笔者认为,煤炭企业的“高产高效”和“精产精销”是企业两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本文力图通过对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探…  相似文献   

6.
一、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资源 吕家坨矿业分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扭亏脱困的过程中,确立了建设标志型矿井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现代化矿井靠现代化的人来建设,现代化的人靠现代化的机制来管理"的指导思想.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他们全面分析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一、调整战略结构,以市场经济为目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法》,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推向市场的重大措施。通过深入学习《条例》精神。结合我局实践,已形成了一套在新起点上求得新发展,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模式,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企业战略结构的调整。在发展主业上,实行高度集约化生产,建设“四一型”高产高效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在内部机制改革上,转变机关职能,精简机构。  相似文献   

8.
邱世霞  曹子平  刘波 《中国煤炭工业》2007,(2):F0002-F0002,I0001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是一座年产2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连续被评为“煤炭质量信得过企业”、“质量标准化矿井”、“高产高效矿井”、  相似文献   

9.
漳村煤矿在矿井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走在全行业前列,先后建成了全国首批现代化矿井,“四一型”矿井,首批高产高效矿井和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特级矿井。在新形势下,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求实奋进,争创一流,1996年,又创出了6个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6个新提高,做到了6个投运,保持了6个稳定。其中,全贝效率达到10.05吨/工,比上年提高13.11%;销售收入完成31906.52万元,比上年增收5123.19万元,实现利税6778.05万元;安全生产实现了事故为零,部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建设通过山西省预验收,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在“九五”开局之年又谱新篇。本刊编发了该矿矿长韩俊德和党委书记阎接囤的这篇文章,从6个方面介绍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济宁二号煤矿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年产量400万吨,是国内实行招标建设的第一对特大型矿井,是设计改革的试点矿井,按照生产、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三条线管理的模式,统一规划,同步建设。1989年12月24日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竣工投产。 为尽快推动矿井步入“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发展轨道,我们立足实际,展望未来,对矿井的发展进行了细致规划:两年达产,三年达到文明矿井的要求,用10—15年的时间,把矿井建成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独具特色、高产高效、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矿井。为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突出如下几个重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平能化集团十一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文化保安、文化兴安”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开展了以“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载体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向安全高效健康发展轨道迈进。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航天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严峻,给航天企业的发展与开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航天企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在科技化、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带动下,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知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更加高效、现代化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则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发挥煤炭资源优势 ,建设高产高效矿井    ◇坚持多元发展 ,形成煤电港一体化矿井    ◇发挥地理优势 ,创建旅游观光园林式企业    ◇创建专业化管理模式 ,有效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安家岭露天煤矿是我国第一座自行开发,设计,建设的国家重点矿井项目。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从1998年开始建设,到2003年建成投产,走出了一条建设快,投资少,质量好的新路子。现在又稳步走上了高产高效的发展道路,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  相似文献   

15.
峰峰矿业集团梧桐庄煤矿2003年由基建矿井移交为生产矿井。在成本管理上,该矿从零开始,根据新井新制的要求及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目标,把工作重点从基建转到生产上来,通过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与目标成本分析等方法,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原煤炭部作出加快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决定。经过10多年的实践,全国先后建成近150处高产高效矿井,有些矿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一些传统老矿由于思想观念、地质条件、矿井先天设计、企业经济能力以及冗员包袱等多方面原因,高产高效建设进展迟缓。如笔者所在的平庄煤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58年,目前年产1100万吨,直接生产及生产辅助人员近2万人,两个露天矿,四个井工矿,井工矿现有三个综采队,只有一个能达到年产百万吨生产水平。公司的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率、矿井效益与高产高效矿井标准差距很大。全国类似的矿井数量很多,如何加强这些传统老矿的高产高效建设,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是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本文结合新汶伊犁四号矿井的煤层地质特点,提出了合适的采煤方法及工艺,对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的浪潮中,煤矿要生存发展,改变煤矿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去建设一个高产高效的矿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实行减人提效的必由之路。要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行减人提效,合理加大采区的走向长度,工作面倾斜长度,实现机械化生产,减少工作面个数,是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必备条件。在大雁矿务局第一煤矿通过改革了巷道布置,减少了回采工作面个数,减人提效实现了高产高效矿井。一、矿井概况:大雁矿务局第一煤矿,1983年12月正式移交生产,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井田走向长度为7.2KM,倾斜宽为1.77KM,可采储…  相似文献   

19.
辅助运输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不断采用安全高效装备、推进辅助运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是集约化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的重要内容。漳村煤矿在十多年的生产建设中走出了一条依靠技术创新逐步实现辅助运输现代化的好模式。 一、井田特征及开拓方式 漳村煤矿位于沁水煤田东部边缘中段,开采下二迭山西组三号煤层。煤层赋存  相似文献   

20.
“精产精销”是针对煤炭工业90年代初期开展的“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模式提出的煤炭企业经营战略。在煤炭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这一思路无疑为煤炭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进入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在目前煤炭市场不规范、不成熟,各项配套工作不落实的条件下实施“精产精销”战略必将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一、“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发展模式分析“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是指煤矿在条件相对具备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实现煤炭产量增加、劳动消耗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