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基层国库退库监管的难点(一)退库业务政策法规滞后,基层国库监管乏力现行《国家金库条例》多年未进行修改,随着财税体制改革,原有的退库政策与现行的分税制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且退库业务项目多、时间跨度大,一些不适应新财税体制改革的文件和法规没有及时得到修改,给履行监管职能带来困难。(二)退库监管职能定位不详,国库难以主动监管《国家金库条例》对基层国库部门的退库监管职能的定位模糊,对审批机关提交国库部门经办的退库业务,国库部门只能根据其提供的文件及退库申请办理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金库条例》,对财政拨款开展合法性与合规性监管是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行使监督职能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的重要体现.但由于一些具体原因,基层央行国库对财政拨款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弱化和监管缺位的现象,本文结合实际在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基层国库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性(一)加强国库监管是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需要。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这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库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国家金库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国库在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任务中,负有执行、促进和监督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的推广应用、新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步实施,人民银行的职能调整,国库作为国家预算执行重要组成部分,国库部门的地位及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国库如何履行职责,有效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核算,轻分析的现象。自《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确立了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职能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国库工作始终保持在单一的核算型状态,特别是基层国库部门经历了与会计部门的几次分合,各行领导普遍认为能保证国库会计核算的资金安全就是国库会计工作目标的实现,而对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至今已整整20周年了。《国家金库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国库发展史上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也使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近年来,基层国库求真务实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较好地履行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作为基层国库工作是国家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环节,它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划拨速度来推动整个社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服务与监督是《国家金库条例》和《预算法》赋予人民银行国库的两大基本职能。但长期以来,由于部门问的利益博弈,国库监督一直没有得到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和应有的法律地位。受此影响,国库部门对监督的定位、对象、内容和手段缺乏深入的研究,从而出现了监督手段弱化、约束乏力、标准不一和难于操作等问题,甚至逐渐呈现边缘化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政府预算的正确执行。强化国库监督职能,更新监管理念,准确监管定位,增强监管实效,已成为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进行监管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在人民银行职能转换期间,作为基层人民银行的国库工作,如何适应职能转换,克服目前基层国库工作“重核算,轻监管”的被动格局.完善和建立起制度明确、  相似文献   

9.
198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提供了法规保障,确保了经理国库的稳健运行。本文从当前国库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条例》存在的问题,按照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从新《预算法》的视角,对重构《条例》提出建议和意见。国库是指组织办理财政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库与支拨业务及由此产生的库存管理及其相关政府债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反应和监督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是管理国库的纲领性规章。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库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条例》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以及内容规定与财税法规、国库制度以及履职需要均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发挥对国库管理的保障规范作用。本文基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视角,对重构《条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8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提供了法规保障,确保了经理国库的稳健运行。本文从当前国库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条例》存在的问题,按照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从新《预算法》的视角,对重构《条例》提出建议和意见。国库是指组织办理财政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库与支拨业务及由此产生的库存管理及其相关政府债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反应和监督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是管理国库的纲领性规章。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库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条例》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以及内容规定与财税法规、国库制度以及履职需要均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发挥对国库管理的保障规范作用。本文基于现代财政制度框架视角,对重构《条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国库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和滞后,影响国库职能的发挥。导致国库职能难以发挥,监管工作无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国库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国家金库条例》和《实施细则》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是当时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色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金融、财政体制相继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业务素质。目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弹性较大,权力也较分散,因而在业务尺度的掌握上存在着严重的地方观念。国库部门要发挥监管职能作用,把好退库、支拨关,困难是很多的。一是对国库部门退库、支拨、审查的监管职能,在《国库条例》中规定的不够具体、充分,缺乏明确的退库、拨款管理规定和程序;二是国库工作人员对财税政策不太熟悉,对哪些退库是政策范围内的、哪些是政策范围外的,  相似文献   

13.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制定和颁发,是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奖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革新。为确保《方案》的贯彻落实,除应重新修订预算法、国库条例及相关的制度、法规,以及制定国库收入、支出、退库等管理办法外,国库部门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4.
乡镇国库是根据《国家金库条例》“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的原则规定建立的,乡镇国库的建立是作为完善乡镇政府管理体制职能,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代理乡镇国库在运行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就代理乡镇国库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1.退库监管定位不明确。现行的《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关于退库管理办法,退库规定的范围与审批权限都比较笼统,对国库部门的退库监管职能的定位不够明确,因此,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在退库业务中对具体的职责、监管的内容、操作的程序难以把握,对退库的监管仅限于文件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金库条例》规定:支库以下的经收处业务由专业银行基层机构代理;《专业银行办理国库业务管理的办法》规定;各专业银行营业机构均为国库经收处。但《条例》和《办法》,均未规定给予商业银行代理经收处业务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库业务也进入了崭新发展的阶段,随着新业务的出现,国库资金风险越来越大,案件频发,暴露出国库资金风险案件控制方面法律缺乏,基层法律部门在对国库案件的定性,惩处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原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存在法律责任不清、法规不健全、内控管理不到位等。因此,尽快建立完善国库风险控制方面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王继平  赵玲 《金融纵横》1999,(11):22-23
经理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担负着办理国家预算的收纳、划分、报解、入库及其库款的支拨、退付等反映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职能。基层县级人行作为中央银行派出机构,支库作为履行经理国库职能的先锋,处在国库监管与服务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金库条例》颁布20周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不断调整、国库会计核算新体系的逐渐建立,国库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然而,国库工作中基层国库体制、国库机构人员、国库统计分析、国库资金清算风险控制和横向联网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使国库工作陷入现实情况与国库发展趋势相背离的"两难"境地,尤其是涉及一些重要的结构和发展框架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基层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面对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银行职能调整的形势,应如何加强国库的服务职能,笔者从支行国库与财税的实际出发,谈一点这方面的肤浅认识。 一、基层国库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