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011年上海购物节围绕"服务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升消费品质,优化购物环境,发展上海经济"的办节目标,延续了"世界风、中华情、上海韵"三大主线和"品味、时尚、休闲、体验"四大板块,创新策划了"十大商圈嘉年华、社区商业惠民生、特色商街联盟秀、一区一品齐亮相、缤纷活动轮番展、创新消费激情月、金秋双节献礼庆"七大系列活动,其...  相似文献   

2.
《国际市场》2013,(1):8
2012年12月26日,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蓬勃势头下,《国际市场》杂志社举办"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机遇"专题理事会。本次理事会议得到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由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市场》杂志社主办,漕河泾信息技术开发区、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协办。与会嘉宾80多人,分别来自上海各区商务委、各商协会、各地驻上海代表处以及各大中资、外资企业。在会议中,各方来宾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3.
《国际市场》2013,(1):22-23
2009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破题之后,上海开始全方位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从2010年开始,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和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成课题组,每年就国际贸易中心领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同时根据研究成果,联合主办"上发中心—上外贸"上海贸易中心建设论坛。2010年以"上海发展进口高端消费品牌研究"为研究和研讨的主题,论证发展进口高端消费品牌,对提升上海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上海商业的发展水平,使上海成为与纽约、伦敦、巴黎及东京等齐肩的国际大都市和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4.
2019年,上海商业主管部门和商业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工作部署,努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保持了市场繁荣繁华、销售平稳增长,促进流通规模扩大、消费服务便捷、居民就业增加,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据上海市统计局、市商务委等初步统计,商业主要销售指标实现“七个突破”,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5.
2004年,河南省粮食会计学会在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粮食财会审计工作开展理论研讨,组织学术工作交流,积极开展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努力办好《河南粮食财会》,为全省粮食财会工作服务,为财会人员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不断加强学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2004年我们认真安排学会工作人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2013,(1):10-13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对上海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作了战略构想,他说,如果政策对头,不出什么大问题,至多30年可以把上海建成商业、金融、贸易、高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国际中心。以此,揭开了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序幕。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提出"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2001年,国务院正式确立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作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  相似文献   

7.
上海 目标 "十一五"期间,上海商业将围绕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长期目标,进一步丰富"国际化购物天堂"和"时尚之都"的内涵,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把上海建成国际贸易中心,今年是破题年.市、区政府有关部门,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都在全力地推进,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同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大项目正在一个一个落地开发, "大虹桥"将着力建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外高桥保税区将成为上海第一个国际贸易示范区、普陀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产业,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物贸中心"等等,规划设想正在全面展开,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上海商业》2009,(9):4-4,6-9
今年以来,上海正在推进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步伐。在市、区政府部门引领下,与国际贸易中心相关的大项目如“大虹桥”项目、外高桥项目等等.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成绩可圈可点。然而.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架构,特别是关于现代化国际贸易中心的功能设计、定位、运作模式及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慎重推进。  相似文献   

10.
《商业研究》2011,(5):137
<正>根据"十二五规划,结合国内商业面临的形势及发展现状,2011年商业工作归纳起来有四句话:第一是稳定市场,第二是扩大消费,第三是完善体系,第四是构建。2010年以来,老百姓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物价上涨,CPI几次打破人们预测,最终全年增长3.3%,超  相似文献   

11.
纪新  志丰  钟华 《上海商业》2010,(2):6-11
早春二月.申城街头乍暖还寒。 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渐行渐近。为了了解上海中心城区商业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如何合理定位.优化功能.完善配套,健全服务;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有何新的举措.本刊记者走访了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叶坚华。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2013,(1):14-15
作为上海营造"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里程碑,2013年1月1日起,《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继出台《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后,上海又一部推进和保障经济转型的地方性法规。作为一部促进性法规,《条例》草案经过3年的立法调研,有关委员会提前介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几易其稿。《条例》共分7章38条,对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目标和推进机制、市场体系建设、吸引贸易主体集聚、商业网点等区域布局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和贸易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及公平贸易、诚信建设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开局之际,适逢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大虹桥"发展战略实施的两大重要机遇,长宁区提出了"精品虹桥、国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的发展方针,将努力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际商务商业标志性地区之一.长宁商业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其中,作为上海12个市级商业中心和5个高端品牌中心商业街区之一,新虹桥...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上海商业》2009,(7):4-4,6,7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研究今年必须破题".上海商业问题研究专家顾国建在进行内外贸对接的交易制度和交易实务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上海应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区长三角及长江流域对接国际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5.
俞玮 《国际市场》2012,(Z1):78-80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上海紧紧围绕"六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克服消费政策效应弱化、外来旅游消费减少、2010年世博期间销售基数较大等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坚持商业创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商业联合会进行年度"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发布活动,到今年已是第十届了。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为使此项活动成为对国内外商界具有较大影响和起到指导作用的信息服务品牌,中商联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实践来看,贸易便利化、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推动贸易主体和总量的集聚,进而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专业贸易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就是在上海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外高桥保税区打造国际贸易示范区的背景下,在发挥保税区现有进口贸易优势以及集聚近7000家客户的基础上,针对某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行业,研究运作模式,推进具有行业特点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深入产业服务链研究,提升个性化的专业服务能力,以进一步提高保税区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保税区投资、运作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2012年度,是北京商业名副其实的丰收之年。这期间,北京商业的各大业态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升级。从单体企业层面看,通过触网、上市和重组等手段,企业的竞争力大幅增强。从商圈看,核心商圈再掀建设高潮的同时,新兴商圈也在加速崛起。从服务消费者层面看,如今,北京已不再单纯靠引进优质品牌来吸引顾客,其服务等更具说服力的软实力环节也  相似文献   

19.
初夏之季,万类竞绿,生机勃勃.2011年5月26日,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主办,<国际商业技术>杂志社承办的以"商业创新增强消费拉动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国际商业论坛,于上海兴国宾馆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20.
钟音 《商业会计》2008,(3):F0002-F0002,F0003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财会分会第六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粮食财会分会会长、商业会计杂志社总编李俊玲主持会议,并提出学会为主管部门服务、为企业服务的"两个服务"的工作思路,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常务副会长、国家粮食局财务司司长邓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