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海明 《魅力中国》2013,(34):59-59
任伯年绘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不仅能从前人优秀的绘画传统中吸收造型的经验,更能大胆地借鉴西洋画的素描写实因素,将之融入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之中,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摆脱了明清人物画“千人一面”、“陈陈相因”的陋习。  相似文献   

2.
李轩逸 《魅力中国》2014,(1):101-101
对于戏剧,向来有“综合性”的说法。对于中国戏曲,我认为“综合性”更是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怎样理解这个“综合性”的意义呢?熊佛西的一段话很在启发性:“根据汉米尔顿与马修斯这类的定义,后来似乎又有人加了许多别的成分,改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因为近代戏剧是由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综合而成的艺术。但是近年来有很多人误会‘综合’的意义。他们以为‘综’’就是‘总起来’,‘合’就是‘合拢去’。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各种艺术都有各个独立性,假如戏剧是文学、绘画、音乐综合起来的,那么它自己岂不是没有了独立性,所以我们称戏剧为‘综合的艺术’,是指它用文学、音乐、绘画及其他艺术当着媒介,而另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正如线条、颜色、声音、节奏媒介了绘画与音乐。不过戏剧的谋介比较复杂罢了。”  相似文献   

3.
任何职业都一样,生活在上层总有无限的光环,大多数还是底层,靠辛勤的劳动吃饭、同样,从事绘画艺术的人也不在外,且在“绘画”这个独特的行业里尤为突出,“大师”万人号仰,“画师”穷困潦倒.有的画家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在等待,观望,总想被认可,总想被‘包养’他们就像‘妓女’,在等待。”  相似文献   

4.
徐恩存 《走向世界》2010,(25):72-73
花鸟画家张德刚的作品近年来日益引人瞩目,其原因在于画家在这一传统的绘画样式中融入了现代情感因素,颇具“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另一重要之处是,画家的激扬的笔墨入画,一扫苍白、病态的旧文人对笔墨的把握心态,为画而注入了清新的气息。他为自己的花乌画营造了整体的抒情氛围,从自然的生动中提取活力。  相似文献   

5.
李鱓在绘画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以画为娱则高,以画为业则陋”;在艺术创作上主张“自立门户”,反对蹈袭他人;并且在笔墨理论方面认识到用水的重要性。对水与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郑晓芳  王中明  庞晶晶 《魅力中国》2013,(8):336-336,338
道家“无”的思想表现并与中国画的画面留白的关系。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留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留白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现象,虽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它与笔墨相互生发并产生独特的“蕴境”。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王磊 《中国报道》2010,(5):75-75
“这是研究宇宙起源的方式,在研究中分离出所谓的‘上帝粒子’。”被视为本世纪最重要科学研究之一的“大强子对撞机”实验已启动,期望能借此找到“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8.
迟京丞自称“老痴”,题款亦写“老痴”,痴倒是恰如其分,其习画三十余年,一直痴情于中国画艺术。其之所以称痴且老,是因为其对自己的绘画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将继续付之永不休止的努力。其崇尚传统却不排斥现代,借古而开今,作品的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力求体现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主张及执着于不鹜时流的绘画艺术追求,力求潜心大美之境界。  相似文献   

9.
虽然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技术早在明代就已传到中国,但是,油画艺术真正进入中国美术史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当中国的当代油画屡屡创下天价、受到中外各路藏家热情追捧的时候,中国油画史前半个世纪所产生的“老油画”们,却一直处在被忽略的状态,或者更直白地讲,“还很便宜”。  相似文献   

10.
凡是读过杨明画作的人,无不被那笔墨间跳荡的激情,色彩中闪烁的奇妙所打动。近年来他的收获更丰,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画》等数十种全国性报刊画册上。其中《高原节的祭礼》获“全国首届民族文化风情中国画大展”二等奖,《河源之祭》获“’92国际水墨画大展”优秀奖,《扎西德勒》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佳作奖。并在上海美术馆、广州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信息》2006,(5):60-61
语不惊人誓不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界里的大佬级人物,以“我行我素”的风格和时常“大放厥词”的行为“名扬天下”。如今,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上,当主持人问到“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一名观众表示“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而任志强则明确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场另外几位房地产大腕很支持任志强的观点。和记黄埔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也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就像曼哈顿有著名的富人区,也有哈林区那样的‘穷人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表示,曾经有房地产商尝试过富人和穷人“混搭”的模式。“但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严璐璐 《魅力中国》2011,(17):214-214,150
提起“重写文学史”,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是不能绕过的一部著作。作为一部研究40-70年代左翼文学或日“红色经典”的“圣经”,《再解读》所阐述的理论、进人问题思路都不同于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以‘艺术’神话取代‘政治’神话,以‘个人’神话取代‘集体’神话”的研究方法,在唐小兵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因此,“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和‘虚’的东西,这在今年中央‘一号件’里有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们预料,今年四川经济总量可望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四川话有个词叫‘巴适’,就是‘很好,称心如意’的意思,我们满怀信心地说四川一定会一年比一年更‘巴适”’13月6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代表在北京京西宾馆的“四川情况介绍会”上,满怀信心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及在场媒体记者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环球科学》杂志第11期报道:追查宇宙前世,这种观点可能会颠覆你对宇宙的认知:大爆炸并非宇宙的起点。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宇宙之前,已经有一个宇宙存在。在引力作用下,前一“世”宇宙不断坍缩,当物质与能量的密度达到极限时,引力转变成排斥力,坍缩逆转为膨胀,引发大爆炸,一个“新”宇宙就诞生了。通过宇宙学观测,科学家正努力追查宇宙“前世”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12日,习近平书记在光明日报《情况反映》第309期上对诸暨市实行“零土地技改”和“无土地招商”作了重要批示。此后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人员赴有关市、县进行了为时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1月15日,习书记对这个调研报告作了批示:“‘零土地技改’和‘无土地招商’是我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际举措,也是缓解土地要素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这份调研报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所提对策建议针对性很强,写得很好。”现本刊将调研报告刊截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中国画都离不开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是中国画的精髓。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精辟论述,说明中国传统笔墨已成为表现个性和民族性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国山水画中,笔墨又是山水画的灵魂之所在,画家的审美理念,所感所观,传情达意都在其笔墨中有具体的体现,并使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鑫 《中国报道》2014,(11):50-53
“要为青岛北部增加一处高端生态旅游景区,形成‘南有八大关,北有百果山’、‘南有奥帆中心,北有世园景区’的旅游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这就是蒙有一层神秘面纱的古城凤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