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最关注     
每年的大年初二,政府中人或乡绅领袖都会牵头组织“祈福”大军,代表港人到沙田车公庙拜会车公,求问香港来年运程,得出那四句共28字签文,默示香港来年的命运。今年适逢特首选举年,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如往年一样,到车公庙为香港求签,求得一支29号中签,  相似文献   

2.
"营商",曾是最为关乎港人生计,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营商天堂",则在很长时期里是令港人自豪、让世人钦羡的香港别称之一。然而近几年来,港人使用"营商"这个词语的频率越来越低;香港在世界"营商天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靠后。这种"越来越低"和"越来越靠后",已非简单的词语使用和名次排列问题,已经关系到香港的前途和每个港人的利益与命运。  相似文献   

3.
"港人资助的公立大学必须以培育港人为主"、"收紧内地生留港工作规定"……一则这样的广告刊登在近期香港几大主流报刊上。这是继去年"蝗虫广告"之后,又一则引起在港内地人强烈反应的广告。这次矛头直接指向在港内地学生,这些学生到底惹了谁?  相似文献   

4.
粤语的"老表"是表亲们的俗称。最近,由于无线剧集《老表,你好嘢!》的热播,"老表"这个词又开始成为港人对内地同胞的昵称。其实,从1980年代开始,港人就昵称内地同胞为"表姐""、表哥"及"表叔",1990年代初张坚庭导演,郑裕玲主演的《表姐,你好嘢!》系列幽默电影,让"表姐"  相似文献   

5.
朋友,港人支持祖国,贡献爱心,岂止赈灾这么简单?且不说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香港在内地的投资达到一千二百亿美元,所创办企业达到十六万个,二者都超过了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仅就港人向内地同胞的慈善捐助,其数额之巨,规模之大,受益人数之多,均是史无前例的.放眼内望,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有多少港人捐建的学校、医院?有多少港人捐修的道路、桥梁?有多少港人设立的慈善基金、教育基金和体育基金?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老始于脚,腿脚不便是人衰老的先兆.因此,港人用"壮脚力"泛指中亚至宝三鞭丸在抗衰老、延年益寿、增强体力方面的神奇疗效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工作关系,从1999年开始,笔者一直在香港工作,3年来,广泛与港人接触,体察香港社会民情,了解历史演变,收获不少.如果有人问,我在香港工作3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港人对内地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港人对国家的认同已经出现了180度的转弯.  相似文献   

8.
正香港人生活工作"压力山大"众所周知,但似乎并不影响港人的健康。据日本一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香港男性寿命长达80.9岁,是全球最长寿男性。这是个令人意外的"冠军"。以往,香港人大多只知道自己贫富差距世界第一、每周工作时长亚太区第一、高房价全球大城市第一。在此条件下港人男士寿命竟全球称冠,实在堪称奇迹。然而,"长寿"与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之间,还不能划上等号。如何才是  相似文献   

9.
疫战     
关心香港的人都知道,自从3月10日香港发现非典型肺炎的第一个病例之后,一个多月以来,香港无日无夜就离不开此词了.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名此症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港人或谓为"沙土"),SARS一词蔓延全港了.由  相似文献   

10.
水昆 《沪港经济》2001,(3):51-53
曾荫权亲自设宴"拉票" 看了这个题目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赌波是否该合法化也值得全民大讨论? 香港就是这样一个"无事生非"的地方,似乎不可一天无新闻.近一段时间来,香港的各大报纸和电视台都连篇累牍地在讨论这件事,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大专院校也兴师动众地进行辩论,民政事务局更是大动干戈组织人力,首次在香港进行全面研究港人赌波习惯及情况的大型调查.可谓是"闹猛透顶".  相似文献   

11.
不要以为照片上这些用功者是在关心时事,实际上,这是香港的马迷们在埋头研读当日的马经。笔者在香港街头拍下的这个镜头,从一个小侧面反映出港人对赛马活动的执迷。在素有"世界赛马之都"称谓的香港,赛马是大多数港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无论什么阶层,无论哪国国籍,均对此种特殊的活动情有独钟。香港的赛马季节为每年的9月中甸至翌年6月上旬。期间,通常每星期安排两天赛事。星期三为夜场,星期六或星期日安排日场。每当新一季赛马来临,整个香港倾城骚动,苦苦等了3个月的港人简直到了急不可待的狂热程度。尤其到了赛日,当电视台、电台通过电波将赛场实况传到港岛每个角落时,街上行人,车上乘客、码头上的搬运工等,不少的人头戴耳机,边听  相似文献   

12.
山寨版英雄     
鄙人自小没有"偶像",长大后更有点刻意反偶像崇拜,只喜欢看偶像们"凡人的一面",例如李小龙是个好色之徒,有些佛门方丈其实很"入世",奥巴马好像"政治陈浩南"……最近,乍见市面上突然涌现大量"钦定英雄",才顿悟原来身处这么个时势不济、饭碗难保的时代,港人特别需要"英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一年。回归后的一年,港人和特区政府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回归后的一年,其风风雨雨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又考验了港人和特区政府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居民饱受大自然灾难的困扰.劫后余生,更要面临核辐射危机.香港市民在电视上目睹这一切,由震惊、关注、同情,转为担远离灾区3000公里外的自身安全. 这场灾难令原本只是日本的"家事",分分钟失控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大事件".其对全球的影响正在发酵,蝴蝶效应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香港亦无法"独善其身",从股市、金融、旅游、餐饮到进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恐慌情绪到处蔓延.港人尤为担心的是,日本经济的震波,会否让刚刚从国际金融危机谷底爬升的香港经济再添变数.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0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港人来说是“危机”,即有危也有机。当港人要忍受从中国大陆来的年货比去年贵两三成的同时,也找到许多赚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七·一”回归纪念日,港人纷纷许愿,有人期望政府采取措施纾缓通胀,有人要求政府减免油税,有人敦促就最低工资立法,有人呼吁关注低收入家庭及长者生活……由此可见,民生问题始终是港人最关注的焦点,并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7.
那边厢,奥运开幕以来中国运动健儿天天夺金,凯歌高奏;这边肩,香港通胀持续数月,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赛程漫长而艰辛,考验着每个港人的智慧和体力。同马拉松赛的奥运选手不同,港人跑赢CPI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祈求财富是中国传统新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庙中求签以及各种许愿都是春节的传统活动。但是,当农历鸡年于周三真正降临大地的时候,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却是真正充满了财富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朱唯 《沪港经济》2002,(1):42-43
港人很会赚外快,这十大高招,内地人也不妨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20.
丁笔 《沪港经济》2003,(11):48-50
郭氏兄弟一夜身价剧增54亿元 10月的香港风和日丽.10月的股市更是风光无限。中央一系列助港优惠政策仿佛是一帖兴奋剂.再加上大量热钱涌入,香港恒生指数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种“好景”,港人已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