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桂芝 《财会月刊》2010,(10):66-66
一、按研发项目是否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来确定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 现行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开发阶段发生的支出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在实务中,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化金额和资本化金额的划分,尚存在很大的分歧,企业往往在利润的调节、税务筹划之间进行博弈。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资本化的金额较大,便存在操纵利润的嫌疑,而费用化金额过大,又会引起税务机关的质疑,因此2009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部分占公司研发投入的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研发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从发生当期全部费用化转变为开发阶段有条件的资本化。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和全部费用化对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从而证明了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比全部费用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一、研发费用处理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区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相似文献   

4.
冷琳  刘桔林 《财会月刊》2011,(31):28-29
研发支出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从会计核算角度分析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通过实例对研发支出的费用化或资本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就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要求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并分别进行核算.对于开发阶段的有关支出,如果企业能够证明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所发生的开发支出可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文章拟从研发费用资本化利弊的角度出发,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指出要进一步明确现行准则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完善资本化的具体务件等相关规定,以使现行准则在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客观、更真实.  相似文献   

6.
一、研发费用处理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并区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科  相似文献   

7.
新准则下自行研发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会计准则按照无形资产研发是否成功分别规定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则按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来分别规定资本化和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新准则的会计处理规定更加科学和合理,但是在新准则、指南及讲解中对研发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具体的会计处理都没有进一步说明.笔者根据时新会计准则的理解对研发费用具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增设"研发损失准备"账户的建议,以使研发损失的会计处理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8.
基于会计职业判断视角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可区分为研究与开发阶段两个部分核算。在开发阶段,判断可以将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条件有: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2008~2010年披露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金额的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即将离任的CEO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将离任的CEO明显存在对研发费用投入增加资本化处理和减少费用化处理的倾向;在即将离任的CEO没有兼任董事长的模式下,对研发费用投入进行增加资本化处理和减少费用化处理的倾向十分明显,而即将离任的CEO若同时在兼任董事长时,对资本化和费用化选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作为经常性支出日益增多,且数额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开发活动定义、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范围、组成内容、处理方法以及对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比较,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对我国新准则中将开发阶段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历来是会计业务中的难点问题,新修订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大的修改,特别表现在定义上排除了商誉,对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上出现松动,不再一味的进行费用化处理.本文经过分析新的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处理提出了试探性的意见,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新会计准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李刚 《财会月刊》2008,(5):41-41
一、开发阶段支出全部资本化有风险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企业得到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可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得有自己的优势,有能够战胜竞争的能力。企业是否具有研究与研发的能力,是战胜竞争的最好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注重自己的研发能力,也重视投资:无形资产的开发。特别是在现今高科技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企业都投入到自行研发产品,增强竞争力。在我们无形资产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研发费用如何分配的问题,哪些归属于费用化,哪些归属于资本化,怎样界定。在新会计准则出台后,明确规定了无形资产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对该项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做好该项披露。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很好的解决了:我们的研发费用分配问题。只有做好了研发费用的分配,我们的财务报表才能准确反映与表达我们的财务会计信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采取了部分资本化、部分费用化的方法。但实际中,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仍然存在着诸如研发项目预算缺乏准确性、研发活动两阶段划分缺乏具体量化标准等问题为完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本文提出明晰企业研发费用确认范围、加强研发投入费用的披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开发阶段支出全部资本化有风险《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6.
方连更 《财会月刊》2008,(10):35-36
一、“研发支出”科目的归属问题 “研发支出”科目是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设置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期(月)末,应将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由此可见,“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而“管理费用”是一个损益类科目,所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也应该是一个损益类科目。显然,把一级科目“研发支出”归类为成本类科目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鼓励企业技术投入,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它不仅能加速企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且能使企业享受到税收的经济优惠。研发整个过程划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费用归集分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税法规定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相似文献   

18.
在新准则下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伟毅 《会计之友》2009,(18):49-50
国家鼓励企业技术投入,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它不仅能加速企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而且能使企业享受到税收的经济优惠研发整个过程划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费用归集分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税法规定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下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发费用在企业总支出中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长,对研发费用的合理确认与计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在2006年我国新修订的准则中,研发费用的处理也有了新的变化,其会计处理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将研发活动按照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别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处理。本文对我国新旧准则中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分别就旧准则和新准则有关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做了简单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谭玉林 《财会月刊》2008,(10):79-79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将研发支出划分为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两个子项目。研究支出要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所以从性质上看研究支出属于损益类项目。类似地,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也属于损益类项目,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要计入无形资产,属于资产类项目。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通过“研发支出”科目归集,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期末,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要转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而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如果该无形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则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等到无形资产研发成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把“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同时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转入“无形资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