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钢 2 0 0万t、线材 2 0 0万t。炼铁产生的大量高炉煤气 ,由于热值低无法利用而放散 ,既浪费了能源 ,又污染了环境 ;而轧钢加热炉还需外购燃料 ,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 0 0 0年 10月萍钢在高速线材生产线建成一座高效蓄热式连续加热炉 ,使放散的高炉煤气得以利用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取得了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适合于轧钢加热炉和机械行业的热处理炉。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至今仍有 9%左右的高炉煤气放散 ,折标煤 2 0 0万t a左右 ,应用蓄热式…  相似文献   

2.
1 原有放散阀损坏原因分析在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尘煤气———高炉煤气 ,含尘浓度一般高达 7~ 8g/m3 ,且灰尘粒径大而坚硬。根据炼铁生产工艺及安全的需要 ,高炉每次开炉、停炉、检修及事故状态休风前时 ,都需要对含尘煤气进行放散。煤气放散需要通过煤气放散阀来完成。目前冶金企业大多采用的高炉煤气放散阀 (图 1)是由阀盖、阀座、阀体及杠杆等组成 ,放散煤气时通过卷扬装置驱动杠杆将阀盖打开。由于这种放散阀放散时煤气流垂直向上 ,加上煤气含尘浓度大 ,且放散过程的每一瞬间都含有灰尘颗粒 ,因此 ,一些灰尘颗粒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热电厂1~#锅炉是无锡锅炉厂生产的35t/h(10E)顺转链条锅炉,设计燃料为烟煤,年耗量平均3.2万吨。因公司外供及自用煤气量减少,煤气富余,日均放散3万立方米左右,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带来环境污染。公司有关技术人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多年来的行业能源统计资料表明,很多钢铁联合企业目前都存在高炉煤气放散比例较高的问题。一方面在放散高炉煤气,一方面又要购入重油或烧自产的焦油未作为企业的能源补充。即使利用了一部分高炉煤气(如建有热电联产装置),但由于高热值煤气量不足,仍然要购入重油。这种现象势必会引起企业能源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过高,因此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特别是通过节能降耗来增加企业效益。如何利用好高炉煤气这一低价能源是企业的迫切需要。本文所论述的变压吸附装置,就是将高炉煤气做为一次能源来提高它的利用效…  相似文献   

5.
在焦化厂的生产过程中,荒煤气是必不可少的有毒有害物,而当集气管压力过大或者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荒煤气的放散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环境的恶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要求,焦炉放散必须实现自动点火,从而将荒煤气中的有害物质燃烧掉,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只有提高放散的可靠性,才能达到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攀钢热电厂有 4台DG13 0 / 3 9-3型锅炉。担负着供应汽轮鼓风机、汽轮发电机以及外部厂矿用汽的任务。锅炉燃料中 ,煤气已成为主导燃料 ,由于攀钢煤化公司供应的焦炉煤气含焦量大、杂质多 ,虽经过除焦装置处理 ,亦只能剔除少量的焦油及水分。大量的焦油、杂质沉积于管道内 ,造成燃烧器火嘴严重堵塞 ,蝶阀开关失灵 ,煤气难以送入等问题。需要对煤气供输系统采用全面彻底、合理有效的清洗 ,以提高锅炉热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及备品消耗。一、清洗方式的选择13 0t/h锅炉煤气燃烧系统是由DN10 0 0mm输气母管 ,通过煤气水封经DN5 19mm管道后变径…  相似文献   

7.
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在首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工艺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高炉煤气除尘工艺。经该工艺处理的高炉煤气含尘量少、温度高,可大幅增加余压煤气发电量,且处理过程不消耗水,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从高炉煤气除尘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状况出发,借鉴该技术在小型高炉上应用的成功经验,对其在大型高炉上的应用做了分析研究。目前该技术已在首秦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二流”人才创出了一流业绩首秦公司投产以来,不断创出新纪录,一批主要指标都居全国之首。高炉入炉焦比,2006年上半年平均达到293.4kg/t,破三进二,居全国同级高炉之首;同期,炼钢钢铁料消耗达到1073.42kg/t,居全国之首;吨钢新水消耗和吨钢综合能耗,由于首秦没有炼焦,中厚板轧机还未投产,在行业内不具可比性,但两者在2006年上半年的指标分别达到2.55m3/t和584.68kg/t,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特别是今年投产不久的二高炉,投产第三天利用系数就达到2.23,开创国内外高炉达产新纪录。一高炉投产2年多以来,至今没有更换一个风口,也创造了一个世界奇…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炉喷煤比的经济效益及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炉喷煤比是现代大型高炉降低铁水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炼铁工序能耗,减少生铁成本,提高利润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喷煤量应具备的条件是煤粉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高风温并富氧、提高原燃料质量、精心操作和维持合理煤气流分布;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煤粉燃烧率和料柱透气性来提高喷煤量。  相似文献   

10.
案例研究目的 通过对实际项目的研究,着重从理论、应用、市场潜力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链条锅炉加煤粉复合燃烧技术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为类似项目作示范。 案例分析概述 齐齐哈尔明月企业集团公司(齐齐哈尔啤酒厂)的啤酒生产工艺中的加热、杀菌等所需蒸汽由动力车间提供。动力车间锅炉房内原有一台10t/h和两台6.5t/h链条锅炉。三台锅炉总出力仅有12t/h,热效率为50%~65%,其中10t/h的出力为6t/h,热效率为65%,运行状况差,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于1998年9月采用复合燃烧技术对10t/h链条锅炉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仅这一台锅炉的出力就能达到14~15t/h,热效率达75%,并停运了两台6.5t/h锅炉,不仅满足企业用汽量的需求,而且可根据生产需求迅速调节负荷,并能适应不同的煤种,大大  相似文献   

11.
KRCFC-Ⅲ型焦炉荒煤气放散点火装置以SIEMENS S7200PLC为控制核心,集气管内煤气压力作为检测信号,以4~20mA电流形式进入PLC系统,当煤气压力接通上限,蜂鸣器发出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调节煤气压力;当煤气压力达到上上限,开启放散阀和蒸汽阀,进行点火放散;当煤气压力达到下限时,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一炼钢厂运行车间党支部针对煤气风机运行周期短、时常给转炉全连铸生产造成影响的生产难题,把"延长煤气风机叶轮使用周期"作为党员责任区活动课题,带领职工积极攻关,使煤气风机使用寿命由过去8天左右提高到20天以上,创国内同类风机运行周期先进水平,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煤气风机是一炼钢厂全连铸生产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15000C以上的转炉高温烟气及时地从转炉中抽出经过洗涤、除尘、降温后进行回收(煤气)或放散(燃烧),以实现生产安全顺行、降低工序能耗。钢厂从1999年开始回收转  相似文献   

13.
就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煤气降温除尘、设备工艺的合理性、经济环保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简单对比分析,简述了高炉煤气净化系统最新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焦炉出焦过程中,拦焦车集尘罩所吸的炽热烟尘和机侧炉头烟燃烧后所形成的高温烟尘,在较短时间内进入除尘器的滤袋,会使滤袋寿命降低或烧坏。机侧炉头烟收集后负压作用下经DN800mm煤气干管进入煤气燃烧器。为使煤气燃烧彻底,用4个DN10mm的火焰喷枪24h不停燃烧,出口温度达到500~600℃。为降低温度,在出口加  相似文献   

15.
一、老式抛煤机锅炉存在的问题 过去一般大中型工业企业使用的锅炉常选用SZD型 10t/h及 AZD型 20t/h两种抛煤机锅炉。前者是我国按前苏联10t/h抛煤机翻炉排锅炉改造成为例转链条炉排锅炉;后者是我国按美国同类锅炉改造的。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经降尘处理,排尘浓度仍高且冒黑烟和热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燃料在锅炉内燃烧不充分。以 SZD型 10t/h锅炉为例,其燃烧室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6.
马钢在TRT煤气透平机上首次选用TM串联组合密封,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各大高炉TRT煤气透平机上普遍存在的轴端密封处高炉煤气泄漏及隔离氮气耗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DN650新型煤气放散阀为例,分析大高炉煤气放散阀的安全保护原理来完善放散阀的控制系统,通过模拟高炉应急事故状态来完善大高炉煤气放散阀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修订)40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器煤气温度≤260℃;设备阻力≤3000Pa;入口浓度≤12g/m(3标准);出口浓度≤10mg/m3(标准);除尘效率≥99%用于高炉煤气除尘器41窑炉烟气脱硫除尘专用设备脱硫效率>70%;除尘效率>90%;阻力损失≤1000Pa;SO2和烟尘的排放浓度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  相似文献   

19.
眼镜阀是可靠的隔断装置,内部原理见图1,一般不宜单独使用,应设在密封蝶阀或闸阀后面。常用于高炉系统、煤气发生站系统、化工系统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的输送管网中。在高炉煤气系统中,眼镜阀一般用于切断高炉煤气,为检修设备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0.
采取低水厚料层烧结、提高燃料破碎粒度合格率、更换新型节能点火器、更换煤气计量装置、煤气管道清污、加强工艺操作严控点火温度和煤空比等一系列措施,使265m2烧结机煤气消耗逐步下降,煤气单耗由原来的0.070GJ/t降到0.040GJ/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