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燮君 《秘书工作》2009,(12):46-48
读书人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培育了读书精神,积累了读书方法;读书精神激励着渎书人,促进读书人拓展读书方法;读书方法帮助渎书人进一步滋养和弘扬读书精神。读书人和读书精神、读书方法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读书系统。渎书实践,需要在读书精神和读书方法的引领下日渐深化。  相似文献   

2.
我接触到的读书人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但不大会运用,就像一个放满了书籍的“书架子”;一种是读书不多,但读得很精,“吃”得很透,把书里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营养”和“本领”.就像是“书虫子”;第三种两者皆备,既是“书架子”又是“书虫子”  相似文献   

3.
读书人是一个儒雅的词,自古以来读书人亦称书生、儒生。当今时代读书人虽然少了几分儒雅,可读书人那种安贫乐道的读书之气却不减往昔。  相似文献   

4.
闻实 《成功之路》2011,(3):47-48
林语堂(1895—1976)是位在国际文坛上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学者,学贯中西、著作甚丰。晚年用英文写作,并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林语堂还是位超级爱书者,一生以文章书籍为业,文章多以书为题。品读他的《读书的艺术》,深感他道尽了一个读书人精微练达的读书感悟,极富趣味,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法官杨震     
法官杨震杨震,字伯起,东汉华阴(今陕西省潼关县)人,杨震从小好学,明经博览,学识渊博,他教了20多年书,当时的读书人都说他道德高尚学问好,称他为“关西孔夫子”。后来,杨震名气越来越大,大将军邓坞听到了,推荐他为茂才(秀才),后来一级一级升上去,先后做...  相似文献   

6.
"天若有情天亦老。"转眼间,已是数九寒天了。 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雪夜里,最是读书的好时间。 读书,难道还要挑时间吗? 也要也不要。真正的读书人,固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读书,都能读书,但什么时候最宜读书,或最适合读什么书,也还是有个说道。  相似文献   

7.
徐宏伟 《秘书工作》2010,(11):51-51
近来,很多地方的党委办公厅(室)开展了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读书热情,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习型机关建设,收到良好成效。为丰富“读书”栏目的内容,本期刊发天津市委办公厅青年读书小组的两位同志在读书活动中撰写的心得体会,今后还将陆续登载此类文章,希望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她是当之无愧的“脱口秀女皇”,《名利场》杂志曾这样评价她:“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学教授、政治家或宗教领袖都大。”但她的成就同样是多方面的。1986年她和杰夫·杰克伯斯合伙创建了“哈普娱乐集团”(Harpo是奥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制作“奥普拉脱口秀”、开拓“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办《O》杂志,  相似文献   

9.
杨震,字伯起,东汉华阴(今陕西省潼关县)人,杨震从小好学,明经博览,学识渊博,他教了20多年书,当时的读书人都说他道德高学问好,称他为“关西孔夫子”。后来,杨震名气越来越大,大将军邓坞听到了,推荐他为茂才(秀才),后来一级一级升上去,先后做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葛取兵 《乡镇论坛》2014,(24):42-42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在暑假期间举办了“我的书屋一我的梦”为主题的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活动。该镇14个村(居)的“农家书屋”。对辖区5500多名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同时,参加“农家书屋”读书活动的中小学生.将书写读书实践的收获和感受。届时,镇政府将评出优秀读后感进行奖励。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14,(8):I0002-I0002
自隋唐开始,科举已成了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读书人年复一年地参加科举,总还有许多人难以被录取。宋朝对这些屡屡落榜者给予了特别关照。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特诏赐贡士(解送礼部应试的举人)、诸科连续15次以上未录取的106人,授予本科出身。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期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年轻人找对象都强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阅图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3.
赖晨 《财会月刊》2011,(12):I0020-I0020
中国封建王朝以“开科取士”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办法.读书人为了搏得前程,都在挤科考的“独木桥”。但由于竞争激烈。一些人就想到考试作弊这招,最为常见的就是请人代考。谓之“替枪”或“捉刀”。  相似文献   

14.
博文 《乡镇论坛》2009,(15):9-10
所谓“凤凰男”,就是指集全家之力于一身,发愤读书十余年,终于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而为一个家族蜕变带来希望的男性。他们进城市后,娶了孔雀女(城市女孩的代名词),过上了城市生活,但由于原先的农村身份打下的烙印.使得他们与孔雀女的爱情、婚姻和家庭,产生了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位哲人在和青年人谈读书时,意味深长地劝大家较快较好地掌握“猎枪”:“掌握了‘猎枪’,才会自己去狩猎、捕获。”“猎枪”,指代的是学习方法。这个比喻耐人寻味。猎枪,打猎人手中的武器。猎人靠它出没于深山老林,驱逐恶狼猛虎,捕获飞禽走兽。读书人也少不了“猎枪”。应该像猎人那样,凭借手中的“猎枪”,驰骋于“书林”之中,征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一件很安静的事情。要是论教养,你真的是读书人,你不要讲出来。读书也好,画画也好,不能弄成一种身份。  相似文献   

17.
要把书读破     
闻实 《成功之路》2011,(11):46-4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之经典诗句,是他深味创作甘苦后的经验之谈,后人把它悬为座右铭,以此激励自己读书学习。杜甫(712-770)出身于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家庭,是一个“未坠素业”,即恪守儒教的祖训,又以“奉儒守官”作为仕进的传统准则的家庭,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他甚是推崇他祖父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绩和...  相似文献   

18.
世间有些读书人,他们读书似乎于他们的精神无补,反而读成呆子,读成迂腐可笑之人。曹聚仁先生说他曾听说过浙江金华有个姓郭的,书读到能将《资治通鉴》背诵一番的程度,但写一个借伞的便条,却写得让人不堪卒读。读书多,  相似文献   

19.
晒书乐     
金蛇狂舞送冬去,万马奔腾迎春来。美好的春天总是诞生在严酷的寒冬,一如收获的喜悦总是植根于辛苦的耕耘。《蛇年书市回眸》,但见《读书》苑里百花闹春、千帆争流,这正是我们每个爱书者心血的结晶。《晒书乐》,能得其中真味者其乐无穷。《读书养气》,腹有诗书人浩气凌云。若论及《“素质教育”的素质》,则仁智互见,谁都可以指点江山……《读书》是读书人的《读书》,我们一如既往地欢迎你独具个性的真知卓见!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兴趣,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嗜好,也是一种消费。书籍是沟通情感,丰富阅历,扩大视野,传承文明的载体。电脑网络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在悄悄地走入普通人家。用户可以网上购书,网上读书,开创了人与书籍关系的新方式和新途径。然而,这不是一般读书人的路子。一般读书人,依旧循着借书购书藏书读书这样一条传统的路子,打发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