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在界定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及其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原因,进而提出了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培育对策,即正确评估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推进企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的企业运作机制,营造和建立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内知识流动与共享成为其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企业需要建立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以促进知识共享来推动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包括基于市场需求和顾客满意的创新机制、创新型人才引进与开发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创新动态管理机制,只有整套机制的协调运行才能真正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涪潞 《企业活力》2012,(6):55-58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最有效的抓手,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型省份最实际的行动。政府要在创新型企业发展中有所作为,要从多个方面作出努力:健全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融资体系建设,解决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专项规划创新型企业用地,缓解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土地约束;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使自主创新成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型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体现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代表力量。结合所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实践,提出“围绕需求动态制定长期技术发展规划、融合发展产品研发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培育以人才为本的创新型文化环境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型物流人才,既是企业的心声同时也是学校的机遇。物流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思维功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文中提出高校应着力培育创新教育环境,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必须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是实施企业制度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创新人才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品牌创新战略和文化创新战略等。  相似文献   

7.
攀钢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创新文化建设是攀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攀钢自主创新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攀钢创新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以创新为导向的价值理念;营造浓厚创新氛同,倡导创新精神,引领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树立创新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引导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企业创新人才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创新能力 ,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是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和市场总格局中的地位的主要因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体系 ,它是由企业信息集散机制、创新决策机制、技术开发机制、人才开发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组成 ,而人才开发机制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 ,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体是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产业化的复合人才群体 ,包括研究、开发、信息、管理、金融和市场的全套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加强人才工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我国应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强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要建设创新型企业,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企业创新文化。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国家战略。这是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上,为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并能够通过发挥其创新能力来完成创新性劳动过程,进而对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要努力营造先进的高等院校创新文化氛围,以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转变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评分体系,制定合理的创新学分制度,以大力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调整高等院校教学内容,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高等院校同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为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性开发创设条件,为创新型人才贡献社会提供平台;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师资保障。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够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进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提升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持续与高速发展的重要指向标。有效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完善企业文化创新机制,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注重多元化发展并加强企业内部团队建设,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是中国质量协会2001年提出以来,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实践证明,开展“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推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整体创新力的有效保证。“创新型”课题QC小组,符合我国“坚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不仅得到企业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核心竞争力,它是指某一独具优势的技术、文化、经营机制等,经企业长久地锤炼而形成的一种经营实力和价值资本。西方学者将其定义为“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集合”。创新,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积聚、创意火花的碰撞,是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和灵魂。打造个性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其途径主要有:强化全员创新意识,关注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内外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重点是培育原创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刘洁 《企业活力》2009,(5):54-56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创造了66%左右的新技术和80%的新产品,以及70%左右的发明专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已成为我国创新的主体。任何创新活动都是由人来开展的,没有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造就大批的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族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自主创新需要依赖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创新活动及其相互间的知识流动和共享来予以实现。企业基于知识共享的自主创新微观动力机制包括创新机制、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开发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创新动态管理机制,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针对微观动力机制各组成部分需要企业根据自主创新战略、目标、人才结构和创新项目进行设计并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为企业赢得竞争、获取市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参与。通过分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及创新型人才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提出从三个方面培养和凝聚创新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凝聚机制、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与团队的培养,是一个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才和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人才战略的发展要求。为此,本文从创新型组织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发展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