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过一句话:这些孩子对你们老师来说,只是你们教的成百上千学生中的一个,但对我们家长来说,那就是我们家族的一代人啊。是啊,一个孩子,是一个家族的一代人,这一个个孩子加起来,不就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代人吗?  相似文献   

2.
董振芳 《中国西部》2012,(3):102-105
又到一年寒假时,这个假期孩子是怎样的度过,是否又向从前一样在作业的海洋中度过。还是有什么新意呢?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安排才能给孩子一个既轻松又有意义的寒假?本文将给你、你们更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子且 《魅力中国》2011,(21):279-280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除督促孩子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外,还会送孩子去业余培i/ll~校上课,他们不辞辛劳地接送孩子,省吃俭用地交纳学费,然而,尚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的语言学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家长应怎样认识、引导孩子的语言学习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家长们才能以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学好语言。  相似文献   

4.
黄鉴古 《中国西部》2014,(32):74-75
<正>我们这里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言俚语:男服学堂女服嫁。前半句是说男孩子生性顽劣调皮,家长不易教好,必须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去教,他们才能"成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关于子女教育,人们又有了新的、完全相反的说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男服学堂"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表明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  相似文献   

5.
霍君英 《魅力中国》2011,(15):287-287
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让自已的子女身心能够健康全面发展?大多数的家长们都将目光盯向那些有点“知名度”的学校。其实小学阶段的教材都非常简单,不同学校的老师的差距也不会太大。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培养学习习惯,可以选一个相对好的班级和负责的老师。无数家长和老师的经验是:小学阶段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大大超过一所好的学校。丽且除了学校,小学家长需要配合的方面多一些,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为特殊研究对象,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和主客观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认为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们有自主权和专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再听从家长老师的安排,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对孩子适当放手,给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2,(36):83-85
上周,三年级的一些孩子在来校上"专注力课程"的某机构的那里做了专注力测试,许多家长来学校拿测试结果,跟徐老师做交流。我抽时间在办公室里旁听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都反映出家长的状态有改进空间,尤其是家长的急躁和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8.
曾一  若诶 《中国西部》2011,(16):72-77
暑期将过,又到中小学录取时,您是一个面临升学的孩子?还是这样孩子的家长?或许是一个关注教育的人士。您是否面临“择校”这个问题?对于“择校”热这一现象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9.
丁芃 《新财经》2008,(5):50-51
“您好!是来接孩子的吗?这边走。”东方爱婴的工作人员把《新财经》记者当成了来接孩子的家长。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装点得花花绿绿的教室,一群宝宝正在家长的陪同下与老师一起做着游戏。从另外一个房间传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朗诵声,循声望去,几个年轻妈妈正在认真地朗诵诗文。  相似文献   

10.
秦淮区教育局在每个街道设置了"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站",由街道社教办自动承担这项新任务。当下,由于许多家长在注重孩子个性培养上理解有偏差,导致孩子之间相处的矛盾凸显,孩子与家长、孩子与老师、家长与老师甚至家长与家长的相处中也明显矛盾升级。为此,在社区这个特殊环境下,如何有效进行师生沟通尤显重要。文章结合教育心理学等有关理论与实践,对校外心理辅导站中师生沟通中的技巧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柴彬 《发展》2011,(1):142-142
当今的中专学生问题颇多,但不少学生背负厚重的家长期望由厌倦学习导致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而当负担与溺爱混合使许多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够健康,直至出现问题时,家长们又过早地放弃,给孩子下定论导致家长和孩子集体放弃。进而走到中专学校,那么怎么样通过班主任的努力使这么一群早已远离梦想、不被信任的孩子重拾信心呢?  相似文献   

12.
钟铁城 《魅力中国》2011,(4):139-139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效果的呈现,目前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那么,小孩受到家长的疼爱更加厉害,孩子要什么家长买什么,孩子玩什么家长都尽量满足什么。而且目前国家经济的发达,家庭富裕起来也十分普遍,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给孩子一切新玩具没多大问题,但是市面上的玩具对小孩的成长真的是那么的重要吗?  相似文献   

13.
贾楠 《中国西部》2012,(18):88-91
很多家长都头痛同一件事:孩子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习了,可怎么就坐不住呢?做作业时磨蹭不专心。甚至有许多家长把“感统失调”的大帽子扣到了孩子的头上,无辜的孩子,几经治疗仍不见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尤竹青 《中国西部》2013,(36):62-65
曾经,“家访”作为传统家校共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为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主要渠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逐渐代替了家访的形式。一个电话、一封邮件、QQ群几句聊天,是否真的可以完全替代面对面的家访,搭建起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于霏 《中国西部》2012,(12):18-19
在教育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慢养"孩子成为热门话题。而慢养考量的是家长的耐心、信任、目光长远。如何"慢养"孩子?话题发起人阿桃:"慢养"的前提是耐心。家长不能急功近利,让孩子得以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体验挫折与失败、自己找到正确方向的机会。风中的歌:"慢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在不断修正家长教育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早巳成为共识,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天然带着他的家庭教养的基因.家长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好家长也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小社会”,虽然当今社会戾气极重,似乎每一个国人都有一肚子火气,但我听过一位平和的父亲说:“我们生下来的社会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如果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无能.”多么暖心的一句话,可见家长是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孩子营建一个温情脉脉的成长环境的. 然而,我常与同事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身边的教师竟然不约而同地认为:除了一些无法改变的原因外,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家长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明 《中国西部》2011,(20):58-59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8.
王淳 《东宇经纬》2000,(3):42-44
怎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出色的小学生?关于这个问题,好像我以前从没认真想过,又好像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答案。记得那是女儿在国内一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的一次家长会,当时每个家长都像小学生那样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注视着孩子们的班主任老师。老师的手里拿着两叠成绩单,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     
两年前在秦岭山区采访.泥土房里挤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但老师兼校长就那么一个.仅有的一块小黑板上写几个字就得擦.老师将粉笔看管得比粮食还要紧。当地家长抱怨:现在才明白,敢情义务教育是针对家长的.再穷也得送孩子上学,否则就违法了.乡里派人来扣这罚那。你看,就这环境,学成的能有几个?百八十块钱的学杂费.油盐酱醋够咱一家人吃一年咧。  相似文献   

20.
大民 《环球财经》2013,(9):38-39
每到大学开学的日子,媒体上都喜欢做个专题,讨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2006年时我写了篇博文《我送孩子上大学惹谁了?》,为这种现象辩护。此后每到临近开学时,我都重发一下,都会得到不错的访问量,慢慢地骂我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有趣吧?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指责孩子太娇惯,蔑视家长“贱骨头”;二是上纲上线——中国教育出问题了,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